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条红色精品线路寻铁军足迹,传红色精神

寻铁军足迹,传红色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新四军在抗战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皖西是一块红色的土地,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革命三大主力红军红四方面军的发祥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刘伯承、徐向前、徐海东、郭述申、程子华等早年人事革命活动和战斗过的地方。在中国漫长的革命斗争岁月中,英雄的皖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英勇奋战,先后有30多万优秀儿女为党为国捐躯。

如今,高高的云岭山巍然耸立,清清的叶子河静静流淌,皖南大地处处山清水秀。抗日烽火早已散去,但铁军精神永不会磨灭,红色基因必将代代相传。

“初心如磬·不屈军魂”精品线路以黄山市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宣城市泾县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及新四军军部旧址等为主,让游客可以踏上红色沃土,重温红色景点,坚定理想信仰,增强对现今美好生活的幸福感。一段段激动人心的红色历史,一个个刻骨铭心的动人故事,每一次历史的回眸,都是一次初心的回望。

“初心如磬·不屈军魂”精品线路

安徽省黄山市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黄山市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宣城市泾县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六安市皖西烈士陵园—裕安区独山革命旧址群—舒城县新四军第四支队纪念馆—合肥市庐江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旧址—滁州市来安县新四军二师师部旧址

景点介绍

安徽省黄山市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坐落在黄山市黄山区谭家桥镇。年7月初,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期间,为了调动和牵制敌人,减轻国民党军队对中央根据地的压力,寻淮洲、乐少华、粟裕等领导的红七军团,受命改称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从福建北上到闽浙皖赣地区与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会合后组成红十军团,分两路在浙皖边和皖南行动。先遣队历时6个多月,行程余里,浴血奋战,牵制了十几万国民党军队,策应了中央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主力部队的战略大转移,最后在国民党优势兵力围攻下于谭家桥遭受重大失利,军团长寻淮洲受重伤,后壮烈牺牲。余部在刘英、粟裕率领下,组成红军挺进师继续进行抗日救亡斗争。

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谭家桥战斗而修建的。纪念馆区占地面积80余亩,主要由瞻仰大厅、粟裕将军墓、战壕遗迹及战斗指挥台等部分组成。馆内展出了大量红军时期的珍贵文物与图片,再现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战斗历程和丰功伟绩。

黄山市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

黄山市徽州区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位于岩寺镇荫山巷金家大院,这里也是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集中地旧址。大院是一组清末徽派古民居建筑群,包括四幢三间两层的砖木结构楼房,及前后院落,占地面积余平方米。军部机关及其下属机构卫士排、军需处、参谋处等同时设在军部附近的百姓家中,机要科及电台设在军部以东百余米的洪桥。洪桥始建于明成化五年(年),是一座结构精巧的廊桥,当年叶挺将军常在桥廊与群众促膝谈心。年,军部旧址被公布为黄山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年旧址被修复,并举办了军部陈列及图片展览。年10月,军部旧址正式对外开放,并成为新四军历史上五处旧址之一。

宣城市泾县皖南事变烈士陵园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位于皖南泾县城郊的水西山。年初,安徽省委、省政府为纪念皖南事变新四军将士殉难50周年而修建,占地15公顷,建筑面积平方米。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由入口纪念碑、主题广场、主碑纪念广场和无名英雄烈士墓四个纪念性空间序列配以皖南事变史料陈列室有机组合而成,整座陵园以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皖南事变死难烈士永垂不朽”纪念主碑为中心,结合山形地势,将各纪念建筑组成一个完整有序、庄严肃穆的有机整体。陵园的入口利用两边的高岗形成了相对的两个“土阙”,成为陵园的天然门户。

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

风光如画的云岭,三面环山,一面依水。在安徽泾县云岭镇中心,还坐落着一个山清水秀的村庄,她是一片绿色的山水,掩映着碧水青山的灵秀风光;她是一段青色的历史,铭刻着青砖黛瓦的宗祠古韵;她是一块红色的土地,诉说着金戈铁马的激荡岁月。她就是被叶挺将军誉为“云中美人雾里山”的地方一云岭村,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就坐落在此处。

军部司令部旧址设在云岭乡罗里村的中心位置,这里原为两座地主庄园,一叫“种墨园”,一叫“大夫第”。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秘书长李一氓、参谋处长赖传珠都曾在此居住、办公。年春到年春,新四军部队在这里从两万人发展到九万多人,因而人们把云岭称为“新四军的摇篮”。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编:吴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3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