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门即现一幅画卷,入巷便是一份思念,在泾

我个人觉得,看风景就如同品味美食,不管多好吃的东西,让你天天吃也会吃到腻。就好像北方人爱吃面食,但谁又受得了天天吃炸酱面!所以、偶尔更换“口味”,就如同抽不冷的去到了别人天天“吃”每日见的风景一样,新鲜感与猎奇的味道,骤然而出!除了欣喜,便是那早已预料到的意外收获……而这样的意外收获与新鲜感,在徽州,却司空见惯。之所以这样说,不仅仅因为这一方水土是江南风景特有的代表。如果说苏杭的园林景观代表的是浓缩精华版的山水盆景,那么徽州,就是大气、写意的江南山水画卷。而这样的画卷,往往是你身处此地,一推开门便可以得见的。泾县,并不如黟县那么出名,毕竟,黟县是“徽商”与“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更有着存世众多的明清古民居、祠堂和牌坊。以至于拥有西递和宏村这样的有着世界文化遗产之称的古村落。但单就从山水风景和意境上来对比的话,泾县,与徽州的这些知名古镇,却并无差别。如果非要在差距上下个定义的话,那我只能说,这里的游人相对的少,但景色真的不输……正如前面所说,在泾县,不管是晨起之时或是日暮之际,哪怕是在当不当正不正的晌前午后,这里的风景,推窗便见、出门既视。正如一份难得一品的珍馐美味摆在眼前一样,如果你想在此等的美景中增添些韵味,那就静候在这里,等一场云雨,或听一首自己心仪的歌来搭配眼前的景致。这些元素就如同锦上添花的作料一般,让你能更加饶有兴趣地去“咀嚼”和更加意味深长的去“回味”……可巧的是,在徽州也更是在泾县,这里从来都不缺细雨。尤其是在初春的时节里,泾县的雨量充沛以及这里的温润的气候,是你难以想象的!加之泾县多达40余处的人文景观,以及素有“云中美人雾里山”这样的美誉。使得你游走在泾县的任意一处时,都能同样从中感受到“汉家旧县”的历史久远与人文璀璨,以及文化底蕴的厚重。正如泾县的桃花潭古镇;也如泾县的查济古村落;当然还有名满天下的泾县宣纸与宣笔;更有着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这样的千古绝句。当然,出门旅行,看的是风景、陶冶的是性情,可以偶尔怀古、但却不能一路总是伤今。而当你走在泾县的某一古镇当中,随意的一条老街巷里,一份思念或是想念的心绪,却油然而生。在泾县的桃花潭古镇,尤其是在老村的街巷里,眼前的景象使得这种思绪,始终贯穿于整个行程当中。湿漉漉的青石板路,在雨水的沁润下更显光滑,墙基与地面的结合部位长满了青苔且一直延伸至老街的尽头。时常能看见家养的猫或狗慵懒且不知所谓的或趴或倚在宅院门口……而户门或是院门,则多数是大敞遥开的且看不到屋子的主人。偶尔踏进一处院落,远观或近瞧见屋内的陈设,不由得让人想起了小时候的片刻或章节。像极了很长时间偶尔才去一次的姥姥姥爷家或爷爷奶奶家,家具和器皿在材质上虽然与北方的不尽相同,但从上面可以看出经常使用后所产生光泽与磨痕,同样、都透露出岁月的印迹……而街巷的宽窄大都雷同的给人以逼仄的空间感,高大的山墙连绵且紧密的形成了狭长街巷的轮廓。不同的是宽的巷子可并排通行三四人,窄的则两人相向错身而行才可以通过。但一样的是,路面组成都是由泛着满满的岁月痕迹、被摩擦到锃光瓦亮的鹅卵石与青石板铺就的。巷子的宽窄,并没有限制了院落的大小和精致与否。以砖、木、石为主要原料的典型徽派建筑在这个古镇中并不少见。而建筑中细微之处的石雕、石刻、木雕、砖雕等雕梁画栋的手法,也无不体现了徽派装饰中雕镂精湛的高超技艺和水平。大到奢华精致的园林豪宅;小到不失雅致的寻常人家,都透露出了徽派建筑的讲究、规格和礼数,也无不彰显了徽州山水风景之灵气体现。也许,从这户人家的门户外你并不能领略到上述院落的气质所在。但这里独特的人文环境,注定造就了这外表看似普通、实则内里乾坤的小户人家……偶尔在细巷中遇见的老人,或踱步慢行或立定观望,闲聊中,缓慢的语速,谦和的态度,和在偶尔比手画脚的攀谈中可以看出,无论你说的是什么,也无所谓他们是否都听明白了,他们都乐于和你聊一聊。而当你举起相机时,他们则稍微显得不好意思地慢慢转身,但并没有拒绝……当你把拍好的照片呈现给他看时,他会边看着边用手指着不远的一处,并告诉你说,“前面有粑粑可以吃,很好吃……”于是,我顺着手指的方向果然找到了一处卖小吃的摊位。一位老奶奶跟前有一个简单的小火炉,上面架着一个饼铛,里面滋滋作响的煎着几个青绿色薄饼状的的食物。“艾糍粑粑”是它的名字,是这里几乎家家都会做的食物,也算是这里的特色小吃了。当时,在泾县的桃花潭古镇,并没有很多沿街摆摊的商贩在售卖小吃。于是、我花了十元钱买下了饼铛中的三个艾糍粑粑,坐在河岸边。一边回味着并没有什么特殊口味的艾糍粑粑,一边看着眼前的风景……青弋江缓缓地从眼前流过,历经千年,经久不衰。正如明嘉靖《泾县志》上所述,“泾县于秦朝建置,山川秀美,土地富饶,风物众多,是江边的一处好地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5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