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法文具文房四宝

彭洋出诊时间和医院 http://m.39.net/news/a_9385024.html

为了学习书法艺术,对于进行书法艺术实践的用具,必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应当认识到,书法之所以成为艺术,与这些用具有直接的关系。而且,这些用具的本身也都是艺术品,也都各自形成了一套学问。在这里我们不作深入的论述,只就有关的一些常识值简单的介绍,以助于选择使用。

一般说文房有四宝,即笔、墨、纸、砚。

一、笔

中国的毛笔历史已经很久,现在已经发现的有春秋战国时期所使用的毛笔。从更早的文字或花纹上看,有些遗迹,也必是由毛笔所书。所以,过去蒙恬始造之说已经为事实所否定了。

我们可以想象得出来,历史上遗留下来那么多的名作,如果没有得心应手的毛笔是不可能的。直到今天,我们所使用的毛笔是经过了历代相传,而又不断改进制成的。的确,我国的毛笔已经达到了相当完善的程度。

比较柔软的毛笔有羊毫笔(白色的)、鸡毫笔(浅棕色的),稍硬一点的有狼毫笔(棕色的),再硬的还有紫毫笔(即兔毫,黑色的)。还有刚柔相济的,把硬毫与软毫按比例综合在一起的兼毫笔,如七紫三羊、五紫五羊、鸡狼毫、狼羊毫等等。为了适应书画家们各自不同的习惯,还有各种特制毛笔。这对书画艺术成就的取得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条件。

一般说,写大字用软毫,写小字用硬毫。另外还有短颖与长锋之分,用长锋软毫写大字,特别是行草书,极有助于艺术的发挥。

过去有一个说法即所谓“湖笔”,说的是元代浙江吴兴善琏镇的笔最负盛名,此地旧属侧州,故称“湖笔”。尔后各地都有了制笔的名坊,但“湖笔”的名号成了一般的通称。

二、墨

原来说的墨指的是一块一块的墨锭。在砚台中加水,以墨研磨,研成墨液,用来书写。这样磨出的墨墨液均匀、细腻,浓稀合用。而且一经着纸,稍干之后,便再不溶润,永不退色。墨的主要原料是从天然植物矿物中提取的,在甲骨上可以看出就已有黑墨与朱墨。自汉代开始就有专门制墨的设置,唐代的墨已相当成熟。明、清已到高峰,有了所谓“罗程方邵的明四家”,“曹汪汪胡的清四家”。

墨有松烟、油烟、漆烟之分。松烟墨乌黑,油烟墨黑中透亮,漆烟则即黑又亮。

由于研磨时间较长,用来不甚方便。墨家便制出了打开就用的墨汁。墨汁的制作水平越来越提高,固然为了防止沉淀而胶多,使用的时候适量的兑一点水,调匀即可,当然,如果写一些郑重的作品,还以研一点墨最好。

墨锭是越古越好,但研好的墨都一定要新研新用,不可使用宿墨。

三、纸

纸是书法艺术赖以显现存在的阵地。我国纸的制造很早,从地下出土文物看,西汉时代已有了“漏桥纸”,而后又有了“蔡伦纸”,晋代有了藤纸、蚕茧纸,唐代有了宜纸,尔后又有了硬黄、薛涛笺,五代更有了“澄心堂纸”。以后更出现了桑皮纸,竹纸等等。

宜纸是书法艺术所用最好的纸。因为产于安徽的宣城泾县,故称宣纸。它分生宣和熟宣两类。生宜未经用矾,故能化墨;熟纸加矾,则不再化墨泅泛。因此,作大字应用生宜,作小字则用熟宣。写大字求其化墨涸泛,是为了易出“屋漏痕”的艺术趣味。

宜纸所用主要原料是青檀树皮和稻草,檀皮与稻草比例不同,纸的性能随之变化,檀皮多者为“净皮”,稻草多者为“棉料”。净皮性挺,棉料性柔。把单宜摞在一起,便成了夹宣,甚至三层摞在一起,成为重夹宣。宣纸薄的官写字,厚的宜作画,各有要求,必须熟知纸性,才可便于书写或作画。

当然平时练习用宣纸,过于昂贵,从珍爱宣纸角度说,也没有必要,可以用一些便宜的纸来练习,诸如元书纸、毛边纸、毛头纸等。切不可用不能化墨的纸练习,否则一用宣纸,便完全不对劲了。

现在全国不少地方也都仿作宣纸,也都可作代用品小作练习,但真正使用起来,还有相当差距,诸如四川、浙江、河北、山东各有所产,但以广西所产稍好。

四、砚

砚是用以研墨调色的工具,叫做“砚台”、“砚池”、“砚瓦”、“墨海”等等。我们的名山大川遍布四方,许多石头都可作砚。最著名的有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江西一带的“歙砚”。山东临胸的“红丝砚”,甘肃卓尼的“洮砚”,此外,产量不大但石质亦极好的还有“徐公砚”,“贺兰山砚”等。

砚以石质坚实而滑润下墨、细腻而不失水为好。另外还有泥砚、陶砚、磁砚、玉砚等。有些古时陈砖旧瓦,因当初制作精细,泥质好,烧制精,在使用过程中又经灌浆等加工,更经多年的风雨干晾,所以质地已非简单的砖瓦,用来作砚亦极好用,特别是汉时的城砖之类尤好。砚须常加洗涤,保持洁净,不可留有墨垢,不可用热水猛烫,不可用铁器刺抢,损坏砚,面。

现在普遍使用方便的墨汁,砚台的使用也会被搁置起来。但认真的创作则还须用砚研磨为好。另外,砚的石质、花纹、型式、雕花都极有赏玩价值,可以是古董,可以是文物。书家们都常有一种收藏的癖好。

中国的书法绘画,都离不开这文房四宝。对它无需太讲究,但所形成的效果的确大有不同.为此,对于它们的一些基本常识必须掌握清楚,因为中国特有的艺术自有它自己的一整套要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4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