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元书纸基地年初步成立及运营,并于年至年整体改造提升,于年6月正式开放。基地占地15亩,整体建筑群建设沿袭了南宋文雅浪漫的风格。依托富阳元书纸文化,通过造纸、书画等体验活动,让来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里文房四宝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元书纸博物馆平均开放天数天,开馆以来接待研学学生余名,散客多名。开馆当天举办开山节宣传普及富阳造纸历史及竹纸造纸技艺,元宵举办制作竹纸灯笼。极大的推动竹纸文化的宣传推广。
展览介绍
富阳元书纸自宋代起就名扬天下。富阳竹纸文化的发展与南宋的历史进程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南宋的风雅赋予了竹纸高洁的灵魂,同样竹纸的兴起也见证了南宋的文化的繁荣。
基地内的元书纸文化展示馆,集文化陈列、雅集体验、影音宣传等功能于一身,馆内图文并茂地梳理了元书纸生产的32道大项工艺流程、近72道工序,实景还原了宋代纸农削竹办料、制浆造纸的工艺流程,体现了“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活态展示理念。
展馆特色
造纸术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作出的卓越贡献,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变革,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科技、经济、文化的发展,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富阳素有“土纸之乡”的美誉,在我国造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浙江之纸业》记载,“说纸,必说富阳纸”,“富阳一张纸,行销十八省”。富阳地区的造纸业可远溯魏晋,而至宋代则以竹纸名扬天下。富阳地区造纸技术的多样性在全国也是罕见的,从名闻天下的元书纸到桑皮纸、坑边纸,种类繁多。富阳地区土纸产量在民国时期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至今竹纸生产仍保持着一定的产业规模,与安徽泾县、四川夹江齐名,成为全国三大手工造纸中心。年富阳竹纸制作技艺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年泗洲宋代造纸作坊遗址列入第七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年富阳区被授予“中国竹纸之乡”文房四宝特色区域。这三项关乎竹纸生产的国家级荣誉充分证明了富阳竹纸独特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和文化价值。
湖源乡是富阳竹纸生产的代表和缩影。至今,古老而完整的造纸工艺体系和生产设施、生产工具仍以活态的形式散布于湖源山区。
民生实事
年开始,利用一年多的时间,由乡党委政府牵头,对湖源乡新二村原有70多户低、小、散槽户进行集中生产,建成元书纸制作园区,整个园区占地8亩,标准厂房总面积平方米。同时,将多个老宕滩进行了整合,建成了50个宕滩,一个立方米的污水处理池,9幢标准厂房,可容纳24间晒纸车间,磨料车间、制浆车间、质量检验室、纸产品加工车间、成品仓库、书画室、展览室各一个,同时建设配套小型蓄水池一座,项目共计投入万元。每年可以给农户解决多万斤嫩竹,不仅给百姓征收,还促进毛竹生态生长。注册湖源元书纸品牌,打响品牌知名度,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倡导开发高端产品,提升收益。积极引导“大竹元”“竹馨斋”等龙头企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恢复古法造纸,制作高端元书纸,增加企业受益。开发研学基地,带动农村文旅经济,提高集体经济,让游客在村内停下脚步,促进民宿餐饮业发展,切实有效提高村民收益,实现共同富裕。乡村(社区)博物馆建设,是年浙江省政府“浙文惠享”民生实事工程和杭州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富阳元书纸文化展示馆是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公布的第一批杭州市乡村(社区)博物馆之一。根据杭州市园林文物局〔〕78号《关于开展结对共建乡村(社区)博物馆的通知》,确定良渚博物院为富阳元书纸文化展示馆的共建结对单位,双方就运营机制、结对研学、整合宣传、人员配备及培训进行了交流学习,确定了“一馆一策”帮扶措施,签订了共建协议,通过结对共建达到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今后,富阳元书纸文化展示馆将与良渚博物院共同提升场馆水平,助力乡村振兴,一起守护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富阳古称富春,公元前年置县,现为杭州市富阳区,区域面积平方公里,距杭州市城区31公里,一川如画的富春江横贯全境52公里,区位优势,交通便捷,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前后孕育了三国吴大帝、晚唐诗人罗隐、清代父子宰相董邦达、董浩,现代大文豪郁达夫,当代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麦家等一批名人雅士。勤劳智慧的富阳人民,在富春大地上谱写了无数光辉灿烂的诗篇,千百年来,世代相传的富阳手工造纸业,是最悠久、最美好的史诗之一。富阳竹纸制作技艺于年被国务院公布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年湖源元书纸核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年获“中国竹纸之乡”称号。湖源竹纸是生产性保护基地,现有国家级传承人1名,杭州市级2人,富阳区级1名。具备传承基础和发展前景,传承人群较多,通过规范管理,提升品质,有助于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被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为形成国家或地方品牌的传统工艺项目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