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托大黄山资源禀赋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

作者:袁华

皖南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优良、文化和旅游资源富集、市场空间广阔的区域。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提议并报请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于年正式批复了《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示范区的三大战略定位,即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年10月,安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高品质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支持黄山建设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这既是落实国家战略、推动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实际行动,也是深化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标志着示范区建设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为深入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核心区的龙头带动作用,打好“黄山牌”,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大黄山”的概念,包括核心区4市18县(市、区),这些地区资源、区位和产业发展优势都十分突出。

一是山水人文资源得天独厚。黄山、九华山、天柱山、齐云山群峰竞秀,黄山风景区集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桂冠于一身。长江、新安江、秋浦河数流穿境,太平湖、花亭湖、升金湖镶嵌其间。多处传统古民居古村落星罗棋布。徽文化是我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建筑等影响深远。

二是交通区位优势日益凸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公里范围内,涉及长三角和中部地区两大国家战略板块,合福、杭黄、宁安等高铁线路实现了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地区主要城市的连通。其中,杭黄铁路串联起4个世界遗产、7个5A级旅游景区和多个A级旅游景区,成为世界级黄金旅游通道;合福高铁穿行于青山秀水之间,被誉为中国“最美高铁线”。黄山机场、九华山机场、芜湖宣城机场、天柱山机场等的航线覆盖全国主要城市。池州、安庆等皖江港口群,货物吞吐量占全省港口的80%以上。

三是旅游新业态持续涌现。“大黄山”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农业观光、非遗民俗、茶旅融合、田园艺术季、大地景观等产品精彩纷呈;旅游民宿如雨后春笋,已发展到多家,形成了黟县塔川、泾县月亮湾、徽州区西溪南等一批民宿集群;研学旅游快速兴起,徽州文化、农事体验、中医药等研学内容不断丰富,“寻觅古村落的东方美学”“踏歌诗话文房四宝”等研学产品备受青睐;皖南川藏线、九华秘境、皖浙1号风景道等成为网红自驾旅游线路;宏村高空滑翔、天柱山低空飞行、黄山徒步等体育旅游项目深受欢迎。

四是产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示范区拥有旅游生产经营单位1.7万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8家、4A级旅游景区家、星级饭店家、旅行社家。旅游投资规模持续增长,皖南旅游在建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分别占全省总量的55%和63%。黄山旅游集团连续13年入选全国旅游集团20强。“十三五”期间,示范区接待游客量、旅游总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6%和19%。

当前,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发展氛围浓厚,文化传承创新、基础设施配套、旅游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态势良好、成效明显。然而,面对旅游业快速转型升级和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要求,仍面临产品开发不足、市场主体不强、产业链条不长、国际化水平不高等诸多压力和挑战。

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对标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编制了“大黄山”建设行动计划初稿,围绕“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康养、商务会展”等类型,梳理出产品建设任务清单,涉及5大类25小类个项目,编制招商项目册,谋划了个招商项目,投资需求亿元。下一步,示范区将继续谋划“大黄山”建设。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围绕打造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目标,统筹要素保障,加强资源整合,突出产品的系统性、产业的联动性、区域的互动性,深入推进旅游与自然资源、交通、农业、林业等融合。

二是强化国际导向。对照国际标准,立足国际视野,适应国际市场需求,推进“四个国际化”,即国际化旅游环境、国际化旅游产品、国际化旅游交通、国际化旅游服务。

三是强化创新创意。通过科技赋能,推动文旅产品数字化转型,加快培育数字旅游体验新场景,大力发展在线旅游、直播云游、智慧文博等新业态。通过创意赋能,实现传统产品的现代表达、时尚呈现,让徽文化、古村落、传统工艺“活”起来。通过融合赋能,不断拓展旅游新空间,催生新业态,持续推出休闲度假康养产品,打造心灵休憩地。

四是强化项目引领。重点围绕景区、度假区、风景廊道建设和闲置资源利用、夜游产品开发等,编项目、招项目、建项目。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商协会招商、反哺式招商,引进旅游装备制造、工业设计、景区运营管理等领域的国内外头部企业。

五是强化产业协同。充分发挥旅游业带动作用,依托“大黄山”资源禀赋,聚焦休闲度假、医养康养、商务会展等方向,围绕研发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体验、消费服务等环节,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以旅游为龙头,一二三产业有效衔接、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作者系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5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