.

观心铭史孙策问太史慈若当年你生擒了我

公元年,当俘虏被押至军营时,孙策一个箭步迎上去,连忙给太史慈松绑,并亲切地拉着太史慈的手,温和地说:“还记得你我在神亭遭遇的情景吗?我一直在想,若当年你生擒了我,会怎样对我呢?”

网络图片仅供参考

自从孙策据江东,各路豪杰纷纷前来投奔,这令袁术坐卧不安。

于是,袁术就怂恿山贼祖郎,联合山越人一起对付孙策。

孙策初出茅庐时,打的第一仗就是讨伐祖郎。

当时,孙策没有自己的队伍,被祖郎打得落花流水,还险些丢了小命。

而山越人是南方土著,可他们的首领却是外族人,此人便是太史慈。

太史慈又是怎样以外族人的身份,当上首领的呢?

网络图片仅供参考

公元年,太史慈渡江来到曲阿,探望东莱郡的老乡刘繇[yáo]。

这时,刘繇任扬州刺史,营中将领都知道太史慈单骑救孔融的忠义事迹。

于是,就有人劝刘繇,任用太史慈为大将。

刘繇却摇头说:“我若用他,许子将必会笑我不识人。”

许子将是世家子弟,是当时有名的人物评论家。

为此,刘繇只让太史慈负责侦察军情的事务。

在神亭巡视时,太史慈只带了一名骑兵。

不料,他们却遇到了孙策的队伍。

而且,孙策的随从有13人,皆为勇将。

狭路相逢时,太史慈让小卒回营求援。

他却镇定自若地骑马上前,与孙策单挑。

两人交战后,孙策刺到了太史慈的马,并趁机抽走了太史慈背后的手戟。

而太史慈则是抢走了孙策的头盔。

正好这时,双方的兵马都赶来相助,两人就各自收兵回营。

回营后,孙策感叹道:“像太史慈这种无畏的勇士,本应是我的左膀右臂,可他却追随平庸的刘繇,真是明珠暗投啊!”

孙策与刘繇对战时,太史慈竭力协助刘繇。

可是,刘繇依然不重用他。

刘繇在独自逃亡时,收罗了一些残兵败将,躲进了芜湖的山里,自称为“丹阳太守”。

这时,孙策已经平定了宣城以东,只有泾县以西的6个县没有收复。

于是,太史慈就在泾县,屯兵立府。

由于他治理有方,很快赢得了山越人的拥戴。

同时,山贼祖郎则据守泾县以南的陵阳,摆开了与孙策决战的架势。

网络图片仅供参考

然而,拥有数万兵马的孙策一鼓作气,让祖郎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就全军覆没了。

祖郎被生擒时,就知道自己会被处死的。

这样一来,孙策就可以泄私愤、报私仇了。

可是,孙策却慷慨地说:

“以前你曾袭击我,我差一点,就命丧黄泉了。但是,今天我不杀你。

我兴义师是为了干一番事业,以前的恩怨,我不放在心上。只要是可用之人,我一概录用。我不只对你如此,对天下人皆是如此。”

这让祖郎很意外,顿时感激涕零,伏首谢罪。

不仅如此,祖郎还当了“门下贼曹”的职衔。他从山贼摇身变成了抓贼的官差。

孙策连仇人都能放过,更何况其他人呢?

网络图片仅供参考

原本山越人参战,就没有政治目的,无非是为了自保。

既然怎样都能得到孙策的优待,山越人就没有了拼战的决心。

然而,太史慈势必要与孙策一战。

在他看来,自己只能拼力奋战,没有临场溃逃的道理。

他不惜一战,只是克尽己任。

当然,太史慈的下场与祖郎如出一辙,他也因寡不敌众而被俘了。

网络图片仅供参考

公元年,当太史慈被押至孙策面前时,孙策一个箭步迎上去,亲自给太史慈松绑。

孙策亲切地拉着太史慈的手,温和地说:

“还记得你我在神亭遭遇的情景吗?我一直在想,若当年你生擒了我,会怎样对我呢?”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当年神亭相斗,没有分出高下,而战成平手。可孙策却故意说成,是太史慈有机会生擒自己。这是给太史慈保住了颜面和尊严。

太史慈巧妙地答道:“这个可不好说。”

倘若,太史慈说自己会杀孙策,未免显得气量狭小;

倘若,太史慈说自己不会杀孙策,在眼前的情况下,未免会有讨好之嫌。

孙策听罢,爽朗得大笑起来。

这一笑,把旧日的恩怨瞬间抹平了。

孙策恳切地说:

“你我携手,天下还有什么事做不成的?我早知你忠义无双,可谓是天下志士。只是可惜你跟错了人,终究不能得志。我是你的知己,在我这里你必定可以一展宏图。”

而孙策的胸襟,早已让太史慈佩服至极,如今孙策对他推心置腹,以知己相称,此等情义,怎能不动容呢。

此后,太史慈助力孙策横扫江东。

网络图片仅供参考

得知,刘繇去世了,手下一万多人马的安置成了难题。

一万多人的武装不是小数目,无论哪方势力都想吞为己用,孙策也不例外。

于是,孙策请太史慈喝酒。

酒过三巡后,孙策说道:

“先父去世后,留下精兵由袁术托管。我为了索回父亲的旧部,不得不为袁术效力。我受袁术的派遣,才与刘州牧交恶,并非我的本意。

后来,袁术不守臣节,妄自称帝,我多次上书劝谏,未被采纳。大丈夫立身处世,道义为先,因此我与袁术分道扬镳。

这就是我投奔袁术的原因,以及与他绝交的全过程。可惜刘州牧过世了,我已无法跟他解释。”

孙策说这些,是想要告诉太史慈,刘繇不是自己的敌人。

网络图片仅供参考

太史慈把刘繇视为朋友,孙策要太史慈去收编刘繇的旧部,就必须先打消他的内心顾虑。

孙策继续说道:

“如今,刘州牧的儿子还在豫章,你去走一趟,看望他一下,并把我的意思告诉其部众:

他们若愿意,就跟你一起回来;若不愿意,加以安抚,将他们遣散回家。”

“另外,你需要带多少兵马,你可以自做决定。”

原本孙策作为将军,只需直接下达命令即可,但他却没有这样做。

因为他不是把太史慈当作下属看待,而是当作知己、朋友。

闻言,太史慈动容地说道:

“我曾多次冒犯将军,犯下不赦之罪。将军气量宽广,有齐桓公、晋文公的胸怀,我当尽死以报将军恩德。

如今双方没有交战,不宜带太多的人去,只要数十人就够了。”

趁太史慈回去打点行装时,孙策的部将就问道:“让太史慈去招抚,保不准他会趁机逃走,不再回来了。”

孙策斩钉截铁地答道:“不会的。他要是跑了,还能投奔谁呢?”

网络图片仅供参考

临别时,孙策拍拍太史慈的肩头,问道:“几时能回来?”

太史慈简短地答道:“不超过六十天。”

几十匹骏马扬尘而去。望着太史慈远去的背影,众将议论纷纷。

孙策充满信心地说道:“各位莫再议论了。太史慈不会出尔反尔,你们不必担忧。”

果然,不到60天的时间,太史慈就带着万人军队回来了。

刘表的侄子刘磐十分骁勇,经常到孙策的地盘捣乱。

于是,孙策派太史慈担任建昌都尉,率军对抗刘磐。

几番交锋,刘磐发现占不到便宜,只好偃旗息鼓,从此不再骚扰。

网络图片仅供参考

此时,太史慈已经声名鹊起。

曹操派人送信给太史慈,却未写一个字,只是放了中药“当归”。

曹操是在暗示太史慈应当回归汉朝廷,可太史慈却不置理会。

在孙策死后,弟弟孙权掌握大权,因为太史慈能制住刘磐,就把南方的事务,全部托付给了他。

公元年,太史慈病逝,终年40岁。

弥留时,太史慈叹息道:大丈夫生于世上,应当带着三尺长剑,以升于天子阶堂,如今所志未从,奈何却要死啊。

他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离开了人世间……

参考《三国志》

史料记载中,太史慈身高1米85左右,手臂很长,且剑法高超。

他有着“神射手”之称,可刘繇却只让他侦察敌情,实在是大材小用啊。

就连曹操都想将太史慈召为己用。

在这点上,曹操和孙策的眼光是一致的。

罗贯中先生对太史慈也是褒奖有加,他在《三国演义》把太史慈的死写得很是悲壮。

他写道:

在合肥之战中,太史慈的里应外合之计被张辽识破,太史慈见城门大开,知道内变,挺枪纵马先入,城上一声炮响,乱箭射下,太史慈急退,身中数箭。

随后,太史慈留下了壮志未酬的遗言,伤重不治。

罗贯中评价太史慈,说道:

矢志全忠孝,东来太史慈。

姓名招远塞,弓马震雄师。

北海酬恩日,神亭酣战时。

临终言壮志,千古共嗟咨。

太史慈归顺孙策,不单单是因为孙策的不杀之恩,更是知遇之恩。

孙策是天下最能读懂他的人,理解他的忠节义气,理解他的人生信念与价值观。

这种恩,让太史慈心悦诚服。

太史慈遇明主,孙策收国士,可谓是人间美谈。

网络图片仅供参考

“士为知己者死”是武将恪守的道,太史慈是“士”,而孙策则是"知己"。

他们从针锋相对的敌人,到相互钦佩与敬重对方,实属不易。

不论是孔融或刘繇,都不是太史慈的“知己”。

因为他们都不是真正的武将,又怎能真正理解武将的抱负和理想呢?

只有心意相通的人,才能格外地珍惜和信任。

太史慈勇猛过人,胆识非凡,他以道义为先,一诺千金。

而且,他一旦将人视为知己,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网络图片仅供参考

孙策能崛起为江东之王,不仅是凭借父亲留下的资本,更多是凭借他足谋善断,慷慨大度,知人善用,具备了王者气度的英雄人物。

另外,齐桓公、晋文公一直是明主的典范。

管仲曾一箭射中齐桓公,后来被任命为齐相;

勃鞮(dī)曾几度追杀晋文公,后来也被赦免。

孙策的气量,比起齐桓公、晋文公着实毫无逊色。

在对待祖郎和太史慈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孙策的态度截然不同。

太史慈有着凛然不可犯的尊严,视名誉高于生命。

孙策降伏祖郎,可以居高临下地施舍他的仁慈。

但是若要降伏太史慈,孙策就收敛了霸气,以谦恭之姿去赢取对方的心。

在后世人看来,太史慈是一个忠节义气的真君子。你怎么看他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7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