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绎墨韵万变纸寿千年的传奇,宣城丁

“润洁如玉细如绸,笔底烟霞任自由。”笔墨丹青的美,离不开那张质地柔韧、薄如蝉翼的宣纸。拥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美誉的宣纸,承载着中国文化的千年记忆。

青弋江畔,悠悠水长。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的丁家桥镇被誉为“中国宣纸的发祥地”。近年来,该镇依托历史底蕴和文化优势,深化文旅融合,围绕“一张纸”做起乡村振兴“大文章”。

图虫创意供图

“由青檀树皮、燎草变成韧性十足的宣纸,需要经过选材、制浆、捞纸、晒纸、剪纸等道工序,历时整整3年。”今年60岁的安徽省级宣纸制作传统技艺传承人、安徽曹氏宣纸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建勤祖祖辈辈都从事宣纸制作,从小就对造纸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作为宣纸的原产地,千百年来,泾县丁家桥人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和艺术创造力,演绎了“墨韵万变、纸寿千年”的传奇。如何让这门传统手工技艺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焕发出时代光彩?泾县金星宣纸有限公司进行了反复的探索实践。

“我们用浆板代替青檀树皮、燎草、竹浆等原料,以机械造纸机代替捞纸和晒纸工艺,通过纸浆水循环利用技术,节能增效,实现宣纸书画纸的量产化。”泾县金星宣纸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汉荣介绍,目前公司全年生产机械书画纸吨、手工宣纸60吨,年总产值达万元。

在丁家桥镇,像金星纸业这样从事宣纸书画纸生产加工销售的企业共家,全镇全年宣纸产量达余吨,手工书画纸及机械书画纸年产量1万余吨,书画纸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成为国内最大的宣纸书画纸生产基地,产品远销欧洲、东南亚等地,年销售额超过15亿元。

丁家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唐媛媛介绍,宣纸产业为全镇居民提供了大量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实现了村民工作、家居两不误。目前,全镇宣纸书画纸产业从业人员近万人,年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元,同比增长18.5%。

纸造出来了,如何销售成了最大的问题。文创、电商、直播……在传承宣纸传统制作技艺的同时,各种现代化的“经营”让越来越多的人返乡创业,也让宣纸产业愈发壮大。

走进丁家桥镇李园村,村民包敏然天刚亮便在自家的库房里清点宣纸和书画纸的数量,他的妻子则坐在电脑前回答客户的各种问题。

年,刚从大学毕业的包敏然回到家乡,传承祖传宣纸制作技艺,并在淘宝电商平台上销售宣纸。经过不断坚持和探索,营业额从第一年的三四十万元提高到现在的百万元以上。

李园村是安徽首个“淘宝村”,如今,村里多户人家,多户都在做电商。

近年来,泾县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县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扶持奖励办法》,完成了《关于振兴宣纸书画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讨论稿,充分发挥宣纸产业优势,进一步打响“中国宣纸之乡”和“泾县,宣纸上的山水画卷”文化旅游品牌,驱动宣纸产业创新发展。

为进一步扩大宣纸文化的影响力,将文化资源和产业优势转变为乡村旅游发展优势,该县围绕“泾县,宣纸上的山水画卷”品牌,不断深化文旅融合,举办泾县宣纸文化艺术节、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中国宣纸文化旅交会等文旅活动,大力发展非遗旅游、研学旅游,积极建设以宣纸和非遗为特色的宣纸小镇,为宣纸文化的传播打开新天地。

年9月,泾县县委、县政府主办第48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现场举行文房四宝精品展、电商直播带货、群众文化演出、达人行等系列活动,让宾客充分领略宣城历史、人文、自然、生态之美,进一步打响丁家桥“宣纸故里”招牌。

在丁家桥镇非遗人家“草色帘青”,“非遗+旅游”为游客带来别样的文化体验。这个集非遗传承、非遗展示体验、民宿、美食于一体的非遗主题体验综合体,每逢周末便迎来一波波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在小岭村的纸道山庄民宿,几乎看不到工业化生产的材质,更多的是木头和宣纸。“宣纸文化的融入,丰富了民宿的文化内涵、增强了入住游客的文化体验,同时也为宣纸文化开辟了新的展示窗口,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该民宿相关负责人说。

泾县还积极打造“宣纸+”文旅融合新业态,全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建成了中国宣纸博物馆、中国宣纸文化园、红星宣纸生产技艺体验园等一批新型文旅项目。

泾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丁仕海表示,泾县将加快推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做大做强宣纸产业生态圈,进一步延长宣纸产业链条,不断丰富宣纸体验功能,满足不同文化旅游客群的需求,打响宣纸文化旅游品牌,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和强劲动力。(作者:朱文文;编辑:宋雨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3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