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泾县谏议第的由来徐厚冰工作室

安徽泾县县城南门外街边有一座大府第建筑,为清代乾隆年间所建,名曰“谏议第”。南门一带原为郑姓聚居之地,所谓“谏议第”,乃是为明初郑澜做过谏议大夫等官职而建。三百多年后的清代才建造府第已非常理,即使这样,也应该是郑氏后裔营建,但传说却是赵氏出资所建。

据说清朝赵青藜之所以能中进士,点翰林,与前朝郑澜点过翰林有关。其原委是科举时代举人经礼部会试中贡士后,还要再经殿试及格,才能中进士,点翰林。殿试是皇帝亲自任主考,还有几位大臣当旁考官。殿试试卷先经旁考官批阅,择优假定名次,再呈送皇帝审阅之后,经御笔圈定名次,谓之“钦点”。旁考官所排的名次是否更动,那就看皇帝的才识和爱好而定了,一般是不大更动的。

赵青藜的殿试文章,旁考官大多认为可以点翰林,唯独某旁考官心怀鬼胎,表示异议。他对赵的文章无可指责,却以泾县乃山乡草地,不配点翰林,并以泾县没点过翰林为借口,不同意赵青藜点翰林。

此事被赵青藜得知,便立上奏折,陈说泾县是文物之乡,前朝早已点过翰林,并举明代永乐年间郑澜曾点过翰林为例,且指出午朝门外所立之“科第碑”上有记载为实证。所谓“科第碑”乃为殿试及格者所立,每届殿试立碑一块,上镌状元及入翰林者的姓名、年龄、籍贯。

后来众旁考官将赵的奏折呈送皇帝,乾隆看过之后,又亲自审阅赵的文章和察看石碑,随即钦点他为翰林学士。赵青藜返乡后为报答郑澜,乃出资为郑澜建造了这座府第,并亲书“谏议第”三字刻为门额。(图文编辑徐厚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4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