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
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
戴望舒笔下的《雨巷》,
让人想起那烟雨迷蒙的江南水乡,
那带着淡淡愁思的丁香姑娘,
以及那把为她遮去微微落雨的油纸伞。
伞在中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相传由鲁班之妻云氏发明。春秋末年,工匠的祖师爷鲁班常在野外作业,妻子云氏想为他做一种能遮雨的东西,于是“劈竹为条,蒙以兽皮,收拢如棍,张开如盖”,做出了初期的伞。北宋画家张择端那著名的风俗画长卷《清明上河图》中,就已经有了油布伞的踪影。
“章渡的干子,孤峰的伞,黄田的姑娘不用拣”。泾县雨伞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宋元时期就有制伞的记载,发展至明清时已形成一定规模,与宣纸、宣笔、茶叶并称“泾县四大名优特产”。
泾县制伞业的历史悠久,
向上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
清代泾县名士叶居仁专门为本县雨伞
写过一首《清川竹枝词》,
对家乡制作雨伞进行了生动地描绘:
“糊边削骨墨油浓,纤手争穿五色绒。
制得去葩千百柄,连樯装卖趁江风。”
《清川竹枝词》详细记录了
制伞的工艺程序:
糊伞边、削伞骨、用漆厚厚地涂抹、
再用五彩丝线绕伞边加固加牢。
千百柄雨伞经过女人的纤手加工完成后,
装箱上船趁风运出。
清嘉庆《泾县志卷五物产》“货之属”
有专门的“伞纸”、“雨伞”记载。
近现代以来,泾县制伞业几起几落。
据民国时期泾县税务局《城区所属商店营业税册》记载:民国三十年,县内有伞店8家。县内生产纸质雨伞以孤峰、榔桥、乌溪、茂林等地雨伞质地最优。
解放前最盛时期,全县雨伞店有50—60家,县城、榔桥、孤峰、乌溪、茂林分布最多,年产雨伞4—6万把,行销沿江各大重要商埠集镇。
位于泾县城北十五公里的昌桥乡孤峰村以盛产毛竹闻名,历史上曾有“金孤峰银蔡村”之说。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给孤峰油布伞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造就了孤峰油布伞的成长发展。
孤峰是泾县制伞的重要产地之一。故而清代诗人王德钦盛赞孤峰造伞业,自然不是空隙来风:“孤坑名伞最宜春,风雨连旬不恼人,怪底年来晴日久,莫教生意逐流尘。”
孤峰油布伞历史悠久,
孤峰当地尤以郑家制伞最为出名,
其祖祖辈辈都以制伞为生。
郑氏制伞已知就有十余代人,早在清乾隆时期郑氏就已开始从事制伞业。鼎盛时期,孤峰从事制伞人员达千人以上,虽受当时交通的影响,产品还是行销到南陵、芜湖、繁昌、旌德、宣城等地,远的销往南京、常州。
新中国成立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孤峰油布伞在全省轻工业大赛中多次获奖。
孤峰油布伞选料要求非常高,
纯手工制作十分复杂,
操作要领全凭多年的实践经验,
一把油布伞从材料到成品
一般需一周左右时间。
其中,熬油是油布伞生产中的核心技术,它的好坏关系整把伞的成败,油熬嫩了,伞晒不干;油熬老了,容易糊锅报废。熬熟时的温度大约在度左右,所以在熬制时工人师傅十分小心。在油伞时,则要求工人掺色要搅均;油头坯时,要把伞布油透,不能有遗漏;复油时要均匀,伞面才有光泽。
工艺伞还讲究绕线和穿花的工艺,穿花根据伞型有多种花样,要求花线颜色和花型不能错乱,工艺非常复杂。为了掌握“满堂花”的制作工艺,几经周折,厂长郑国民了解到四川泸州还保留着“满堂花”的穿花技艺。他便立即前往四川泸州“拜师学艺”,经过数月的虚心请教,郑国民终于将“满堂花”学会了。
由于是手工制作,制作技艺长期以来全靠老师傅的口传心授,师徒传承,世代相传,工匠全凭悟性和长期的实践积累才能掌握。
油布伞虽没有西湖绢纸伞的浪漫,也没有现代雨伞的轻盈,但坚固、廉价、实用,凝结着皖南手工艺人独有的技艺。
岁月更迭,近代以来,
由于经久耐用的折叠伞和钢架伞的冲击,
传统制作的油布伞伞业生存困难,
这项传统技艺濒临失传,
物美价廉的油布伞,
正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如今在泾县,
只有昌桥乡孤峰村国民油布伞厂
一家硕果仅存。
而目前,油纸伞已经列入了
第四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细雨霏霏恋意柔,青山绿水路通幽。
相依伞下鬓私语,半为遮雨半遮羞。”
现如今,
当人们撑开这流传千百年的油布伞,
也不禁流露出一股怀古幽思之情,
一片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