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红军中最年轻的战将,20岁当军长,2

在革命战争年代,涌现出了很多年轻有为的英雄人物,他们或是活跃在文坛的作家学者、或是活跃在硝烟弥漫战场上的战将勇士,且无论身处何方,他们都在用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书写精彩的人生篇章……

我们本文的主人公——寻淮洲,也是一位年轻有为的英雄人物,他15岁投身革命,20岁当军长,21岁当军团长,是当时红军中最年轻的战将,其可谓是少年得志、仕途通达。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战功赫赫、前途无量的年轻将军,其生命却永远定格在了22岁,真乃天妒英才也!

本篇文章,我们一起来聊一下“红军中最年轻的将军”寻淮洲的英雄事迹。

如果你也对历史感兴趣,不妨静下心来读一读,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哦!

寻淮洲,年8月29日出生于湖南省浏阳社港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淮洲”一词,出自诗经《小雅·鼓钟》,原文为:“鼓钟伐鼛,淮有三洲,忧心且妯。淑人君子,其德不犹。”

其意为:敲起乐钟擂起鼓,乐声回荡在三洲,我心悲哀又难受。遥想善良的君子,美德传扬垂千秋。

年,年仅13岁的寻淮洲进入到当地乡立高等小学就读,在此期间,他就立下“将来与国家做些大事业”的志向。

此外,他还写了一篇题为《现在的我》的文章,尽管这篇文章是出自一个十三四岁孩子之手,但其字里行间,却彰显出了一种宏伟、远大的抱负。

直至今日,这篇文章依然值得我们拿出来反复阅读。寻淮洲在文中这样写道:

“我们生在世界上,假使和那寄生虫一样,春来也好,秋去也好,一味甘食美衣,玩日愒岁,徒然食息于天地之间,由幼而壮,由壮而老,由老而死,空空过此一生,岂不是太无意识了吗?但是我们既想做些事业,在生时,当着这做学生的时候,对于以前怎样是小孩子,将来怎样为大国民,这些事业,也不可不酌量一下。我现在的年纪,虽不是当大国民的时候,也不是当小孩子的时候了,所以我在这个学期内,对于学业上应该猛力前进,求一些丰富的知识;对于身体上,应该竭力锻炼,求一个强健的身体;对于办事方面,更应该随时练习,养成很好的才干,预备将来与国家做些大事业……”

这篇文章,不仅是一位农村少年的内心独白,同时也是一份充满着理想与抱负的青春宣言,读起来让人心潮澎湃,非常震撼。

在高小读书期间,寻淮洲积极参加儿童团、学生联合会和农民协会等组织,参加反帝反封建活动,凭借着自己优秀的组织能力,一度成为了当地的学生领袖。

年初,15岁的寻淮洲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积极投身革命,在与土豪劣绅、地主恶霸的斗争中,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革命者”。

然而与此同时,寻淮洲也成了个反动势力们的“眼中钉、肉中刺”,纷纷想置他于死地。

年5月,由原“直系军阀”部队改编而来的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五军第三十三团团长许克祥,在湖南发动了反革命叛乱。

许克祥下令调集军队袭击了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省总工会等机关,并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多人,整个长沙城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中。

为保护革命的种子,党组织立即安排长沙我党成员转移,寻淮洲就在其中。而从这个时候开始,寻淮洲就再也没有回过家乡。

他给家乡人民留下的,是一个年轻有为的背影,以及至今仍口口相传的记忆碎片。

而在悠悠青史上,他留下的是一位年轻红军高级将领的战斗人生、是值得每一个革命者永远铭记和学习的崇高精神。

寻淮洲离开家乡后,跟随浏阳工农义勇队参加了著名的“秋收起义”,并随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参加了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

年,时年16岁的寻淮洲加入中国共产党,正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次年,寻淮洲随红四军主力部队进军赣南、闽西等地。由于其作战勇猛,有勇有谋,经过几番艰苦、严酷的革命斗争后,寻淮洲逐渐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的红军指挥员。

从红四军的一名普通战士,到副班长、排长、连长,再到后来红一军团第12军34师营长、团长,寻淮洲的每一个职务,都是他在战场上一刀一枪拼出来的。

在中央苏区,寻淮洲先后参加了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两次入闽作战,其战功赫赫,名声大噪。

年11月,寻淮洲率领红一军团第34师团参加了第一次反“围剿”作战,因其指挥有方,战功卓著,战后被直接提拔为红12军第35师师长。

此时的寻淮洲,不过才十八九岁的年纪,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一个高三或刚上大一的学生。

尔后,寻淮洲又率部接连参加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反”围剿“作战,屡立战功。

年3月,刚二十出头的寻淮洲被上级任命为红一军团第15军45师师长。

在此期间,还发生过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当时,杨得志也被调到第45师工作,任管理科科长。但其实,杨得志是不太满意上级的这个安排的,他想继续留在原作战部队。

此时的杨得志,也不过21岁的年纪,年轻气盛,遇到什么不爽快的事情,就喜欢直接表现出来,果敢、率真。

于是,他直接找到了师政委,希望能将他给调回去!在政委跟他谈话的时候,杨得志注意到屋子里面还坐着一个人。

杨得志细细打量了那个人一下,发现这人个头很矮,年纪不大,看上去顶多也就是20出头,背还有点驼。

那个年轻小伙坐在桌前,手里握着一支红蓝铅笔,向小学生一样在一张纸上画来画去,不知道在做些什么。

杨得志心想:这应该就是师部的一个文书吧!机关和连队就是不一样,这人要是到我那儿当兵,我是不会收留他的,实在是太瘦小了。

然而,当从政委口中得知,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寻淮洲师长时,杨得志不由得大吃了一惊。

寻淮洲顿时也大笑了起来,对杨得志说:“你是不是看我身不过五尺,不像个师长的样子啊?”

这段故事,被记载进了《杨得志回忆录》中,这是杨得志初见寻淮洲时的场景。

后来,寻淮洲大胆启用杨得志,将他从管理科长直接提拔为团长,参与指挥作战。

年,杨得志被调到红一师任副师长,师长是威名赫赫的陈赓大将。

而几场仗打下来,陈赓对寻淮洲这种独具的慧眼,已经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当时陈赓还拿杨得志开玩笑说:“你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像个教书先生,当年寻淮洲那小子从哪看出来你会打仗?”

彭雪枫还插话道:“个中缘由,其实也很简单。打起仗来,寻淮洲是个大鬼精,杨得志则是个小鬼精,两个人都‘鬼’得很呢!”

新中国成立后,原是寻淮洲部下的杨得志被授予上将军衔,而寻淮洲却英年早逝,着实令人可惜;倘若他也参加了授衔仪式,最起码也是个大将。

其实,不仅是杨得志,后来的那批开国将军中,有很多都曾在寻淮洲的领导下作战,比如“第一大将”粟裕就是典型的例子之一。

粟裕比寻淮洲要年长5岁,入党也比寻淮洲要早一年。

粟裕曾回忆说:寻淮洲是一位在革命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优秀军事指挥员,他艰苦朴素、作战勇敢、机智灵活。

实事求是地说,粟裕对寻淮洲的评价是非常客观的!

从秋收起义到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再到红都瑞金,寻淮洲跟随红军先后转战于湘赣边界、三战闽西、九攻吉安,他的军事指挥能力,确实是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成长起来的。

年12月,国民党赣粤闽边区“剿匪”总司令部调集40万大军,准备对我中央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

次年1月底,蒋介石赶赴南昌兼任赣粤闽边区“剿匪”军总司令,亲自指挥此次“围剿”作战,并决定采取“分进合击”的作战方针,企图将我红一方面军主力歼灭于黎川、建宁地区。

时任红一方面军第二十一军军长的寻淮洲,随即率部参加了第四次反“围剿”作战!

战斗中,寻淮洲率部成功牵制了国民党军几个师的兵力,确保了红一方面军主力部队取得黄陂、东陂两个战役的胜利,荣获上级特别嘉奖。

尤其是在黄陂战斗中,寻淮洲亲率二十一军官兵深入敌后,一举切断了国民党军第五十二师的退路。

经过长达3个小时的激战,第二十一军全歼了国民党军第五十二师师部和第旅第团,并俘虏该师师长李明。

此外,取道大龙坪、坪口、跃龙坪向黄陂前进的第旅一个团,也遭到了我二十一军的歼灭性打击。

在整个第四次反“围剿”作战中,我红一方面军共歼灭国民党军近3个师,俘虏一万余人,缴获各种枪1万余支,创造了我红军战史上以大兵团伏击歼敌的经典范例。

同年7月,红二十一军与红七军改编为红三军团第五师,由寻淮洲出任师长。

根据上级指示,红三军团第四师、第五师和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共同组成“东方面军”,奉命执行收复闽西连城、新泉苏区,以及开辟闽北新苏区的任务。

之后,他率领红五师从江西广场头陂地区出发,与兄弟部队一起向福建进军,入闽作战几个月,连战连捷。

9月18日,寻淮洲部在沙县木芹山一带,与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遭遇战。

战斗中,寻淮洲沉重果断,巧妙指挥,将敌人打得溃不成军,并一举将其全歼,创造了一个团的兵力在运动中全歼敌人一个精锐团、击溃两个营的记录。

同年10月,年仅21岁的寻淮洲出任红七军团军团长,成为当时红军系列中最年轻的军团长,没有之一。

年1月,寻淮洲还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居然身居高位,简直令人羡慕。

尽管当时的寻淮洲年纪尚轻,但其无论是作战经验,还是才学德行,都要比同龄人高出许多。

所以,他是完全配得上军团长这一职务的。

同年七月初,红七军团奉命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赣、皖诸省国民党后方挺进,由寻淮洲任总指挥。

红七军团虽然名为“先遣队”,但仍保持原来的军团编制,以寻淮洲为军团长,乐少华为军团政委,粟裕为参谋长。

7月6日,红七军团在瑞金举行誓师大会后,正式踏上了征途。多人的部队中,实际的战斗人员只有人,而且大量缺乏武器弹药,而他们的前方,则是当时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闽浙皖地区。

在4个月的时间里,寻淮洲率领抗日先遣队先后转战于闽浙皖赣四个省几十个县,行程长达三千两百多里,成功牵制住了大量的国民党军,很好地策应了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

11月,寻淮洲奉命率部进入闽浙赣苏区,与方志敏将军领导的红十军合编为红十军团。但期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寻淮洲被降职为第十九师师长。

然而尽管如此,寻淮洲始终不以为然,仍继续率部奋战在一线,并取得接连胜利。

红十军团编成后打的第一仗,就是“谭家桥战斗”,对手是蒋介石的嫡系——王耀武的补充第一旅。

当时,敌人调集重兵分多路对我红十军团实施围追堵截,企图一举围歼我军。

我军在经乌泥关进入到安徽太平县谭家桥地区时,得知其他敌军据此尚远,只有这个补充第一旅尾随其后,孤立无援。

于是,红十军团领导决定利用乌泥关至谭家桥段公路两侧的有利地形,采取伏击方式,歼灭敌军大部。

这里的谭家桥,位于黄山东麓,乌泥关是进入谭家桥地区的一个山隘口,其东侧有一个制高点,向北有一路小山坡。

12月14日上午时分,敌补充第一旅进入到设伏地区后,我军突然对其发动进攻。

战斗开局打得很顺利,但敌人很快就调整了部署,集中力量进攻我军战斗力较弱的第二师和第二十一师。

两个师的指战员奋勇反击,但终因不擅长于正规作战,第19师又增援不及,导致其阵地被敌军冲垮。

接着,乌泥关制高点也被敌人夺去,形势渐渐利好于敌军。这时,寻淮洲亲自率队夺取制高点,首次猛攻,就重新将制高点夺回,但他却不幸中弹,身负重伤。

12月16日,当部队转移到皖南泾县的茂林地区福官墩时,寻淮洲因流血过多,壮烈牺牲,年仅22岁。

在寻淮洲弥留之际,还反复念叨着:“北上抗日,消灭敌人……”

一代将星,就此陨落!之后,万分悲痛的战友,含泪将寻淮洲的遗体安葬在了潘村蚂蚁山脚下。

尽管寻淮洲已经牺牲,但丧心病狂的敌人仍不肯放过他!第二天,王耀武就派出一个步兵连全力寻找寻淮洲的遗体。

这个步兵连一路找到了蚂蚁山下寻淮洲的墓地,将他的遗体挖出来照相,以作为寻淮洲确实死亡的证据。

但这还没完,穷凶极恶的敌人残忍地割下了寻淮洲的头颅,用粗布和石灰包裹着去向上级邀功请赏。

红军游击队员和当地人民群众怀着无比悲愤的心情,将寻淮洲烈士的遗骸暗中移葬于蚂蚁山的隐蔽处。

寻淮洲牺牲后,红十军团主力进入怀玉山地区,结果被敌人以十四个团的兵力团团包围。

战至1月29日,红十军团指战员由于弹尽粮绝,大部分壮烈牺牲,方志敏因叛徒出卖被俘。整个方志敏部,只有粟裕带领少数部队突出重围,继续坚持游击战争。

方志敏被俘后,曾在囚牢中写了一篇名为《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的文章,其中对寻淮洲这样评价道:

“十九师师长寻淮洲同志,因伤重牺牲了!他是红军中一个很好的指挥员,他指挥的七军团,在两年时间里,打了许多有名的胜仗,缴获敌枪余支、轻重机枪余架,并缴获到大炮几十门。”

年5月,时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率部途径茂林时,亲自带领部队为寻淮洲扫墓。

在离开前的晚上,陈毅亲自为寻淮洲起草碑文,并请当地石匠连夜将碑文刻在石碑上。

碑文这样写道:“……寻同志为红军青年将校,以游击战斗著称,毕生为革命利益、民族利益牺牲到底,实在足为抗日战士之楷模……”

年5月,时任中央军委常委、已经是古稀之年的粟裕大将第三次来到谭家桥。他默默地坐在一处巨石上,久久不愿离开,似乎在追忆当年那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以及那个作战勇猛的红军年轻战将——寻淮洲。

年2月5日,粟裕大将在北京病逝,遵照他生前的遗愿,将部分骨灰安葬于谭家桥。

年9月,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寻淮洲被评选为“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而今天,位于湖南省浏阳市社港镇,寻淮洲少年时期生活的那个小村庄,已经被更名为“淮洲村”,而在村口,还有一尊巍然挺立的寻淮洲将军的雕像。

寻淮洲虽然去世了,但他身上那种顽强不屈,英勇奋进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文章的最后,让我们一起为寻淮洲将军,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4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