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秦风云13棋逢对手第十节桓温进退两

北京痤疮的最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ft/210630/9125685.html

◇上节内容回顾:王猛来到晋军大营,故意称自己是前往长安路过。桓温先是嘲讽,但很快就察觉来者非等闲之辈。接下来王猛的言谈句句戳中他的心事。看见王猛扪虱而谈,郗超终于忍不住发火了,但桓温已被王猛的举止谈吐深深吸引。

◆本节内容简介:桓温屯兵灞上,旬月间按兵未动。这天王猛、薛强正跟谢奕饮酒,桓温进来询问王猛是否跟他去荆州,王猛以儿女私情婉拒。顺阳太守薛珍以“兖薛”自高,令薛强不快。离开帐篷,桓温向弟弟桓冲坦陈自己不攻长安的玄机,又对能否顺利退兵流露出担忧。文史知识:薛姓的兖、蜀郡望。

★故事发生时间:年五月。地点:灞水东侧晋军大营。

接下来的时间,桓温还是按兵未动。屈指一数,晋军已在灞上盘桓了整整一个月。王猛和薛强也一直滞留在军中。

王猛已被桓温署为军谋祭酒。薛强则婉言谢绝了东晋征西大将军的盛情邀约。他现在对此行很有些懊悔,认为桓温有大志而无成功,觉得自己这趟路算是白跑了。他原本打算回河东去,又担心好友王猛被浮云遮目,跟着桓温去江左,让杨小玉成为弃妇,自己回去不好交代,只得也暂时留下。

薛强曾悄悄地提醒王猛:“这位晋朝的征西大将军,虽说也算个性情中人,但我看他眉宇间有股子杀气。听说,当年他父亲桓彝在苏峻之乱中被害,泾县令江播曾参与其事。后来江播去世,他以吊唁为名前往,竟然把人家的三个儿子全都杀了。对这样一个人,你说话务必留神小心!”

王猛却不以为然:“子报父仇,此乃豪侠气概嘛!”

薛强又说:“祸从口出,当年杨修就因‘鸡肋’二字而丢了性命。如今你说话更是处处戳到人家的脊梁骨,就不怕给自己种下祸胎?”

王猛笑着回答:“你这‘鸡肋’二字,用的很妙!当年曹操夺下汉中后,打算乘胜攻刘备受阻,他深知守住汉中不易,感觉进退两难,便以‘鸡肋’二字作为军中口令,意谓汉中于他弃之可惜而食之无所得。别人不解其意,主簿杨修却因此猜出将要退兵。眼下的长安城,对桓大将军来说也算是一根‘鸡肋’呢!野史不可信,曹操杀杨修并非只因‘鸡肋’二字。再说,桓温并非曹操,我也不是杨修。人家在江左已有容不下君王臣僚的名声,若是拿我这过路人来出气,岂不坐实了流言?”

来的时候,薛强带了一车上好的汾清。二人以酒为媒,很快就跟桓温的幕僚混熟。王猛和谢奕更是成了推杯换盏的知己。

这天,几个人又凑到谢奕的帐中,正一边饮酒一边闲聊,顺阳太守薛珍来了。他的神情颇为沮丧,坐在一旁愁眉苦脸,长吁短叹。

“薛太守,这里有一位你的同宗呢,”谢奕用筷子指着薛强,“你们不妨序一序。”

薛珍起身走到近前,拱手相问:“敢问壮士大名、何方人氏?”

“在下薛强,字威明,河东汾阴人氏。”薛强连忙站起身来,一边还礼,一边作答。

薛强(字威明)

“哦,你那是‘蜀薛’,我乃‘兖薛’。你我之间,序不来的。”说完这一句,薛珍就没了下文。

听了这话,薛强显得有些怏怏不乐,默默归坐。王猛俏皮地冲着谢奕眨巴了一下眼睛。谢奕无奈地摇了摇头,举起酒杯,示意王猛跟他共饮。

河东薛氏是魏晋之际从蜀地迁徙过来的。中原地带的薛姓,则以兖州为地望,两汉时期已属高门望族,其中西汉的薛广德、东汉的薛汉,都是名噪一时的经学大家。自从来了河东薛氏,兖州薛氏便将其冠以“蜀薛”,以示区别,防止混淆。

虽然河东薛氏内迁后人丁兴旺,也出了不少人才,但当下还只能算一个新出的门第。其跃升为北方一等的高门,则是后来隋唐时期的事情。这位顺阳太守也是个心高气傲的人,他只顾着自己光宗耀祖,不曾想会伤及别人。

谢奕本来是一番好意。这位顺阳太守极力主张尽快对长安城发起攻击,已数度建言,但桓温不仅没有同意,而且还将他训斥了一通。别看这位方外司马终日饮酒,心里面却是清楚,已经看出了桓温对薛珍的不满意。他担心薛珍当众发牢骚,又想替他消愁破闷,不曾想却惹出了二薛之间的门第之争。

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薛珍并未察觉席间气氛的微妙变化,果然向谢奕发起了牢骚:“无奕兄,眼看着粮草将罄,大将军却还是按兵不动,他究竟意欲何为呢?”

谢奕只顾饮酒吃菜,懒得再做声。

王猛却蹚起了浑水:“攻不攻城倒也罢了。诸位跋山涉水,好不容易来到这水侵汉陵、草接秦皇的地方,若不去拜谒一下秦汉的遗迹,岂不是有些遗憾?圣朝的行事作风,王某着实有些看不透!”

“这人嘛,等你将所有的事情都看明白想清楚时,大限也就到了呢!”谢奕说完,意味深长地扫了薛珍一眼。

这时,刚刚用过餐的桓温从外面踱了进来。他是一个很节俭的人,每顿都吃得很简单,决不浪费。即使宴请客人,也往往只有几小碟菜肴。为此,他的弟弟桓冲曾开玩笑说:“兄长以后就别请人吃饭了,人家欠了你的人情,却饿着肚子呢!”不过别人大吃大喝他也不会去干预,各行其便。所以他进来后,谢奕等人照旧吃肉喝酒,将他这个大将军晾在了一边。

桓温(字元子)

桓温是来找王猛的。在一旁坐下,他对王猛说:“景略,你拿定主意没有啊?”

王猛明知故问:“不知大将军所言何事?”

桓温说:“本帅知道,军谋祭酒有点委屈你,那就让你做个督护吧,给你一副好车马。如何?”

王猛放开手中的杯子,望着桓温慎重其事地追问:“大将军,此官几品?可否需要朝廷任命?”

桓温斜眼瞅着王猛:“不大也不算小,在我这算得上高官。无须朝廷任命。怎么,莫非不经过朝廷,就入不了你的法眼?”

“那倒不是!”王猛呵呵一笑,“随便问问。在下知道圣君,圣君并不识得在下。圣朝的君臣,除了大将军,在下也就认得个谢无奕谢先生了!”

“谢安其人,你知否?”

“知道。无奕兄的胞弟。”

王猛(字景略)

“我看你们两个人的性情,倒是颇为相近。本帅一大把年纪了,还在这里风餐露宿、吃苦受累,谢安石这会却在会稽东山逍遥快活呢!日后要有机会,你们二人可见面叙叙。看来,我这高官督护你是不打算做了?”

“回禀大将军,并非王猛不识抬举,只是另有隐情。”

“哦?能否说给我听听?”

王猛先看了看薛强,然后笑着对桓温说:“说也无妨,只是让大将军和无奕兄见笑!在下已经答应了此间的一个女子,这辈子跟她不离不弃。”

“什么样的女子,竟让你这个浪子如此牵肠挂肚?”

“一个卖蒸饼的。”

桓温忍不住大笑起来:“王景略,你是何等英才,原来却也是个好色之徒呢!”

“大将军难道不好色么?你不好色,那亡国之君李特的妹子,缘何成了你的如夫人呢?圣人有言: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何况在下这样的凡夫俗子呢!”

“说得好!也有道理。那女子定是个绝色佳人,对吧?可她再漂亮,比得上吴侬软语的江南女子么!”

“大将军,世间的好东西多的是,总不能样样据为己有,对吧?再说,在下与那卖蒸饼的有约在先,江南女子纵然秀色可餐,如今也已失之交臂,为时已晚。唉,只恨王猛跟大将军相见太晚啊!”

“可惜呀!”桓温连连摇头,“你放浪不羁,不落尘世,是个奇才,却钟情于一个卖蒸饼的女子,看来终究还得去做个俗物。”

“大将军,”王猛一脸较真,“做俗人也有做俗人的好处,有道是:高处不胜寒啊!”

话不投机,桓温不想再说什么。他站起身,旁若无人地从垂手肃立的薛珍跟前走过。王猛扭头发现,谢奕已经趴在小桌上打起了呼噜。一直没有吱声的薛强,向他投来了嘉许的目光。

走出帐篷,桓温迎面遇上了弟弟桓冲,他轻声地说:“幼子,陪我走走。”

陪着长兄走了一阵,见桓温默不作声,桓冲便先开了口:“大哥,近日军心有些不稳了。”

桓温停下脚步,望着弟弟。

桓温幼弟桓冲(字幼子,小字买德郎)

桓冲接着说:“看来,是进是退,兄长都该做决断了。”

“买德郎,”桓温亲切地呼唤着弟弟的小字,又开始前行,“面对眼前的局势,是进是退,别人不知底细,你应当明白。我知道,眼瞅着粮草将罄,他们心中难免发慌,甚至有所埋怨。你想过没有?荆州并不缺少粮草,我行前完全可以多带点。不错,我是想就地取粮。别看伪秦坚壁清野,那收起来的粮食,不还在这三秦大地上么?我可以去搜寻抢夺呀!地中的那些麦子,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不翼而飞,这才是让为兄感到震惊的事情!”

桓冲默默地点点头。

“还有,我陈兵灞上,长安危如累卵,那苻雄却敢腾出手去收拾司马勋,他就不担心我抄他的老巢么?为兄也是个敢冒险的人,否则当年就不会有平蜀之举。可这苻雄比我更敢冒险!当然,这其实不叫冒险,他是看准了司马勋不会跟我一条心。我屯兵灞上、不过灞水,原本是要看看三秦的豪杰能否起来响应,可时至今日,仍无人揭竿而起。这说明伪秦立国的时间虽不长,但已赢得了人心,这更是为兄忌惮之处啊!”

“攻打长安城,我军确实无必胜把握。”桓冲插言。

郗超(字景兴,小字嘉宾)

“是的,一旦我们抵近长安,久攻不下,那就是个更大的麻烦。薛珍这个莽夫,适才又来邀功请战,被我狠狠地训斥了一顿。知我者唯王猛一人,所以我说他人才难得。”

“既然如此,那还是尽早退兵吧?”桓冲乘机建言。听了兄长的这番缕析,想起自己那天身陷重围的险境,他也有意休兵罢战。

桓温又停下来,凝视弟弟良久才说:“进来时,为威慑伪秦和关中各路豪强,我令众将只管拼死向前,置你于险境不顾;如今要退兵却殊非易事,那苻雄必定紧咬不放。”

“那是。探子来报,武关道上已有秦军活动。”桓冲也忧心忡忡地说。

“这几日,我一直在思忖退兵的路线。我们改去潼关如何呢?”

“潼关?”桓冲大吃一惊,“兄长为何想到走那里呢?敌情不明姑且不论,走崤函道可是要绕上好几百里地啊!”

桓温长吁了一口气,有些沮丧地说:“若从原道返回,我们势必陷于被动,说白了,就是败归荆州……幼子,我问你,我们这次打的是胜仗还是败仗呢?”

桓冲一时不知该如何应答,正在思忖,看见郗超走过来了,便干脆放弃了回答。

上节:前秦风云:13、棋逢对手︳第九节:王猛灞上扪虱而谈

下节:退兵时桓温也来了个出其不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3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