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从俭
第期
怀仙阁
怀仙阁是年泾县人民政府复建的,位于桃花潭西岸由天然书板石造就的垒玉墩上。垒玉墩悬崖下就是清冷镜洁的桃潭碧水,怀仙阁隔桃花潭与踏歌岸阁遥相呼应,二者互为对景。其前身是明末翟廉揆在墩上建了个石林山房,为助文心,又在墩最高处筑小亭,并据李白“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的诗意取亭名“碧霄”,后改名“怀仙阁”。因该诗作于何处是有争议的,所以没有《赠汪伦》声名远扬,实际上该诗更充分的展现了青莲的浪漫与豪放。
怀仙阁是由两层竖向、高耸虚空的眺望楼阁和单层横向、低矮封闭的入口天井、主题厅堂、休息走廊前后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组成的。她以虚实对比、高矮对比和前后互衬的手法,取得了造型变化无穷的效果。在踏歌岸阁的门洞中望去,呈现出“仙阁展翅飞,酒楼升翠烟”和“桃潭绿波清,古渡日夜吟”的动人画面。
太白楼
太白楼又名谪仙楼。位于钓隐台畔,玉屏路74号。整个建筑座东朝西,悬山式屋顶,建筑面积约平米。共有3进,其中后进为二层,屏风后有木梯登楼。北侧临桃花潭,侧门上有“锦浪轩”3字嵌方。据传此屋为翟子高、翟叔周后人为纪念李白而建。清乾隆间设“敬业学含”、民国时改为“敬业学校”。
鏋孙公祠
鏋孙公祠座东朝西,傍山而建,面积平米。祠前原有院,大门前有廊,上方装饰有船篷轩。廊中4根檐柱,其中两根白石方柱,上刻“卍”字纹与土龙,雕刻精美,方形青石缩腰柱础。廊两头墙上各嵌一块大理石,自然纹理呈龙、虎、云、山形状,似两幅淡墨图画。进门为仪厅,二进为享厅,中间相隔比较大的名堂。上下堂之间有落差,相差一个踏步。两边廊道踏步间设有隔墙,中开小门,有隔而不断之意。享厅后设高达太师壁,其后为神龛,上供木主排位。
据传此祠建于清中期、局部改建。解放后,先后成为陈村汽车站与桃花潭景区开发有限公司办公场地。
似水墨图画的大理石,在桃花潭人口中叫龙虎碑。相传是翰林院编修翟槐任云南大主考时发现并带回来,准备进贡给皇帝,因病卒后遗留下来的。但翟槐并不是任大主考回来省亲病卒的,他回京升任御史,又外放云南做了几年楚雄知府。翟氏文化研究者也发现翟槐并不属于鏋孙公后裔,若真是他带回的也不应该装饰在该祠堂。
龙虎碑
其实昔日泾县也产大理石,最好的产在中村,清乾隆《泾县志》记载该石叫云纹石,极为细腻洁白,志称可与云南大理石媲美。而鏋孙公祠的大理石其白度并不高,颜色呈灰色,应产于老滩壁山、凤凰山一带。在查济最宏伟的民居爱日堂大门前墙上也镶有同样的大理石,也相传产自云南。其自然纹理优美,据说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画意。厚岸王氏宗祠有几十根石柱,其中进门最显著的石柱上就有龙虎图案,且是立体盘着的,非常有气势。但它们都是产自老滩壁山、濂溪凤凰山一带,这也符合昔日建筑就地取材的原则。
鞑子楼
鞑子楼位于冬青树巷1号,现已圮。当地人传说建于元代,我县的文物专家认为建于明早期。该建筑一进5间,座北朝南,建筑面积平米。主要有以下有异于其它建筑的特征:堂厅覆盆式青石柱础,柱与础之间有约8公分厚的圆形木櫍;两边板壁由20块棋盘式木板组成,毎块2根穿带;枋与月梁间有竹编板壁,外抹黄泥和石灰;月梁上有丁头拱承托檩条;屏风后上部有小阁楼,当地人传说“鞑子”居住,登楼后即收起木梯。
鞑子楼外景
实际上该建筑是遵从《宋营法式》来建筑的。《宋营法式》原名《营造法式》,为北宋李诚所著。李城是北宋晚期负责主持工程建筑的官员,他集中了历代建筑工匠的经验和智慧,前后用了约三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部建筑学巨著。南宋、元、明都是遵从此法则进行营建,故该建筑并不能简单地从其几点建筑特征来进行断代。据明嘉靖《水东翟氏宗谱》记载,元末明初水东地区主要是大姓世仆居住地,而统治者居住在此也是存疑的。按着当地人的传说,水道是洪武八年改道水西的,那元朝此地可能还是河流呢。另外作为建筑材料的砖虽然很早就发明并运用了,但南方还是保持夯土墙为主,元末是否已经大量用来砌墙,特别是在民居方面还是值得认真考量的。在专家的论著中一般认为南方砖墙在民居中广泛应用是在明早期,这也是极为封闭的徽州地区也没有发现元代建筑的主要原因。
在桃花潭地区还流传元朝蒙古人“初夜权”的说法:蒙古人在数量上远少于汉人,为了能在数量上迅速提高,他们出台了一个恶毒的政策,即实施保甲制,每二十户为一甲,由蒙古人担任甲主,这个甲主占有所管甲户汉族新娘的初夜权——汉族姑娘在新婚的前三天,必须送她伺候甲主三天,才允许迎归家里。蒙古人以为,这么一来,这个汉族姑娘生下的孩子就带有了蒙古人的血统,长此以往,蒙古人的数量就可以接近汉族人了。但汉族人为了粉碎蒙古人这一梦想,但凡新娘生下的第一胎孩子,都统统摔死。
这种说法是没有历史依据的。当初,元世祖忽必烈南征南宋,曾下诏令:“辜之民,初无预焉,将士勿得妄加杀掠。”并且叮嘱南征军统帅伯颜说:“古之善取江南者,惟曹彬一人。汝能不杀,是吾曹彬也。”所以,元军在江南杀戮并不重,各地大多望风归降。
《泾县志卷五户口附录》中的人口记载也佐证了该事实:“宋嘉祐间,户三万五千四百八十一,丁四万九千六百五十五”;“元,户三万三千五百余,丁八万九千二百二十三”。史学家李则芬曾指出:“考里甲组织是明代制度(始于洪武十四年),元代根本无此制。元代行的是乡社组织,其法以五十户为一社,以当地晓农事者一人为之长。社置常平义仓一,以社长主之。”至于那个“一户蒙古人管理二十户汉人”的说法,另一史学家韩儒林举了个例:元代盛时的集庆路,也就是明朝的南京,共有22万5千4百户,其中蒙古户仅14户;镇江路有10万零65户,其中蒙古人仅29户。按照这些数字,“一户蒙古人管理二十户汉人”的“保甲制”根本就不可能实施,“初夜权”的故事也只能是天方奇谭!《泾县志户口》中也没有蒙古人人口的记载。
钓隐台
钓隐台位于在桃花潭彩虹冈畔。晋汉间,吏部尚书翟酭占籍泾县,建庐于此,衍为一族。明初,遭洪水冲去尚书府第及民房七十二宅。明末清初隐士翟尚忠有首《钓隐台》诗,诗云:“吾壤地褊小,山高水清厉。常多隐君子,立心隘而细。静念浮此生,汉魏知何世?高卧南山畔,著钓清江潏。宿鸥应就掌,潜鱼不惊罽。所愿埋名姓,非以志鲭鳜。岂无行歌处,芦中堪鼓枻。至今台尚存,而已人遐逝。吾兹老园圃,犹自蠹文艺。无能理丝纶,惟日莳萝桂。沧浪向谁庚,吾以寻吾契。”表达了与翟尚书的共鸣之情。
钓隐台址附近景色
浚清阁
浚清阁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宋建隆初,府教翟阳设庠序,建浚清阁于水东,与钓隐亭隔江相望。宋太平兴国二年,风雪中,一人飘然而至,凌虚飞步,翟府教知其为神仙中人,与之饮,问其姓氏,不答而去。后于阁间见有赠句,俗传为韩湘子。宋有人因此赋诗:“踏遍山川过几回,欢逢贤士笑传杯。多君问我何人氏,冒雪前村去折梅。”
浚清阁颓圮后,新翟家家族重建八角亭于此。八角亭正对桃花潭,风景旖旎,诗人雅聚,骚客们在此修禊。于是翟氏文人常带弟子于此受熏陶,如翟廷珍曾作《浚清阁率诸弟子修禊》诗,诗云:“杰阁临清构,巍巍傍水东。仙踪闻父老,禊事教儿童。合志孚鸣鹤,游思漫射鸿。兰亭传故事,追慕昔贤风。”由此可见,在此“修禊”也成为翟氏孩童成长的重要一课。炎炎暑天,从冰坡山风洞冒出的凉风通过江面掠来,清风拂面,惬意无比,浚清阁又是当地人避暑胜地。浚清阁是水东翟家著名的风景建筑,可惜也已早圮。
浚清阁遗址
关王殿
泾县过去一般大姓聚居的村落都建有关王殿,因为关羽追随刘备起兵灭黄巾起义,逐鹿中原,建立蜀汉,成就一番伟业,被后世尊为“武圣”。俗语说:“文拜孔子,武拜关公。”因为关羽融“仁义忠孝”于一身,成为儒家的最好的宣传工具;释(佛)家封其为护法伽蓝;道家奉其为伏魔大帝,由于儒释道三教都崇奉关羽,逐渐形成一个儒释道三教从对立走向统一及包融建筑、民俗、艺术、曲艺、小说等于一炉的“关公文化”。而祭祀关公也从民间形式发展成为国家大典,历代皇帝都对关羽进行追封,有“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之谚。但桃花潭畔翟氏所建关王殿非比寻常,因为其一殿之中供奉有文武造型的关公,与其它村大相径庭。文关公是潜移默化,起教化作用;武关公是扬威护佑,起心理作用。
鏋孙公祠堂内景左关王殿原址
关王殿座落于文昌阁右边,中有沟渠为出村之水,该建筑与文昌阁实为水口锁钥。据清道光《续泾县志》记载,建筑者为清朝的翟思成、翟思杰。大殿座北朝南,大门朝东。其建筑的风格为徽派,据翟光逵教授介绍:正屋三进加一个旁殿,旁殿是一个观音庵。正殿的前进门厅进门前有一个宽廊,宽廊内立有一名马夫和一匹大白马。第二进是供奉红面、绿袍武关公的正殿,关平捧印立于其左,关兴执刀立于其右。第三进供奉的是白面文关公,其造型是捋须、手捧《春秋》。关王殿上下殿柱子上分别挂有抱联,联曰:“汉室将军保汉室,桃潭风景似桃园”,“英雄相见称夫子,豪杰如斯乃圣人”。
关王殿除是翟氏村庄水口的锁钥,据说还有压顷田李氏的作用。借“破四旧”之风,李氏出动人马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把关圣殿内神像及有关设施全部捣毁。殿宇后也改作学校用,后学校扩建时被完全拆除。
关王殿的东山墙紧挨着有一座观音堂,观音堂前方的墙上嵌着一尊抱有婴儿的妇人石像。在新份东平王殿后观音阁也有同样的石像。这尊石像纪念的是翟氏祖上的两位喜娘——恩奶奶和素奶奶。恩奶奶是明永乐间翟应缘妻王恩,素奶奶是崇祯间翟文理妻查素,二人俱以难产卒。卒时,对家人说:“我死后,妇女有难产的,可以呼我,我会在冥府保佑她们。”族人牢记其嘱咐,凡是遇到难产的,都焚香祈祷,非常灵验。
恩奶奶素奶奶像
过去在六嬷嬷山上有一棺坟,据说是浙江人来修的。不知何年何月浙江一户人家的媳妇临产,三天三夜都未能生下来,全家人急得像一团火。这时门外来了两位陌生的妇人,询问后进门很顺利地帮忙接生下了一位胖婴。日后该胖婴做了大官,要报答接生帮他来到这世界上的大恩人。因此到处寻访,最后访到水东翟家的两位喜娘——恩奶奶和素奶奶。她俩住在六嬷嬷山下,已经过世。于是千里迢迢来寻访的浙江人就在六嬷嬷山上给她俩位老人家修了一棺坟,并特意立了一尊抱有婴儿的石像在墓前。嘉庆《泾县志志异》也有这样的记载,仅是把浙江人改成了徽郡人。
(作者系泾县文旅委副主任,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感谢翟军先生提供图片)
制作:童达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