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泾县琴溪古宣州窑址调查报告下

儿童白颠疯怎样治 http://pf.39.net/xwdt/181221/6731900.html

泾县琴溪古宣州窑址调查报告(下)

陈亮

泾县琴溪镇东北约4.5公里的陶窑村,是座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四周群山环绕、溪水长流。村庄依势北靠虎形山,南引龙山,东连白云山,西迎凤凰山,东北斜卧青龙山,西南平架窑笔山,可谓龙盘虎踞,风光秀丽。见图一:陶窑村一角,村庄前的龙山、溪流和民房。村里现居住余人,至今仍有村民以陶为业。

村后的虎形山窑址堆积层长度断断续续超过1公里,面积达数万平方米,最厚处高达20多米,见图八:虎形山古窑址堆积层。

五代、宋、明清各个时期的碗盘壶罐标本都有发现,青瓷、黑瓷、素烧无釉器均有。堆积层底部采集的标本早到五代。堆积层中出现五代到北宋黑瓷与青瓷标本相互叠压在一起情况,能判定它们同时同窑烧造。黑釉器采集有执壶、茶盏、盖罐、带柄匜等标本,执壶见图八(1):北宋琴溪窑刻蕉叶纹黑釉注子标本,残高22公分,底径7.5公分。长柄长流,黑釉黑胎,壶下部刻划简单的蕉叶纹;茶盏见图八(2):北宋琴溪窑黑釉茶盏标本,铁骨黑胎,胎体厚重,修足考究,类似建窑黑釉盏;盖罐见图八(3):五代--北宋琴溪窑黑釉瓜楞盖罐,高13公分,口径10.7公分,底径6.5公分,五瓣瓜楞,器型周正,黑胎黑釉,釉上布满星星点点铁锈斑痕;匜见图八(4):北宋琴溪窑黑釉油滴直柄匜,高5公分,口径14.5公分,底径5.5公分,器外与板沿无釉,器内黑釉,釉中有星星点点、大小不等的油滴斑痕,别有风味。

图八(1)图八(2)图八(3)

窑址还同时采集到黑瓷和青瓷白覆轮盏标本,见图八(5):五代--北宋琴溪窑白覆轮盏标本,白覆轮一词最早起于日本,是对中国宋代口沿施白釉呈现一道白边瓷器的称谓。在制作工艺上,估计将先施过黑釉和青釉器物的口沿,用竹刀刮去口沿内外釉,再入窑高温开始第一道烧制;烧成后口沿处再施白釉,再重新入窑进行第二道低温复烧。烧成后的白釉润滑细腻,其色彩对比鲜明,具简约美。从标本口沿看,刮釉和施釉,均一气呵成,一刀直线成形,不见拖泥带水。由于需两次烧造,难度明显增大,故白覆轮瓷器当时生产数量不大,特别是现存世量少,从该工艺烧造年代来看,早到五代与白宋早期的白覆轮器物,尤为难得。

耐人寻味的是,虎形山窑址还发现刻有二十个文字的茶盏,见图八(6):五代-北宋琴溪窑青瓷刻文字盏标本,盏高4.2公分,口径12.7公分,底径5.6公分,圈足,足内无釉,内底有支烧痕,胎细釉润,叩之声音清脆。内壁满刻“六月廿 五日盏 广是计钱 拾文足 xxx今 月为为”。字体有些潦草,有三个字难以辨认,文意不能全懂,大意是生产此批次青瓷盏的时间,以及盏的价格云云。

窑具中窑柱、匣钵、垫圈、垫饼、垫盘等均有发现。

窑柱见图九:琴溪窑刻“大吉”文字窑柱标本。黑胎实心,耐火度好,柱身刻“大吉”文字。窑柱是烧造瓷器是窑内重要工具,窑货入窑采取正烧时,不能直接码放在窑道底面,需先置窑柱于底面,再将器物放置在窑柱上,用明火烧成。

匣钵见图九(1):古琴溪窑窑具匣钵,高公分,口径公分,可装烧小型器物。

垫圈见图九(2):琴溪窑窑具垫圈及垫烧状态标本,图上部分为青瓷碗的垫烧状态,图下部分为完整垫圈标本。使用匣钵和垫圈来烧制瓷器,可防止窑烟窑灰等有害物质对坯体、釉面的破坏及污损,器物不致粘结、能保证陶瓷质量。匣钵的形状,依器物形状而异。较高档的细瓷,则普遍采用单件装烧的方式,一器一匣。匣钵与器物之间以垫圈支垫,垫圈支于器物外底,足悬空。

窑具还发现不少完整件,见图九(3):琴溪窑窑具。受篇幅限制,观图便知,不再赘述。

古琴溪窑制瓷原料也有初步发现,见图十:白云山腰制瓷原料堆积层,堆积层位于青龙山与白云山交汇处的白云山腰,经与当地仍在制陶的行家胡先生共同考证,这里是一处较大规模的瓷土梯级水洗选场,从原料的颜色推断为紫金土。紫金土外观为赭色的块状土质,含有石英、长石、含铁云母和含铁矿物等物质。是一种含铁量较高的黏土,和其他青瓷的原料一样,需要经过采矿、粉碎、淘洗、沉淀、脱水、陈腐等加工程序,配釉料还要经过煅烧以降低黏度以及去除有机物。在坯料和釉料配方中掺加紫金土,是青瓷传统的原料配制方法。

其实,陶窑村周边至今仍在使用传统方法烧造陶瓷。见图十一:保存古法烧造工艺的龙窑,这是一处能烧造陶瓷大缸的大龙窑,长度超过百米,高和宽均2米有余,依山而建,气势恢弘。龙窑以斜卧似龙而得名。龙窑窑室一般分为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因为龙窑建在山坡上,火焰抽力大,因此升温快,保温效果好,是高温青瓷产生的重要条件。

行家胡先生还收集了不少传统烧制陶瓷的工具,见图十二:传统陶瓷制作工具,多种印纹陶瓷拍和木拍中,有圆的,椭圆的,方型的,有条纹,有乳丁纹,有布纹等等。

由此可见,古琴溪窑原生态技艺的窑火,延续了千年而生生不息,令人遐想,让人欣慰,也引起了知名人士的重视。年,国际陶艺大师李见深先生来到这里,被陶窑传承千年的陶艺文化所吸引,并组织拍摄了宣传手工制陶的艺术纪录片《陶窑》,在业内获得广泛赞誉,并代表中国参加了第十届法国国际陶瓷电影节,获得“文化遗产奖”,之后该纪录片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最佳陶艺纪录片奖”。

结语

1.从本次调查发现的标本来看,我们会发现一个重要信息,即古琴溪窑烧造的产品中,粗瓷与精品并存,普品和佳器同在,改变了原先只发现民窑粗瓷普品的现状。

2.古琴溪窑的产品与先民们生产生活日用密切相关,茶具、餐具、酒具、文具等产品均有发现,普品粗犷古拙,精品雍容大气,样式雅俗兼顾。

3.古琴溪窑堆积层中采集到晚唐与五代交替时期器型标本,其创烧期可能会早到晚唐。由于没有考古发掘,调查能找到的信息量非常有限,一般堆积层底部遗存会更早。

4.古琴溪窑传统古法烧造技术当地仍在传承,窑火千年延续,生生不息,值得欣慰。更迫切需要我们再添薪加炭,助力发扬光大。

5.就本次新发现的白线釉出筋和白覆轮烧造工艺来看,琴溪窑烧造年代为早到五代与白宋早期,应早于当时其它窑场,处领先位置。

6.造型工艺很大程度上是由胎质原料性能所决定的,古琴溪窑窑址的遗存中,精选细灰胎、深灰胎、铁骨黑胎、紫胎、瓦红胎等应有尽有,原料档次和种类的多样化,产品中自然就会不乏精品。我们不能因为裸露窑址表面的大量普品和粗瓷而忽略了精品器物的存在,它们都是适应当时不同层次消费人群的结果。结合本次调查的新发现,精品的精美程度不容小觑。作为宣州窑中的琴溪窑初步可归纳出自己的特色,在当时并不逊于同时代的越窑和长沙等窑口,切不可看轻琴溪窑的烧造工艺水平,不能低估宣州窑应有的地位和价值。

7.琴溪窑精美的白线釉出筋和白覆轮等工艺说明,每个成熟的窑口,历经几百上千年的积淀.都会有自己精彩的作品。可以说任何一个窑口都是在模仿和学习其他窑口的过程中最终获得了自家的特征和立足点。各大窑场在竞争中互补,各有特色,各有所长,官用器和民用器都表现出各自无法被对方取代的美学特征。

本次调查的时间仓促,只是对古窑址集中的陶窑村周边展开了一些工作,古琴溪窑烧造范围实际很广,还有离陶窑村较远的施窑等地的很多古窑址没有来得及调查,采集到的信息依然有限,难免有管中窥豹之嫌,笔者愿诚恳接受专家和有识之士的批评指正。

(作者系宣州区纪委派驻区教体局纪检监察组长,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2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