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箭术不输黄忠,能与五虎上将匹敌的太史慈,

小时候就喜欢太史慈这个有情有义、武艺高超的东莱豪杰,每次看到《三国演义》太史慈病逝前大叫:“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这个时候的感情就会情不自禁的代入进去,为太史慈感到深深惋惜。

后来开始研读《三国志》,发现两者对于太史慈的叙述相差不大,太史慈前期也是一位骁勇善战、勇冠三军的猛将,无奈因为出身低微,不得其主。好不容易遇到一个欣赏他的孙策,但因为孙策自己太猛、太出色了,短短六年时间就一统江东六郡八十一州。而且喜欢自己亲自带兵作战,手下将领的才华也就得不到施展,看看周瑜、黄盖等人那时候的表现就知道了,光芒基本被孙策一人掩盖。等到周瑜、黄盖等人在赤壁之战大放异彩的时候,太史慈却因病去世了,徒呼奈何,让人不禁悲叹子义英雄不得其时!

东莱太史慈

然而肯定会有人疑问,太史慈那么猛,为什么没和江表十二虎臣列为一传呢?其实太史慈事迹有被三国志列传了,不过是和刘繇、士燮合并为一传,详情请见《三国志吴书刘繇太史慈士燮传》。裴松之在《荀彧荀攸贾诩传》中很清楚的说明:“列传之体,以事类相从”。

而刘繇、士燮身为一方诸侯,太史慈凭什么作为诸侯和他们二人并为一传呢?因为太史慈曾经做过短暂的诸侯,而且有大量的山越之民依附。虽然规模不大又很短暂,但也算是一方小诸侯了。

《三国志》:慈当与繇俱奔豫章,而遁於芜湖,亡入山中,称丹杨太守。是时,策已平定宣城以东,惟泾以西六县未服。慈因进住泾县,立屯府,大为山越所附。

太史慈与诸侯刘繇、士燮并为一传

太史慈字子义,山东东莱郡黄县人,他身高七尺七寸,留得一手美须髯。太史慈不但武艺高强,有一手百发百中的神箭术,而且胆识过人又有谋略,更难得的是为人忠孝信义,堪称三国英雄中的典范。太史慈曾经在东莱郡担任奏曹史,当时本郡太守与青州刺史焦和有矛盾,而东汉朝廷不辨是非,谁家的奏章先到就听谁的。结果刺史的奏章先发出了,郡守担心吃亏,就派太史慈星夜赶到洛阳,并用计骗取到青州官吏送的奏章,用刀毁坏。事后太史慈被青州刺史焦和所敌视,为免受到无妄之灾,太史慈跑到辽东避难。

北海相孔融听闻这件事,认为太史慈是个奇才可结交。便数次派人去看望太史慈的母亲,并带上钱粮等财物帮太史慈解除后顾之忧。当时正好碰到黄巾军四处袭扰北海各地,于是孔融便出兵驻扎都昌,没想到被黄巾贼管亥带兵困住。太史慈从辽东返回后,他的母亲对太史慈说孔融厚待他们家有恩,应当去帮助孔融抵御黄巾军。

太史慈

太史慈在家里待了三天后,单枪匹马赶往都昌,因为黄巾军没有料到有人前来相助,围困还不算太严密,于是太史慈乘夜杀入城中去见孔融。一开始太史慈就请求出兵攻打贼兵,但是孔融没听,一心只想等待救援。不知道是不是孔融人际关系不行,等了很多天也没人前来救援,而黄巾军围困一天比一天紧迫。孔融想向平原相刘备求救,但城中没人能冲得出去。这时太史慈站了出来,打消孔融疑虑,主动请求出城去请援兵。

因为这时黄巾军围困很严密,于是太史慈用疲敌之计,每天骑马带着弓箭出城去射杀黄巾军,射完弓箭就回城,一连三天,敌军既害怕又懈怠,再也没人主动过来围太史慈。太史慈看机会到了,快马加鞭向敌军突围而去,等黄巾军察觉,太史慈已经杀出重围了。太史慈见敌军想追上来,定马开弓射杀追兵,个个都是弦响应声而倒,敌人惊恐不已,再也没人敢再追击他了(勇武智谋兼备,缺一而不能杀出重围)。

太史慈

到达平原郡后见到刘备,请求刘备派兵救援孔融,太史慈言语中有委婉推销自己的勇武义气,可惜这时的刘备更在意自己的名声,只肃敬的说道:“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邪!”错过了最佳五虎上将的人选。而太史慈带着刘备的三千精兵回去后,黄巾军听闻有救兵赶到,纷纷四散而逃。孔融解了围困,愈发看重太史慈的智勇,对他说:“卿吾之少友也。”可惜这时太史慈已经看出孔融并非明主,报完人情后就离去了。

《三国志》:“慈,东莱之鄙人也,与孔北海亲非骨肉,比非乡党,特以名志相好,有分灾共患之义。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以君有仁义之名,能救人之急,故北海区区,延颈恃仰,使慈冒白刃,突重围,从万死之中自讬於君,惟君所以存之。”

刘备

因为扬州刺史刘繇和太史慈是同乡,于是太史慈满怀希望的渡江去投靠刘繇。刘繇这时已经被孙策屡次击败,只能退守到曲阿。身边之人说可以任命太史慈为大将军,领军去抵御孙策,没想到这时的刘繇还在以出身看人,他只是把太史慈任命为侦察兵,刘繇说了句:“我若用子义,许子将不当笑我邪?”

这时孙策已经开始统一江东的步伐,目标正是曲阿的刘繇。一次太史慈带着一个曲阿骑卒,在一次侦查军情时,遇上了孙策,上演了一场三国史上罕见的英雄对决,对决地点曲阿神亭岭,以平局收场。可惜三国志惜字如金,不能尽展其中的精彩。于是这次对决,也给后人留下了无数遐想和曲阿小将的传说。

当时孙策共有十三从骑,都是黄盖、韩当、宋谦这些勇猛之士。太史慈毫不畏惧上前挑战,孙策也是好斗之人,制止手下之人帮忙,上前与太史慈大战。两人不知道打了多久,孙策刺太史慈的坐骑时,被太史慈引马躲开,而勾中太史慈插在脖子后的手戟。太史慈也没有吃亏,同时抢得孙策的头盔。两人纠缠在一起厮打,直到双方军队赶到神亭岭,二人才罢战各回各家(三国志只寥寥数语,其中的精彩可以参考三国演义)。

神亭岭大战

刘繇战败后逃往豫章,隐藏在芜湖山中,自称为丹杨太守。太史慈前往泾县,屯兵立府,周围山越人纷纷前来归附。孙策亲自率军前来攻打泾县,生擒太史慈。孙策见到太史慈后,马上解开绑在他身上的绳索,激动得握住太史慈手,说道:“子义还记得当时神亭岭一战吗,如果当时是你先捉住的我,你会怎么做呢?”太史慈答道:“这可说不准。”孙策哈哈大笑:“今后天下之事,我要与子义共同商讨。”于是任命太史慈为门下督,并让太史慈领兵,担任折冲中郎将。

后来刘繇在豫章死了,他的手下还有一万多士兵没处可去,于是孙策力排众议,命太史慈前往招抚。临行前,孙策握着太史慈的手道别,问太史慈几时能回,太史慈回答:“不到六十天一定能回来。”到期果然如约而回。

孙策

孙策因为刘磐勇猛,经常骚扰艾、西安诸县,于是命太史慈担任建昌都尉,并率领诸将抵抗刘磐,刘磐闻得太史慈到来,从此不敢再犯吴境。后随孙策讨伐叛党,一个叛贼手扶在柱子怒骂孙策,太史慈一箭贯穿他的手掌射入梁柱,引得诸将人人叫绝。曹操听到太史慈的名声,派人送信给太史慈,里面什么也没写,只是放了“当归”。只是曹老板此时下手已经晚了。

孙策与太史慈君臣相得,太史慈得遇明主,可惜这时孙策即将一统江东,剩下打得基本上都是零星战役。而且孙策每战必亲自上阵,所以后来太史慈和程普、周瑜等老臣一样,也很少有出彩的机会,在为东吴效力时期太史慈也只留下这么一些记载。建安十一年,太史慈病逝,享年四十一岁,而这时离赤壁之战只有两年的时间。太史慈病逝前,无奈悲叹:“大丈夫生于世上,应当带著三尺长剑建功立业,以升于天子阶堂。如今所志未从,奈何却将要死啊!”

太史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7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