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文化类别代表人物及成就简述(下)陆再奇宣文化,是古代宣州人民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涉及经济、社会、教育、学术、宗教、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诸多学科,概括起来由文学艺术和工艺艺术两部分组成,其表现为诸多的文艺作品和手工艺品,但是由于年代久远或兵燹战乱或其它原因,很多已经散佚或不复传世,不过保存下来的仍有不少。限于篇幅,简述如下:宣城医学唐代,宣州著名中医学世家,当涂徐氏相传七世,涌现了11位名医。宋代,吴熔“业儒于医,全活者众,不计利”;郑魏挺著有《复身粹宫》医书。沈括任宣州知州期间,在宣城民间医师的帮助下提炼药物“秋石”,可以治瘦疾、咳嗽、癫病、腹鼓、喘满等疾病。元代,宣城名医徐文中,自小学医,针药方术,无所不精,人称神医,行医四十年,治愈的病人不可胜计,时人将其比作古代神医卢氏再生、扁鹊复出,著有医学著作《加减十三方》。明代,宣城名医查万合有“半仙”之称,著有《了吾医录》、《正阳篇选录》(一卷);左维垣精于伤寒病理,曾有“起死回生”之传颂,万历医院医官;沈必孝、宋元孟有“佛心仙手”之誉。隆庆(~)年间,宁国府的民间医生已熟练掌握、在全国推广应用并传至海外的“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揭开了免疫学的最早篇章,对世界医学做出重要贡献。年,英国人贞纳(Ejenner)受“人痘接种法”的启示,试种牛痘成功。重要的医学专著有《正脉徽言》《医易》《问答医案》等30多部传世;清代,宣城名医多人,其中:方寿祺精医术,有岐黄再现之称;葛继刚精岐黄术,察病发于末然;沈元骧精幼科,医疗如神,重要的医学专著有《寿世汇编》《药性纂要》《医方药性捷径》(10卷)《麻科简要》(10卷)等60多部传世。近代,广德人钱存济等皆为著名中医医家,他们都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实践上有所创新。泾县人吴之理(~),曾任第二军医大学校长,著有《创伤外科学》等多部专著,战争年代曾创办《先锋医务》并出版专著。年组织编写的《医学提要》,介绍中医预防和军事医学等30个学科基础医学。宣城经济学代表人物有:(一)是19世纪中期在经济学理论卓有建树的著名学者——包世臣。包世臣一生主要作幕于地方大吏几十年,善长钱粮,重农但不抑商,认为农、工、商“三者缺一,人莫能生”,“无农则无食,无工则无用,无商则不给”,提出了“本末皆富”重要经济思想。《清史稿包世臣列传》称,“东南大吏,每遇兵、荒、河、漕、盐诸巨政,无不屈节咨询(包世臣)”。(二)光绪举人、曾任中国驻日本公使参赞、泾县人吴广霈(?~)。光绪二十一年秋撰写的《救时要策万言书》提出的五条经济改革:一是清理赋税,二是保护商业,三提倡工矿业,四是发展交通,五是主张限制外人权利。(三)当代著名经济学家、泾县南容乡人李紫翔(~),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发表过《中国工业之概况》《中国经济恐慌之观察》等一系列论述中国经济状况的文章,曾发起成立《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主编过《中国后方工业经济》,著作有《乡村建设运动之评价》《中国合作运动之批判》等。此外,现代经济学家朱剑农(~),先后发表学术专著近20部,论文多篇,主要著作有《自耕农扶植问题》《土地经济学原理》《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研究》等等。宣城农业学元代,旌德县尹王祯所著《王祯农书》,以其卓越成就历来受到好评。清代,泾县人包世臣著有《齐民四术农政篇》,系统总结了古代农家学说并结合当时生产实践写成,文字通俗,颇为实用。民国,旌德人江志伊(?~)所著《农书述要》,包括《种棉法》《种苎法》《种菸法》《种蔗法》等16种,不仅辑录了我国古代农书重要资料,而且还介绍了国外农学知识,是当时少见的古今中外农学百科全书。宣城水利学代表人物泾县人潘锡恩(~)。潘锡恩道光五年()任淮扬道时,黄河、运河隔绝,用“戽水通船”之法,使漕船顺利由运河渡入黄河;道光二十二年,黄河在苏北决口穿运河,漕船再次受阻,提出“戽水通船”和“灌塘济运”,不久被任命为江南河道总督,在治理淮河、运河方面政绩卓著,“先后在任十载无河患,清淮士民称颂不衰”。潘锡恩著有多部水利著作,早期有《畿辅水利》刊行于世。他与俞正燮等合编的的《续行水金鉴》,汇集清代雍正至嘉庆年间黄河、长江、淮河等水系的河道变迁、治理情况,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宣城天文学隋代,宣州丹阳耿询制作的“水运浑天仪”,“不假人力,以水转之”及“马上刻漏”与天象“合如符契”,此外还设计制成当时早已失传的古人用作警戒自满的器物“欹器”。清代,宣城梅氏家族四代人中,致力天文历算研究者有五人,其中以梅文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著梅文鼎有《交食管见》《历学疑问》等天文学著作,将中西学说熔于一炉,同时还创制了“月道仪”等多种天文观测仪器。梁启超说:“我国科学最昌明者,惟天文算法。至清而尤盛,凡治经者多兼通之。其开山之祖,则宣城梅文鼎也。”梅文鼎长孙梅瑴成参与编纂大型丛书《律历渊源》,其中《历象考成》专论历法,对天文研究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此外,梅氏在其所编《明史历法》中,将一切迷信妄说尽予剔除。受其影响,清代有关天文历法的官纂书籍,也将各种祀祥谶语驱逐殆尽。宣城媳妇王贞仪(~)自幼喜读梅文鼎科学著作,精通天文历法,著有《地圆说》《月食解》《葬经辟异序》等多部著作,在所著的《地圆说》中,从六个面论证地球是一个大圆球,在当时中国还是“天圆地方”说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极为难得。宣城数学兴起于清初,代表人物梅文鼎。梅文鼎的数学研究几乎涉及当时传入中国的全部西方数学领域,被誉为清代“历算第一名家”。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把梅文鼎列为清代六大儒之一,誉为清代天文算法“开山之祖”。梅文鼎的弟弟梅文鼐、梅文鼏,儿子梅以燕,长孙梅瑴成,曾孙梅纷、梅钫,五世孙梅冲等五代十余人均通晓数学,形成了蜚声中外的“宣城数学派”。当代数学史家严敦杰认为:梅瑴成汇编的《数理精蕴》,校正的《梅氏丛书辑要》和增删的《增删算法统宗》,“鼎足而三,影响当代及后代数学工作很大,对推动我国数学发展上是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宣城数学派的学术思想“熔冶中西”,力求“会通”,并注重用考据学的方法,发掘、整理和阐发中国古代数学精华,在我国数学史,承上启下,成绩斐然,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明代宣城县人著述的与商业有关的数学著作《算林拔萃》就已行世。近现代有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中国拓扑学奠基人江泽涵(~),著有《不动点类理论》《拓朴学引论》等专著。宣城手工艺术汉代及其以前以丹阳铜镜制作工艺为代表;唐代以红线毯制作工艺为代表。唐宋及以后,宣纸、宣笔、宣砚、宣州窑等制作工艺为代表。唐代宣纸成为贡品,五代、南唐时,宣纸生产技艺己相当高超。明代,宣纸业在全国造纸业中已居首位,宣纸质量的提高,使明代水墨写意画得以发展,宣纸宜书宜画的特色得到更充分的显现。唐代,宣州陈氏、诸葛氏制笔颇负盛名。宋代,诸葛氏聚族为业,世代相传,技艺益精,其笔弹性极佳,能挥洒自如,著名笔工有诸葛高、诸葛元,诸葛渐、诸葛丰、诸葛方等人,而以诸葛高最负盛名。梅尧臣、欧阳修、黄诞坚、苏东坡等,都有诗赋对诸葛氏之笔备加赞赏。宣城印刷术木活字印刷术首创者旌德县尹王祯,元成宗大德二年(),王祯请工匠刻木活字三万多个,用其排版印刷6万余字的《旌德县志》(六卷),“不出一月,百部齐成”,是世界上所知最早的活字版文献,其木活字的制作人王祯虽未记载,但无疑是当地印刷刻工。泥活字印刷术者泾县秀才翟金生(~?),清代胶字活字印刷的书籍散佚,翟金生(~?),“以三十年心力,造泥字活板,数成十万”,均为明体字(俗称宋体)阳文反体,分为大、中、小、次小、最小5种和小圆圈,排印的《泥版试印初稿》《仙屏书室初集》《修业堂集》《泾川水东翟氏宗谱》等四部书籍,可与木版印刷媲美。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张秉伦教授还在泾县搜集到多枚清代翟金生自制的泥活字。宣城刻书术(清)钱泳(~)《履园丛话》载,“雕工随处有之,宁国、徽州、苏州最盛,亦最巧。”宣城刻书始于唐代,盛行于南宋,明清之际达到高峰,所刻印之书,上自经史子集,下至戏曲小说,世人所需,无所不刻。宣城官刻、私刻、坊刻书籍俱全。宋代刻书机构有宁国府学、广德军学。今北京图书馆存有刻于宋淳熙三年的《史记集解索隐》;元代有宁国路儒学、旌德县学、广德路儒学。宁国路儒学刻有《后汉书》卷;明代有宁国府官刻、直隶广德州官刻,刻书家有梅鼎祚、徐元太。明正统四年()宁国知府袁旭所刻《宛陵先生集》60卷,嘉靖年间宁国府刻《柳文》43卷等,刊刻精良,纸墨均佳,向业为藏书家视为珍本。梅氏先后以鹿求石室、玄白堂斋号刊刻《江先禄集》10卷、《鹿裘石全集》65卷、《李诗钞》4卷、《杜诗抄》8卷等;清代出版家有梅氏家刻,泾县赵绍祖、朱珔,旌德的鲍守业(约~)、胞胤昌、胞承勋、胞天锡等。顺治末年,鲍守业奉召进京镌刻皇帝像名重一时,出京时都院饯行。康熙六年(),胞守业镌刻的《华藏庄严世界海图》和与子胞胤昌合刻的《诸神礼佛图》两幅佛孝版画,刻工纤细,至今陈列在北京法源寺。其雕版现藏南京博物院,属国家一级文物。《诸神礼佛图》木刻版于年9月被送比利时参加“中国三代科技文物展览”。著名收藏家郑振铎认为胞天锡等人其技艺可与徽州版画刻工魁首歙县虬村黄氏相媲美。胞守业、胞胤昌的刻工技艺应更高;清末民初有著名家刻有泾县洪氏唐石经馆(洪汝奎书斋名)、泾县包氏刻家、旌德吕氏家刻。明代,宁国府著名的刻书家有梅鼎祚、贡靖国、贡钦、徐元太、詹应鹏、叶永盛、王廷干、何应玄等,其中梅鼎祚“玄白堂”万历年间刻印江淹撰《江光禄集》10卷《补遗》1卷,白棉纸印,匡高18.4公分,宽13.5公分。刊印精美,为一时佳版。刻书的目的在于传承文化、实现功德传世的愿望。很多书商尖跃在南京、杭州、苏州等全国重要的刻书中心。《安徽通史明史卷》载,明万历以后宁国府确凿可定的知名刻工有15人,刻印30多种书籍多卷。《明代版本图录初编》载,《牧斋初学集》“镌工为旌德刘文华,明季刻书之间,无逾于此者”。宣城制造业明末著名的火器理论家、宁国人府焦勖,集中了明代火器的技术成就,并吸收了西方造炮技术的先进成果编纂的《火攻挈要》一书,是明末火器技术的重要著作,对西方新式火器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产生了重大影响。清代,以宣城人芮伊手工制作的自鸣钟和测量仪器为代表。民国时期,泾县人吴逢恩(~),留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机械系,获硕士学位,经李四光推荐入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任研究员,从事岩芯取样的机械研究,生前有《应用力学》等著作,中国科学院和武汉大学图书馆藏有其著。宁国人任新民(~)领导和组织过多种火箭发动机以及同步通信卫星的工程研究、设计和制造。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泾县人查全性(~)主要著作《电极过程动力学导论》,是中国第一本论述电极过程动力学著作。宣城建筑业体现在古民居建筑群建筑上,这些古民居选材优良,构件契合紧密,施工技艺精湛,历经数百年风雨仍保存完好。最具有代表性是建于明清时期的泾县查济古村落、黄田古村落及毁于战火的贡氏家族营建的贡氏园林。(作者系宣城市档案馆古馆长,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7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