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榜样扎根村镇的徽乡名医

著名青少年白癜风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黄希松正在问诊。本报记者罗鑫摄  

  杏林耕耘三十余载,他利用中医专业特长,为病痛中的患者遮风挡雨,呵护他们的身体健康;他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播撒希望的种子。

  他就是宣城市泾县黄村镇卫生院副院长黄希松,年获评“安徽好人”,年获评“中国好人”、安徽省第一届“徽乡名医”,今年获评“中国好医生”。

  潜心钻研的杏林妙手

  “请稍等,你看,今天的接诊又要超量了。”近日,记者来到宣城市泾县黄村镇卫生院中医馆,正在接诊的黄希松指着办公桌上一摞看诊号牌说。

  当天早上6点,黄希松就来到镇卫生院开始工作,他每天要接诊50余名患者。

  黄希松的徒弟、泾县黄村镇卫生院中医师马明睿告诉记者:“师父早上4点就起床了,没有疫情的时候就诊患者更多,他一般早上5点就到卫生院给患者看病。等我7点到卫生院时,他已经看了几十个病人了。他想尽早为病人看诊,让他们能早点回家。”

  年,黄希松在多次考核考评中脱颖而出,被调至黄村镇卫生院工作。年,又因工作出色,担任黄村镇卫生院副院长。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黄希松逐渐摸索出六味汤加减方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中医调理方法,还形成中医治疗疑难杂症的专长。

  “看病不在于药贵不贵,在于对不对症。”黄希松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几年前,患者何大宝因患肺部疾病四处求医问药无果,后经人介绍,找到黄希松看病。

  “第一次来看病,黄医生只开了57块5毛钱的药,我当时半信半疑。”何大宝告诉记者,“现在我完全康复了,原来治疗疑难杂症的药也可以很便宜。”

  随着黄村镇卫生院就诊率、治愈率逐年提高,尤其是中医特色逐渐显现,不仅十里八乡的群众来找黄医生,越来越多的外地患者也慕名前来。芜湖市民吴显龙一直饱受肠胃疾病困扰,在黄希松的诊治指导下,经过两个月的治疗,他已逐渐康复。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黄村,没想到3个疗程下来,效果确实好。”吴显龙说。

  泾县黄村镇黄村党总支书记黄光明告诉记者:“黄医生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他是我们的贴心人、健康的守护人。”

  多年来,黄希松接诊数10万人次,平均每年接诊超1万人次。

  栉风沐雨的赤脚医生

  35年前,出身农家的黄希松高中毕业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县里招聘乡村医务人员的考试,通过后成为一名“赤脚医生”。黄希松被分配到全县条件最艰苦、最偏远的桃岭村。他在村里一待就是15年。

  “我去的时候,医术不高,我就边看书、边学习、边临床实践。老百姓相信我,我就要对得起他们的信任,对得起我这个乡村医生的职责。”黄希松告诉记者。

  黄希松一边努力钻研业务工作,一边起早贪黑自学理论知识,不仅通过了中医专业自学学历考试,还通过入编考试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人民医生。

  “以前这里多偏僻啊,有的人家住在山里,缺医少药。后来黄医生来了,只要老百姓喊他来瞧病,不管啥天气,他都是随叫随到。”桃岭村村民潘新宝回忆起当年的看病场景,依然很是感念。

  年冬天,漫天飘雪,正在村卫生院值守的黄希松突然接到消息,一位村民腹部剧痛。下雪不通车,全部都是山路,他深一脚浅一脚赶到患者家里,立即给患者做检查,判定其为胃出血。简单处理之后,他和几个村民用担架把患者抬出来,整整翻了一座山,医院及时救治,成功稳定了患者的病情。

  年,泾县申创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黄希松承担了乡镇中医特色科室建设迎检任务。凭借突出的工作业绩、规范化的建设水平和完善高效的中医科室运行制度,黄村镇卫生院在迎检时得到了考核组的一致好评,为泾县申创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成功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年,全省首次中医执业资质考试拉开序幕。作为一名中医从业人员,黄希松无论从年龄还是学历上都已经不占优势,但他毅然报了名。

  “考前两个月参加培训时,我是那一批报考者里年龄最大、学历最低的一个中医,甚至连主考教授都劝我放弃。可没有资质就等于没有行医资格,我哪能放弃呢?”黄希松告诉记者。两个月后,他以全班第一的成绩顺利通过考试,如愿拿到了中医执业医师证书。

  大德仁心的精诚医者

  “医术精湛”“大德仁心”“情暖人间”……在黄村镇卫生院中医馆走廊里、楼梯转角处、墙壁上,挂满了全国各地患者送来的锦旗。如今锦旗已有余面,每一面锦旗的背后都有一段感人故事。

  在黄村镇卫生院中医馆,困难群众持低保证等证件前来就诊,可以减免诊疗费、中药代煎费等费用。

  “黄医生稍微空闲的时候,就会到我们这边来,给我们把把脉。”黄村镇村民黄善炳告诉记者。

  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学校里的困难学生,一直是黄希松   当选泾县第十届政协委员后,黄希松积极履职,   黄希松在调研中了解到,当时全县13所乡镇敬老院供养近千名农村五保对象,88名管护人员普遍存在健康教育知识缺乏、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低的现状。他建议进一步优化敬老院管护人员队伍,通过定期培训等方式,让更多的管护人员熟练掌握健康教育知识。该提案交办后,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各乡镇敬老院在招聘管护人员时要对年龄和文化程度提出统一要求,并在人数较多的敬老院试点配备医务室,建立守护健康的第一道保障。

  30多年来,黄希松始终把“医者仁心”作为自己的从医理念,在坚守中传承。

  “我一路行医,特别是到了黄村镇卫生院以后,有两个梦想:一是把黄村镇卫生院打造成以中医为特色的卫生院;二是做好中医传承。”黄希松告诉记者,在他看来,要做好中医传承,一个是收徒,把治病救人的中医方法传承下去;另一个是把中医文化广泛传播开来。

  “如果遇到疑难病症,师父会让我去把脉,考察我对脉象的理解和判断。”马明睿告诉记者,跟着师父学习八九年时间,他重拾起努力学习中医、治病救人的信心。

  ·短评·

  “但愿世间人无病,宁可架上药生尘。”杏林逐梦三十余载,满怀仁心的黄希松心愿质朴、初心不改。深知山区群众求医看病之难,深知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渴求康复之愿,从医至今,黄希松一直坚守在村镇一线,为最基层的群众服务。从出生农家的“赤脚医生”到声名远播的“杏林妙手”,黄希松始终是那株扎根在乡野林间、群众身边的松树,在如歌岁月中不负芳华。(记者罗鑫张敬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3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