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这座寺庙,是皖南第一古刹,皇帝都

中科公益爱心 http://www.pfzhiliao.com/yydt/1105.html

宣城,在安徽下辖的16个省辖市里,并不算很起眼,甚至说是很低调,但这里却曾跟合肥齐名,故有“南宣北合”之称。自西汉设郡起,这里已有多年历史,虽低调,却底蕴深厚,文风鼎盛,各种文化在这里并存共荣,其中在佛教文化方面,这里就有着几个至关重要的人物,西晋黄颜、唐代黄檗、宋朝宗杲……,都是当时风流人物,特别是唐代黄檗,即是禅宗临济宗的开山祖师,也是日本黄檗宗的始祖,关于他的故事有很多,今天要讲的就是他的道场——宝胜禅寺。

宝胜禅寺地处宣城市泾县的水西国家森林公园,始建于北魏宣武帝永平元年(公元年),原名五松院,根据当地县志记载,因这里原先有五株巨大无比的松树而得名。其真正出名却是在唐朝,当时黄檗禅师来此住持,在此宣讲禅宗之道,久而久之,这里也就成为了临济宗“黄檗祖师道场”,名声大燥,享有“皖南第一古刹”的美誉。

深山藏古寺,云里听梵音,这里自然景观秀丽,是著名的泾川八景首位,寺院依山而建,四周环境清幽,景色宜人,自然而然也吸引了不少人慕名前来,其中相传唐宣宗李忱继位之前,就一直出家隐居在寺庙之内,而大诗人李白、杜牧等人也曾多次前来游玩,留下了“天宫水西寺,云锦照东廓”、“李白题诗水西寺,古木回岩楼阁风”等诗词名句,放在现在来说,也算是唐朝时期安徽旅游必去的热门景点了。

宋代时期,宋太宗赵光义下令重建寺庙,宋神宗赵顼赐名“奉国宝圣禅院”,到了元朝,或许是因为避讳,所以才改称“宝胜禅寺”,并且一直沿用至今,明清以后,寺院不幸遭受严重损毁,僧人也逐渐离去,直到年,一位从九华山而来的僧人来到宝胜寺,与当地的香客信徒一道经过十年来的努力,才将寺院修缮重建完成。

重建后的寺院如同一个传统形式的四合院,有固定的建制和模式,如今寺内有大雄宝殿、钟楼、地藏殿、黄檗禅师塔和千佛殿等建筑,面积虽不如从前大,但很是清幽宁静。路边的石牌坊上写着“黄檗道场”四个大字,充作山门,穿过山门是一条上山的阶梯,寺院前有一小块空地,中间屹立着一个大香炉,与平常的寺庙没什么不同。右侧是一座形制较小的佛塔,听闻是黄檗禅师的墓,但现在也已经无从考据了。

在宝圣禅寺旁很有一座水西双塔,其中一个是大观塔,始建于北宋年间,修在院中,一共七层,高40多米,从第一层到第七层塔身呈圆形,寓意着天圆地方,塔壁上镶嵌有方石刻,塔身随处可见青苔,草木之类的,也颇有一些意境。塔内原先有螺旋木梯可以登上顶层,可惜被损毁,不能上去了,当年的人们来此游玩之时,登塔远望山河,想必风景肯定很是秀美吧!

另一个是小方塔,始建于南宋年间,建在离大观塔约米远的白云山上,又被称作绍兴塔,高22米,一共七层,为正方形,墙壁的第一层镶嵌有石刻佛像,很是精美,其实这两个塔它们可都是“国宝”文物,虽一大一小,但实际上却不是故意而为,而是因为当时大塔修建的时候,实在是耗费颇多,最加上工艺上的限制,本是13层的大塔建到一半就暂时停止了,后就这样不了了之,才变成为了现在这样上下一样粗,像个笔筒一样。

如果仔细寻找的话,还可以看见寺内有两尊石狮并列摆放着,看上去有些年头了,微张着嘴,脑袋凑在一起仿佛在说着不为人知的悄悄话,斑驳的石碑记录着这座古刹悠久沧桑的历史。而在就寺内大雄宝殿的石柱上,还有两副楹联,而这两副楹联,感兴趣的不妨仔细琢磨一二,其中就讲述的就是宝胜禅寺的来历和辉煌历史。

宝胜禅寺距离泾县城区约1.5公里,在青弋江边,水西山上,风景自然不用说,还有着一条路可以直达山门处,交通便利,也不收取任何门票,也没有平常寺庙中的烧香、求签、算命等较为热闹的场景,一切全凭自愿,虽然没有安徽其他寺庙那般有名,但胜在非常的环境清净、自然,建筑古朴幽静,如果有机会去泾县游玩,不妨顺便走一遭这里,散散心,拜拜佛,看看风景,摸摸“国宝”,相信不会让您失望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8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