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泾县昌桥乡做好针线活绣出乡村新颜值

  “近期,各村都在争先奋勇、你追我赶地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我们村的村民都开始主动清理门前屋后的环境卫生了,村民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了,房前屋后乱堆放明显少了,乱扔垃圾的人少了,自觉维护公共设施的人多了。”近日,在泾县昌桥乡的各个村庄,村民们都积极投身到人居环境整治中,为建设宜居宜业幸福和美新昌桥添砖加瓦。如今,走进昌桥乡的各个村庄,整洁有序的村容村貌、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碧波荡漾的村口池塘、蜿蜒乡间的村组小道、设计精美的景观小品……经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一个个极富田园风光的美丽乡村跃然眼前。

  年以来,昌桥乡以全域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专项行动为抓手,围绕“五清一改”、“三大革命”整治、“四类房”整治、文明创建等重点任务,细化措施、强化督导,狠抓落实、精准发力,下足“绣花功夫”,做好全乡人居环境整治“针线活”。

     坚持“穿针引线”,让村民成为人居环境整治“当家人”

  春光明媚,绿荫冉冉,芸其黄矣。村道曲径通幽,花草灌木簇拥,青砖白墙的房屋掩映于绿色之间;道路两侧绿树成荫,干净平坦的柏油马路环绕着田野、穿过村庄;干净整洁的道路沿线,整齐摆放着分类垃圾桶,负责垃圾收运的环卫工正在收集、转运沿线村民投放在垃圾桶内的生活垃圾;村民们闲暇之余或散步遛弯,或三五成群地拉着家常……行走在昌桥乡田坊村,一幅美丽宜居的乡村画卷映入眼帘。

  “现在,河里的水变清了,淤泥也清干净了,往河里倒垃圾的人也少了。”“田间地头的塑料袋也基本上看不到了。”三三两两的村民们坐在广场上的石凳上,谈论着如今村头村尾的变化。

  昌桥乡田坊村位于昌桥乡北部,全村总面积22平方公里,辖28个村民小区,共户村民,人口余人。年,该村获得“省级美丽宜居村庄”荣誉称号。

  “荣誉来之不易,这是全村村民一同奋斗的结果。”田坊村党总支书记谈成说,村民自治共建是打造“高颜值”人居环境的秘诀。

  “增强生态环保意识,维护环境卫生,不准乱贴乱画,垃圾分类入桶,放置在指定位置……”在田坊村村委会,《村规民约》张贴在显眼的位置。近年来,该村坚持村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对《村规民约》进行了几次调整,新的“村规民约”涵盖环境卫生、村容村貌等内容,从客观“约束”到释放主观动能,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村干部的广泛宣传和正确引导下,村民的环保意识一天比一天高了,田坊村的环境也一天比一天美了。”谈成说道。通过村里的道德评议会,评选出的“十星文明户”“最美庭院”,在村务公开栏内张贴表彰,大力宣传,不断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群众自觉养成整洁干净的良好习惯。同时,对已评定的“十星文明户”“最美庭院”实施动态管理,定期、不定期抽查,对不能保持、不符合标准的给予摘牌处理。

  田坊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成立了卫生健康志愿服务队,通过      坚持“一针一线”,让志愿者化身人居环境整治“美容师”

  “自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无论是昌桥街道,还是河道,乃至村民的房前屋后,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我们也认识到了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好处。看着逐渐变好的环境,心里也敞亮了许多。”昌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曹钰莹说。

  “您好,请您把店铺门口的杂物全部清理干净,不要堆放在外面影响街道环境。”“您好,请把您的电瓶车停放在线内区域。”连日来,随处可见乡镇干部、村干部、党员、志愿者身穿“红马甲”投身志愿服务活动,有的挨家挨户向村民发放人居环境倡议书,有的走进沿街商铺宣传“门前三包”制度,有的走进集镇街道对流动商贩、占道经营进行劝导,有的走进村庄巷道对卫生死角进行全方位清理……他们勤劳的身影,也映在了周围村民和沿街商铺店家的心里。商铺店家们纷纷走出店门,有的将热茶递到志愿者手中,有的为志愿者提供扫帚,有的更是主动加入志愿服务队中来,跟着“红马甲”们干起活来。

  领导干部带头干,基层群众跟着干,聚沙成塔,一个个忙碌着的“红色身影”成为昌桥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志愿服务已成为推动人居环境整治的有效载体,成为昌桥乡干群同心、为民服务的一张“金名片”。

  群众的思想观念逐步树立,从过去的“干部干、群众看”变成现在的主动请缨,这也离不开志愿者“红马甲”的助力。他们穿梭在各个村庄,以各种形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发动更多的群众积极投身人居环境整治中,在全乡范围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以人居环境整治“小齿轮”,推动昌桥乡高质量发展的“大运转”。

  一直以来,昌桥乡始终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贴近百姓的文明实践活动,努力打通宣传、教育、关心、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尤其是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功能,通过志愿服务活动的带动作用,将人居环境整治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有机结合。

  乡村,承载着无数人的乡愁,关系着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接下来,昌桥乡将以只争朝夕的干劲和久久为功的韧劲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让群众“出门见花开,移步能赏景,离家忆乡愁。”(董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8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