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送别地理北出关南临水,长亭古道总关

选自《一个人,一座城》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始自长安城

长安,盛唐的象征,如果要在送别诗的地图上画出一个闪亮的地标,必然是长安城。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这首《忆秦娥》中出现的“乐游原”“灞陵”等经典意象,几乎占据了后世送别诗的半壁江山。

“乐游原”是隋唐长安城的最高处,位于长安城东南的升平坊,也是汉宣帝杜陵所在地。这里植被茂密,地势高爽,达官显贵们多在此修筑别业,《西京记》曾载:“唐长安中,太平公主于原上置亭游赏。”

影视剧中的唐长安城

每年的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长安市民都要结伴到乐游原登高祈福,当然也可以像李商隐一样,在傍晚心情烦躁时驱车登古原,细细体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关于“乐游原”的送别诗,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白居易的成名作《赋得古原草送别》。

在乐游原登高远望后,人们选择在“灞桥”折下柳枝,赠予临行之人。灞桥是进出长安的东大门,相传是秦穆公称霸西戎时所修,较早的记录见于《三辅黄图》卷六:“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日本数学家足立喜六年拍摄的灞桥

折柳寄寓离情别意在唐朝蔚然成风,成为临行前的一种仪式。灞桥旁的柳枝也因此屡遭摧残,少有长枝拂地:“灞陵原上多离别,少有长条拂地垂。”(韩琮《杨柳枝词》)灞水上送往迎来,甚至一度造成交通堵塞:“送车盈灞上。”(王维《送熊九赴任安阳》)

傅抱石·折柳送别图

“西出阳关无故人”

车马顺着咸阳古道一路向西,迎接离人的是北方的荒漠和雄踞西北的阳关: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如果说送别诗能评出个“第一”,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必然榜上有名。这首诗经谱曲,改名《阳关三叠》,后又编入乐府,成为饯别名曲,历代广为流传。

(网络图)

阳关是汉武帝开河西四郡时建立的两座关口之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是交通枢纽,更是军事要塞。

驻扎边塞的诗人最爱描摹“阳关”,尤其是岑参,其诗中凡提及阳关者,几乎都寄托着思乡之情:“终日风与雪,连天沙复山。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寄宇文判官》)“愁里难消日,归期尚隔年。阳关万里梦,知处杜陵田。”(《过酒泉忆杜陵别业》)

送别诗中的阳关,常常与“绝域”“尽天”等意向并行。如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刘长卿《送裴四判官赴河西军试》:“阳关望天尽,洮水令人愁。”

[明]张龙章·胡人出猎图

这些诗句构成了中国人对于“阳关”的集体想象——人烟稀少的天之尽头。在那里,友人远去的背影是孤独而萧瑟的,边地的厉风裹挟着黄土、风尘、沙砾,从字里行间扑面袭来。

宣和三年()秋天,丈夫赵明诚为莱州守,李清照次年才与之团聚,途中行至昌乐,突遇大雨,夜宿旅店中,念及丈夫与家中姊妹,寂寞凄苦中写下《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对于离别之人来说,阳关在此已退却地理含义,而是充满哀伤与孤独的背景音。

(网络图)

在水一方

在南方,送别总与水有关。

在江苏,王昌龄被贬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登芙蓉楼远眺长江,一再向故人剖白心迹:“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

同样可以眺望长江,湖北的黄鹤楼因为“诗仙”而名垂千古。李白送孟浩然至长江边,看轻舟已逝,想象扬州的繁华:“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在浙江,为林子方送行的杨万里,留下关于西湖六月胜景的美好记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张大千·五色荷花

在江西,被贬为江州司马的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遇琵琶女引为知己,在人生的转折点感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在安徽,李白登临宣州谢朓楼送别李云,尽管人生的愤懑不如意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却选择以不羁而自信的态度应对“弃我去者”与“乱我心者”(《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在泾县桃花潭边,他也曾致谢友人踏歌送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再向前追溯,屈原的很多作品也都与水有关,在他歌咏河神的《九歌·河伯》中,诞生了“南浦”这一送别的经典意象:

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相较于南方的诗意和细腻,北方地区的送别显得更为萧瑟苍凉。

在河北,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歌》)。在河南,高适安慰友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曹植则因曹彰暴死、曹丕手足相残而百感交集,“愤而成篇”写下“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赠白马王彪》)

在新疆,二次出塞的岑参送前任节度使元二使回京(长安),徘徊在“北风卷地百草折”的轮台东门,久久不肯离去,望着天山路被积雪缓慢覆盖,留下“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细腻回响。

仇英·明妃出塞

北方广阔的平原地区,陆路交通远比水路发达,送别的诗歌中,反复出现的多是与路有关的意象:比如“歧路”与“离亭”。

站在人生的分别路口,有人泪满衣襟:“歧路相逢无可赠,老年空有泪沾衣。”(刘长卿《青溪口送人归岳州》)“忽此嗟歧路,还令泣素丝。”(韦应物《送李二归楚州》)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却选择潇洒挥手,送上祝福: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仇英·西厢记图页

《西厢记》中,崔莺莺是在“长亭”送张生进京赶考,两人别情依依。“长亭送别”直至晚近仍然被反复使用。70年前的李叔同,在为约翰·P.奥德威的《梦见家和母亲》填写中文歌词时,也化用了这一经典意象: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上世纪20年代,这首《送别》就在新式学堂中广为传唱。

编辑:段颖

审校:裴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1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