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泾县、宁国三县的古戏台(下)
茆耕茹
三、泾县榔桥镇西阳村玄坛观里外西阳之双台(庙台)
里西阳玄坛观(含戏台),原为该村胡姓家庙,约建于清同治中期。供奉“正一元帅赵公明”,赵神属道教神仙谱系。对赵神之信仰,明清南方极盛,故胡氏称为观(guàn),戏台则称作万年台。元明而后,民传赵神能驱雷役电,唤风呼雨,除瘟禳灾,贸易生财,所以称赵神为财神(见明《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西阳胡氏是泾川名门大族,支系旁出。仅里外西阳即分居有:一柞岭,二九甲,三叶坑,四仲良,五上庄,六仲良,七仲良,八塘里,九柞岭,十仲良,十一仲良,十二老会当,共宗亲有十二支系。其中仲良五支,即占西阳村五地。
胡氏人口众多,为祭祀赵神的方便,约于同治末年(-),于外西阳又建祭祀赵神一观,也建有一万年台。自此,泾川胡姓双台,蜚声全县。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为贺赵神生诞,村民观灯赛会,唱戏以庆。演出最多时,自三月初一开演,至二十日结束,长达二十天,均为徽京大戏。这一庞大的演出活动,由胡姓十二支系族民按支系顺序领头组织。外西阳仲良族人丁兴旺,每十二年即需在自建的外西阳台上演出五次。因此,其他支系组织此类活动,便演出于里西阳之万年台上。但如遇特殊情况,也偶有在自已居住地的保甲中,临时搭台演出。
关于里、外西阳双台的建造年代,调查后认为:1、咸丰年间这里是太平军与清军拉锯战的交点,里、外西阳无有一庙留存。2、调查中里西阳六十一岁的村民汪应水回忆:“里西阳玄坛观院内,原只有石香炉一座,上刻有同治年号,‘大跃进’时抬去修了水库。”七十二岁村民汪庭梦又说:“里西阳殿内供案的香炉上,是光绪年号。”除此,不见更早年号的实物与碑刻和文字的存在。3、同治四至五年(-),太平军与清军在这里的争战已告结束。但只有战后农事恢复,经济略有复苏时,才有可能聚资建台唱戏,酬神禳灾。这时最早已是同治的末年()了。4、西阳双台的后台墙壁上,原粉刷的质量较好,去后仍清晰可见壁上众多班社的题记。经一天仔细的辨认,题记书写的最早年号,也只为“光绪二年()。”否则同治前已经建成的戏台,为何空等至光绪二年才会有演出?5、双台建造的样式,也都为晚清风格。双台留存新旧的程度,也相差不多。只是外西阳万年台已修过一次,而里西阳万年台仍为旧样。(图9)据以上理由,个人认为同治年间里西阳之台应建在先;外西阳之台略建稍后,下限不会超过光绪十年()前后。
图年所见泾县榔桥镇西阳村里西(一)里西阳之万年台。
一九八七年所见之台,台基至台面高约1.8公尺,台面至檐口抬梁高约3.2公尺。台宽约12.2公尺(含台口伸出部分宽约8.2公尺)。台口至台屏板深约5公尺。后台宽约12.2公尺,深约5公尺。台之顶部为简易方格图形天花。台中屏板分隔为前、后台。台上梁枋、柱头之雀替,均刻绘有戏文图形。飞檐翘角,正脊与檐角,饰以鸱吻。(图10)
图年所见里西阳万年台之平面示见里西阳万年台壁上题记,知该台最早的演出日期和班社,是光绪二年()三月十四至十五日的长春、四喜两班。是日日戏为长春的《百忍图》、《取洛阳》、《蓝桥》、《十送》、《黄金锁》等十三本。“夜通宵”为四喜的《龙虎斗》、《蜡庙》、《端午门》、《斩(铡)包勉》、《取荆州》、《铁弓缘》等十六本。接着十六日至十九日顺序题记的演出剧目,共约三十五本之多。演出的班社除上述外,尚有双喜班。长春班除光绪二年记有演出活动,至“光绪二十九年()又五月初五日”,二十七年间几乎未间断过在此台的演出。全壁题记演出的剧目仅光绪一朝,共有:《打樱桃》、《群英会》、《二凌将》、《闹龙宫》、《铁笼山》、《九锡宫》、《界牌关》、《高平关》、《黄鹤楼》、《访友》、《胭脂舄》、《双合记》、《富贵图》、《打金枝》、《群英会》、《失(拾)玉镯》、《乾坤图》、《戏牡丹》、《骂曹操》、《蟠桃会》、《渭水河》、《勇翠关》、《碧玉簪》、《七星庙》、《打龙袍》、《九龙山》、《滚灯》,另有“梆子”戏目若干,合计约有二百余本。另,长春、四喜两班合演之《青石岭》,剧名下注有“双喜名脚思锡”等。
二○一五年八月二十七日,本人为此双台,又去了西阳。首闻里西阳之戏台,已于一九九九年毁之不存。该台建筑不仅具有文物价值,后台墙壁所题之戏班、剧目、日期也十分宝贵,具近百余年安徽戏史研究的重要价值,随着戏台的倒坍,亦荡然无存。幸本人当年对以上所记,于一九八七年至一九九三年,以《泾县、宁国古戏台班社题记的新发现》为题,分别公开刊发于《安徽日报》(.6.27)、《中国戏曲志通讯》(.12第9期)、《中国戏曲志安徽卷》(.11版),否则也将无一字传流。遗憾。
(二)外西阳之万年台
台基至台面高约1.84公尺,台面至檐口抬梁高约3.25公尺。台宽约13.5公尺(含台口伸出部分宽约7.3公尺)。台口至台中屏板深5.4公尺。后台宽13.5公尺×深约4.6公尺。(图11)一九八七年所见之台,左右两边各有斜面隔板,二○一一年修葺时,改为平面隔板。台前左右两边原各有一登台的台阶,也一并废除。(图12)
图11西阳村外西阳之万年台平面示意图图12年所见外西阳万年台之全貌台之梁枋、木柱上,或为木雕戏图,或为彩色图绘,建筑精巧。(图13)屋之正顶有一象征吉祥的三戟葫芦。屋之正脊、戗脊亦有鸱尾装饰。值得一提的是,里西阳等台之屋檐均为平线,而外西阳之台屋檐却为半弧形,这也是他地少见。(见图12)台中屏板正中,有一偌大的福、禄、寿三字的合体,十分醒目,亦为增色。(图14)但最为令人吃惊的是该台正中顶上,却为重拱藻井装饰。(图15)
图13外西阳万年台之部分结构图14外西阳万年台屏板正中之福、禄、图15外西阳万年台顶中之重拱藻井,19明以前斗拱主要只为建筑的构件,起着承重的作用。明而后,斗拱的承重作用,渐而也向装饰性过渡。但只有宫殿、庙宇等建筑方可使用,以显皇家与神佛的威严。清代藻井与天花,已为室内装饰之一种,唯斗拱用在藻井上,仍需使用在最为尊贵的建筑物上,非王公之居不能施用重拱藻井。外西阳竟在家庙万年台上用起了重拱藻井,这在当时也都少见。这只能解释外西阳万年台,建于晚清国运衰微的同治年间,方有建此藻井的可能。同时也说明,当年泾川胡氏家族的经济实力与人文条件。
该台已于一九九八年,例为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外西阳之万年台,一九八七年本人去时已修葺一新。后台墙壁上班社题写的大量剧目、演出时间、班社名称等,都已刷除,只留下艺人自编的生活小唱若干段等。惟台之木质屏风背后,尚留有一点遗墨。为“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六日上元班寅时破台”,日夜演出剧目为:《渭水河》、《百忍图》、《黄鹤楼》、《大保国》、《踢球》、《买胭脂》、《阴阳河》、《莲花庵》等。以上夜戏剧目后,还写有:“要认真唱,於(如)不认真,罚戏三本”等。光绪二十二年()三月十五日夜戏,老上陞(升)班与长春班同台合作,演出剧目有:《渭水河》(五本)、《落马湖》、《四盘山》、《莲湖船》(二本)、《百寿图》、《采石矶》等十一本。所见剧目另有:《打金枝》(五本)、《观星斗》、《桑田会》、《沙陀国》、《英雄义》、《斩黄袍》、《双尽忠》、《珠砂痣》、《测字》等。除此,屏风背面还有剧目图号,如《九锡宫》、《落马湖》等约七图,(图16,共3图)彩色脸谱一幅。
图16外西阳万年台墙壁上,光绪二十二里外西阳双台,过去在每次开台或重修后演出,还有放铳、砸碗的习俗。演出的第一天寅时(天亮前三点钟到五点钟)需放一铳,第二天此时放两铳,第三天放四铳。以后演出的每天此时,需按几何级数增加燃放的次数。砸碗,戏台重修后的第一天第一场演出(称破台)前,台下需准备许多空碗,在一定的距离内,族民轮流将碗向台上掷去,直到摔上去的碗不碎即可停止。据村人讲,破台演出摔碎的碗,每次总有一堆之多。如此,方显此仪的隆重,以祈吉祥、祛灾。这些演出,都与当地的商贸结合,热闹异常。西阳人胡朴安在他的《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编“安徽泾县东乡佞神记”里,有更多详实的记载。
一九四九年建国前,来此演出的主要班社是沈彪、高傻子、高金保等班。西阳胡氏每三十六年还兴唱一次高腔目连戏,但与花鼓、黄梅小戏,因同非徽京大戏,只能露天临时搭台演唱,不得入观登台。
四、宁国县方塘乡太子殿万年台(庙台)
此台为该乡太子殿附属建筑,原与正殿隔院相对。留有《重修万年台碑记》残碑一块。惜残碑之上半截已毁,下截碑文中无建台年代信息的透露。据村人推断,该台可能建于乾隆而后,历经修葺。台为三间四柱式,规模较小。台基至台面高约1.8公尺,台面至台前之抬梁高约3.5公尺。前、后台以屏板分隔,同宽约7.8公尺。前台深约3公尺,后台深约2.3公尺。台顶装有天花,屏板及天花均绘有彩图山水和装饰性图案,十分简单。该台前后台柱上,留有戏联两副:1.“真面目,假笑啼,做到真情真不假;旧衣冠,新曲调,演来旧事旧如新。”2.“忠烈显睢阳(指唐张巡抗安禄山反叛事),清酒黄花香映节;声灵流宛水(宛水源出宣城东南峄山,又称宛溪),高歌白雪焕前景。”(图17)
图17年所见宁国县方塘乡太子殿万该台除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五日为太子殿五太子唱生日戏,九月二十日菩萨开光、三十四日岳王生诞,以及新春都有演出活动。后台墙壁上留有大量班社题写的演出戏码、日期、班堂名称等,演出为徽、京戏班。班社有鸿春班、临众徽。另有三元班、如意班、长春班。后为复胜班、庆春堂、爱屏堂、庆感堂、剧信堂等。并留有班社一图记。(图18)
图18太子殿万年台后台墙壁上,光绪年该台重修后,壁上留有班社最早的演出日期是光绪七年()。剧目是《三进士》、《杨河塘》、《□龙会》、《荞麦记》等。另题写有:“鸿春班在此乐也”,“临众徽到此一叙”。庆感堂题记内有“特请”、“客串”;“三元班拜,……保班清吉(洁)平安”,“八月二十四日开台大吉庆”等。光绪二十五年(年)临众徽演出剧目有《凤凰山》、《打登州》等。复胜堂三天日戏记有:《八卦图》、《下河东》、《六月雪》、《金雁桥》、《打龙棚》、《渭水河》、《忠孝全》约三十本。“夜通宵”演出有:《取成都》、《六部审》、《反皇城》、《独木关》约十本。一九五四年元月五日剧信堂演出有:《小放牛》、《吕蒙正赶斋》(全本)、《卖余粮》、《平顶山》(全本)、《姑劝嫂生产》、《姑劝嫂上冬学》、《血汗衫》、《琵琶词》(全本)、《新补缸》、《百日缘》、《贩马记》共十本。
一九四九年建国前夕,演于该台的主要班社是昌化大戏班,可能系指浙江昌化的徽班,及高傻子等班。建国后,该台也打破非徽、京班不能登台的惯例,花鼓、黄梅;专业、业余,均能登台呈艺。
宣邑泾县西阳双台、宁国县方塘万年台的三台题记之发现,对清末安徽戏史中皖东南徽京班社、剧目以及演出提供了生动、翔实、有力的佐证。因此,除戏台本身建筑的文物价值而外,题记具有难得的文献价值,弥补了安徽剧种史料中这一方面的空缺,十分珍贵。
五、宁国县汪溪乡小汪村戏楼子(乡台)
戏楼子(戏台)原为汪姓祠堂公屋,占地长约16.8公尺,宽约9.3公尺,共两进。前进三间,中为堂屋,两边各有一厢房,后被改造为戏楼子。前三间宽约9.3公尺,中间戏楼主台部分约6.5公尺,全深约6.8公尺。(图19)
图1年所见宁国县汪溪乡小汪村乡同治七至八年(-),“下江南”之移民骤增,屋处集市,汪姓遂将此屋前进三间改为茶肆。后因赌风渐盛,便将此三间改为高约1.2公尺之戏台。平时台上设赌,如遇酬神赛会,便联系地方之草台班,一班三、五、七人不等,入台演唱,一台两用。这时的赌局,便改移于后进屋内。
此台非正规之戏台,无乡规民约之约束。本头戏之零段、生活小戏,甚于俚曲的坐唱均可登台,更无花鼓、黄梅不能登台之说。虽称戏楼子,村民一直称赌博台。
此台的延续时间也较长,今日可当作历史旧习之一瞥。
.8.29初稿
(作者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编剧,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