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在这里宣城建成509个新风堂为村

  “徐书记,咱村里的新风堂什么时候再开放?”宣城市泾县茂林镇濂长村的新风堂暂时停办红白喜事酒席后,该村党支部书记徐金林就常被村民这样追问。

  濂长村新风堂举办助农售茶活动

  村民口中的“新风堂”,前身是年修建的“濂长大会堂”,承载着大伙的共同记忆。

  年,村里整合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资金及其他预算,将年久失修、几近倒塌的“大会堂”改造成“濂长文化礼堂”。

  年初,又改建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新风堂”,免费提供给村民操办红白喜事酒席。

  “过去,村里办红白事都流行大操大办,大家相互攀比,铺张浪费,很多村民心里不情愿,但是没办法。”徐金林说,村里设立新风堂,号召大家在这里按标操办红白喜事,就是为了破旧俗、除陋习、树新风。

  村民徐世鹏对新风堂的设立赞不绝口。去年10月7日,他的结婚喜宴就是在新风堂办的,共10桌,算下来,每桌光菜金至少节约元。“自己请厨师、买菜,大家吃得卫生!在家门口吃酒,乡亲们不着急赶车,吃得安心,气氛也好!”他觉得在新风堂办酒,体面又实惠。

  记者从宣城市文明办了解到,农村婚丧嫁娶作为人情往来,其本意是维系情感,但是在一些地方,人情消费逐渐掺杂了一些功利意识和攀比心理,使得传统习俗变成陋习,助长了奢靡之风,滋长了歪风邪气。

  经多地调研,呈现有“三高”现象。

  人情礼金水涨船高。过去的50元起步,现在元起步,关系稍微亲密的元起步,关系亲密的元-元。一年下来,村干部普遍在1-2万元/年,普通家庭也有-元/年的随礼支出,俗话说“人情大于债,头顶锅子卖”。

  结婚彩礼高不可攀。上世纪50年代,爷爷娶奶奶,用了半斗米;上世纪7、80年代,爸爸娶妈妈,办齐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如果能有收音机更好)。90年代,农村人嫁闺女,一般要“三金”,即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有时还希望男方家庭想办法给闺女办一个城镇户口。现在,娶媳妇差不多要花掉父母大半辈子的积蓄,“三金”变成了“三子”,即票子、车子、房子,并且有些女方家庭要求,房子一定要买在城里。

  操办酒席居高不下。到酒店办酒席,一般每桌菜金-元,加上烟酒饮料消费,20桌至少要花费近4万元,有的家族人多,甚至四五十桌,一场酒席办下来,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元,花费巨大。

  如何破解农村彩礼高、办理酒席负担重的难题,成为宣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战线一个棘手的问题,移风易俗成为乡村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经过梳理发现,宣城市共有个行政村,其中46个农村有文化礼堂,可用作红白喜事酒席办理场所,这类场所取名“新风堂”,期待其成为引领农村弘扬时代新风的礼堂。

  年,广德市卢村乡唐流村利用原农贸市场改建成新风堂,占地平米,投资26万多元,配有专职管理员,音效设备齐全,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新风堂制度、流程,移风易俗“”(随礼不超过元、酒席不超过20桌、每桌不超过10个菜)行动墙。目前已办事47场次,总桌数桌。

  广德市卢村乡唐流村村民在新风堂内举办移风易俗喜宴

  宁国市青龙乡龙阁村是宁国市移风易俗试点村,“新风堂”建在该村移民新村“移民生活之家”内,为移民自建项目。年正式启用,面积平方米,场所内配套设施齐全,有座椅、移动灶台等,可供村民摆16桌酒席,每次使用元押金(喜事结束后,未出现设施损坏,押金退回),已成为前后村举办红白喜事的集中地,已办事57场次,总桌数桌。

  绩溪县长安镇在新风堂内开展七夕节活动

  泾县茂林镇濂长村的新风堂创新设立了“爱心助农柜台”,农户家里的茶叶、笋干包装好,拿到柜台寄卖,通过“爱心助农柜台”短时间内销售茶叶多斤、笋干40多斤,加上一些其他农产品,共帮助贫困户增收4万元左右。

  十字镇施吴村新风堂内景

  宣城市文明办有关负责同志表示,推动移风易俗,是惠及千家、福泽万户的民生大事,是引领文明、弘扬新风的社会好事。

  截至目前,该市共建设新风堂个,覆盖率70.5%。成为移风易俗“主阵地”、乡村振兴“加油站”、文化精品“展示厅”,在推进红白喜事简办、村集体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等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宣城各地红白喜事理事会借助“新风堂”操办村民红白喜事场、1.8万余桌,节省办理酒席约多万元,节约群众礼金近万元。新风堂给村民带来便利的同时,切切实实减轻了操办酒席、人情往来的经济负担,真正把文明新风吹进乡村百姓家。(安徽文明网、文明皖风工作室记者顾继月图片提供:宣城市文明办)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48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