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典:安徽大学首任校长
安庆北郊,龙山脚下,青山环抱中有刘文典墓园。每年都有不少学者前来瞻仰,缅怀刘文典求真的学术精神和刚正的学者风骨。
刘文典墓地
刘文典自幼入教会学校学习英语,年入芜湖安徽公学。他勤奋好学,思想先进,深受老师陈独秀、刘师培的赏识。年,他加入了同盟会。民主革命思想影响了许多先进青年,刘文典就是其中的一位。年,他奔赴日本留学,就读于早稻田大学,期间积极参加革命活动,认识了章太炎等人。回国后,他同于右任、邵力子等在上海办《民立报》,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刘文典照片
年,刘文典再次奔赴日本,担任孙中山秘书处秘书,从事反对袁世凯复辟的活动。后来,刘文典由陈独秀介绍到北京大学任教。五四期间,刘文典曾任《新青年》英文编辑,翻译了《近世思想中之科学精神》《叔本华自我意识说》等外国学术论著,为新文化运动贡献了力量。
年,八一南昌起义枪声响起。刘文典回到家乡安庆,出任安徽大学校长。第二年的一天晚上,安徽大学学生与隔壁安徽省立第一女子中学发生了冲突。女中到省政府请愿,惊动了在这里视察的蒋介石,他要求处罚学生。刘文典认为学生处在不理性的年龄,处罚过重就是小题大做了,最后出言顶撞。此事随后传扬开来,大家非常认可刘文典“大学不是衙门”的名言,赞赏他的学者精神。
刘文典学贯中西,思想精深,通晓英、德、日等多国文字,是当之无愧的学术大师。年,他担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主任,同时在北大兼课。教学工作外,他陆续校勘古籍,主要著作有《淮南鸿烈集解》《庄子补正》等。
刘文典作品
《淮南子》也称《淮南鸿烈》,为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李尚等著,是一部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了儒、法和阴阳五行等思想的重要的杂家著作,由于其深奥难懂,很少有人专门研究。刘文典从音韵、文字、训诂、版本等方面去研究,矢志不渝。年,他的第一本专著《淮南鸿烈集解》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胡适为之作序,这是近现代史上《淮南子》研究的代表作。
《庄子补正》出版时,著名学者陈寅恪作序:“然则先生此书之刊布,盖将一匡当世之学风,而示人以准则,岂供治庄子者必读而已哉?”可见刘文典对庄子研究的深度与权威。
刘文典研究领域广,并且有很多独到的见解。他是杰出的文史大师、校勘学大师和研究庄子的专家,在教育与学术上作出了巨大贡献。
宣纸文化园:寻梦宣纸的前世今生
坐落于泾县乌溪境内的中国宣纸文化园,景色优美,集宣纸历史、宣纸技艺、宣纸与书画艺术、历代宣纸产品展陈等于一体,是全国首个系统性综合宣纸博物馆,建筑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在中国宣纸文化园逛一圈,可亲身体验宣纸的制作流程,感受文化的传承。
青山环抱的宣纸文化园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泾县和宣纸是两个相近的充满文化意味的词语。泾县地处皖南山区北部,黄山余脉绵亘县境东南,九华山支脉逶迤西北,青弋江自西南向东北流经县境,造就了泾县山清水秀之境。这里自古文风昌盛,留有李白、杜牧、王安石、文天祥等人的遗踪,拥有查济古民居、黄田古民居等人文景观。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此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他在《泾川送族弟》一诗中写道:“泾川三百里,若耶羞见之。锦石照碧山,两边白鹭鸶……”桃花潭更是见证了汪伦李白的深情厚谊。
宣纸与笔、墨、砚并称为文房四宝。文房四宝中,宣笔、宣纸深受文人青睐。据韩愈《毛颖传》记载,公元前年,秦国名将蒙恬南下伐楚,途经中山(今宣城市一带),见山中兔肥毫长,又盛产竹子,便命人逮兔取毫,以竹为管制笔,当时叫“蒙恬笔”,亦称“秦笔”。隋朝开皇九年(),宛陵改称宣州,秦笔改称宣笔。
宣笔以选毫精良、制作精密而著称。宣笔经过选料、脱脂、水盒、修毛、装套、刻字等六大工序、一百多道操作流程而精心加工制成,有“装模雅致、毛纯耐用、刚柔适中、尖圆齐健”之美誉。料、制纸等全套工序犹如一套完整的礼仪,规范、流畅,给人以美感。“碓皮、切皮、踏料、袋料、制浆、捞纸、扳榨、晒纸、切纸……”就这样,质地绵韧、光洁如玉、不蛀不腐、墨韵万变的“国宝”宣纸在富有韵味的工艺流程中浑然天成。
园内宣纸制作过程
一张宣纸可以保存多年,是绢帛寿命的两倍,故有“纸寿千年”“纸中之王”的美称。用宣纸题字作画,墨韵清晰,层次分明,骨气兼蓄,气势溢秀,浓而不浑,淡而不灰。
中国宣纸博物馆共有三层:一楼为宣纸历史与技艺展示区;二楼为馆藏宣纸与书画精品展示区,珍藏了国宝级的老宣纸和字画;三楼为书画展厅,这里长期展出名家书画作品。
文化园内景来源:凤凰安徽
院子里的宣纸技艺体验园,是一条完全恢复19世纪60年代传统工艺生产宣纸的特殊生产线,将宣纸生产与旅游体验相结合。在这里,人们可以体验宣纸从制浆到成纸的全部传统工艺流程。来了兴致,可与工人一起,剪切纸料,还可以在捞纸体验间打捞纸浆,去印刷体验间体验宣纸印刷和拓印技艺,其乐无穷。
大幅宣纸
普通尺寸的宣纸很多人都见过,在宣纸文化园,“三丈三”超级宣纸让人叹为观止。该纸是向宣纸抄制极限发起挑战的项目,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手工宣纸,年“三丈三”巨宣成功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它长11米,宽3.3米,需44个人同时捞制。制作时,数十人配合默契,统一操作,场面壮观,一张成功的“三丈三”背后凝结的是中国手工艺人的传承与创新,大国工匠精神在这张纸上彰显无疑,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可在这张纸上窥见一斑。
本文为安徽文旅原创作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