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小编将带领大家了解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
我国最早的纸在考古发掘中已有发现,表明早期造纸术源于生产实践。如发现有植物纤维纸,丝绵做成的薄纸,还有通过蚕丝加工时的漂絮法得到的丝片等。
早期纸原料及制作方法是我国古代造纸术的重要开端,影响深远,标志着我国造纸技术走向成熟。
在西汉时代,我国已经能制作丝绵了。制作丝绵的方法是把蚕茧煮过以后,放在竹席子上,再把竹席子浸在河水里,将丝绵冲洗打烂。丝绵做成以后,从席子上拿下来,席子上常常还残留着一层丝绵。
等席子晒干了,这层丝绵就变成了一张张薄薄的丝绵片,剥下来就可以在上面写字了。这种薄片就是“赫蹄”,也就是丝绵纸。
后来,在陕西西安东郊灞桥砖瓦厂附近发现了一座西汉古墓,墓中发现了数张包裹着铜镜的暗黄色纤维状残片。考古工作者细心地把黏附在铜镜上的纸剔下来,大大小小共有80多片,其中最大的一片长宽各约0.1米。
后来经过化验分析,原料主要是大麻,掺有少量苎麻。在显微镜下观察,纸中纤维长度1毫米左右,绝大部分纤维做不规则的异向排列,有明显被切断、打溃的帚化纤维。这说明古人在制造过程中经历过被切断、蒸煮、舂捣及抄造等处理。
根据这一发现,考古学家认定,这就是西汉时期麻类纤维纸,并将其命名为“灞桥纸”。灞桥纸色暗黄,后陈列在陕西历史博物馆。
灞桥纸虽然质地还比较粗糙,表面也不够平滑,但无疑是最早的以植物纤维为原料的纸。这是迄今所见最早的纸片,它说明我国古代的造纸术,至少可以上溯至公元前1至2世纪。这一发现,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这次的发现学界普遍认为,关于造纸术的发明时间可以从后来蔡伦造纸向前推进年至年。事实上,如果从纸的原料上考察,我国造纸的历史更为久远。
我国是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从远古以来,我国人民就已经懂得养蚕和缫丝了。古人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和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就可用于书写了。
这种处理次茧的方法称为漂絮法,操作时的基本要点是反复捶打,以捣碎蚕衣。这表明了我国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这一技术后来发展成为了造纸中的打浆。
特别是在西汉初年,政治稳定,思想文化十分活跃,对传播工具的需求十分旺盛,除了丝绵纸外,麻类植物纤维造纸作为新的书写材料了应运而生。
对于西汉时的麻类植物纤维纸,后来北宋时期的官员苏易简在所著的《纸谱》中说道:蜀人以麻,闽人以嫩竹,北人以桑皮,剡溪以藤,海人以苔,浙人以麦面稻秆,吴人以茧、楚人以楮为纸。
当时人工造纸,先取质量柔韧的植物类纤维,煮沸捣烂,和成黏液做成薄膜,稍干后用重物压之即成。
此外,我国古代还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为丝麻脱胶,这种技术也给造纸中为植物纤维脱胶以启示。纸张就是借助这些技术发展起来的。我国纸张原材料的发明虽然很早,但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那时官府文书仍是用简牍、缣帛书写的,严重制约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到了东汉时期,造纸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才结束了古代简牍繁复的历史,大大地促进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那是汉明帝刘庄永平四年,在湖南的耒阳,有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出生了一一个小男孩,父母给他取名叫蔡伦。蔡伦从小随父辈种田,但他聪明伶俐,很会讨人喜欢。
汉章帝刘旭继位后,常到各郡县挑选幼童入宫。公元75年,蔡伦被选入洛阳言内为太监,当时他15岁。
蔡伦读书识字,成绩优异,于入宫第二年任小黄门,后升为黄门侍郎,掌管宫内外公事传达及引导诸王朝见、安排就座等事。再后来,蔡伦被提拔为中常侍,随侍幼帝左右,参与国家密大事,地位与九卿等同。
汉和帝的皇后邓绥喜欢舞文弄墨,蔡伦兼任尚方令,主管宫内御用器物和宫廷御用手工作坊。他在任职期间,利用供职之便,常到乡间作坊察看。这一次他来到了洛阳城外的洛河附近的缑氏镇,向当地的工匠讨教一些技艺。
蔡伦在路过洛河边的时候,有好几棵大树腐烂倒地,树上还缠绕着一-些破渔网,而在这些破树上,他惊奇地发现了一层和以前的纸“赫蹄”很相似的东西。他拿着这种东西向当地的村民求教。
泡在河水里腐烂,过了几个月树上就会自然形成这种东西。难道这是树皮形成的东西?蔡伦忽然意识到这也许就是他苦苦寻找了数年的东西!于是蔡伦就在洛河边搭建了一个临时的作坊,用树皮开始了他的实验。
为了模拟树皮腐烂的方式,蔡伦在洛河边上修了一个小池子,引入洛河之水,将树皮投入池中浸泡;为了模拟树皮日晒雨淋的方式,他有将树皮放在太阳地下暴晒。经过这两道工序后,树皮变得脆弱,然后,用石臼将树皮捣成浆,又做成纸。
蔡伦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因为他发现这种纸里面有-一些细小的杂质存在,用手在纸上抚摸有明显凹凸感。如何去掉这种杂质呢?他忽然想起了制剑时淬火的工艺,这就是蒸煮。
于是,蔡伦在造纸的流程中首创了蒸煮的方法。这一次所造出的纸让蔡伦欣喜若狂,这种纸不但成本低,而且洁白,轻硬,原料普遍。看着自己多年的追寻终于有了成果,蔡伦激动万分。
激动之余,蔡伦又想,麻的材料也很普遍,自己的造纸工艺能否改良粗糙的麻纸呢?有一天,蔡伦经过河边,看到妇女洗蚕丝和抽蚕丝的“漂絮”过程。他发现,好的蚕丝拿走后,剩下的破乱蚕丝,会在席上形成薄薄的一层,而这一层晒干后,可用来糊窗户、包东西,也可以用来写字。
这给了蔡伦很大的启示,于是他又开始找来了破麻衣和破渔网进行实验。最后发现用麻所做的纸虽然不如用树皮的洁白,有些微黄,但是比起原来的麻纸几乎是天壤之别。
蔡伦将自己的造纸工艺流程记录成册,并将自己制造出的纸进献给了汉和帝。
汉和帝提笔书写,看着自己的书写材料竟然是树皮造出来的,觉得非常新奇,于是在蔡伦的带领下参观了洛河边上的造纸坊。当得知蔡伦是因为看到自己日夜阅读竹简而造纸时,汉和帝十分感动,于是下令全国推广。人们把这种纸称为蔡侯纸”。
根据文献记载,东汉时期还用树皮纤维造纸。东汉时期造纸能手左伯,在麻纸技术的基础上,造出来的纸厚薄均匀,质地细密,色泽鲜明。当时人们称这种纸为“左伯纸”,或称“子邑纸”。
左伯是东汉时期有名的学者和书法家。他在精研书法的实践中,感到蔡侯纸质量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就与当时的学者毛弘等人一起研究西汉以来的造纸技艺,总结蔡伦造纸的经验,改进造纸工艺。
左伯造纸同是用树皮、麻头、碎布等为原料,用新工艺造的纸,光亮整洁,适于书写,使用价值更高,深受当时文人的欢迎。左伯纸与张芝笔、韦诞墨正当时被并称为文房“三大名品”。
树皮纸的出现,是东汉时期造纸技术史,上一项重要的技术革命。它为纸的制造开辟了一个新的更广泛的原料来源,促进了纸的产量和质量的提升。
总之,汉代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作出的一项十分宝贵的贡献,大大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
魏晋南北朝时期,造纸工艺进一步发展,造纸业初步形成规模,加工技术发展迅猛,同时黄纸被大量使用。这一时期,纸已经成为我国唯一的书写材料,纸的普及,有力地促进了当时科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桑树皮为原料制作纸已成为一项重要工艺。用桑皮、藤皮造纸,这是这一时期造纸原料扩展的标志。
除了造纸原料更加丰富外,在设备方面,继承了西汉时期的抄纸技术,出现了更多的活动帘床纸模。用一个活动的竹帘放在框架上,可以反复捞出成千上万张湿纸,提高了工效。在加工制造技术上,加强了碱液蒸煮和舂捣,改进了纸的质量,出现了色纸、涂布纸、填料纸等加工纸。
从敦煌石室和新疆沙碛出土的这一时期所造出的古纸来看,纸质纤维交结匀细,外观洁白,表面平滑,可谓“妍妙辉光”。
北朝杰出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还专门有两篇记载造纸原料楮皮的处理和染黄纸的技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广泛流传,普遍为人们所使用,造纸技术进一步提高,造纸区域也由晋以前集中在河南洛阳一带而逐渐扩散到越、蜀、韶、扬及皖、赣等地,产量、质量与日俱增。
造纸原料也多样化,纸的名目繁多。如竹帘纸,纸面有明显的纹路,其纸紧薄而匀细。剡溪有以藤皮为原料的藤纸,纸质匀细光滑,洁白如玉,不留墨。东阳有鱼卵纸,又称鱼笺,柔软、光滑。
江南以稻草,麦秸纤维造纸,呈黄色,质地粗糙,难以书写。北方以桑树茎皮纤维造纸,质地优良,色泽洁白,轻薄软绵,拉力强,纸纹扯断如棉丝,所以称“棉纸”。
据文献记载,晋代还有一种侧理纸,即后世的发笺。侧理纸以麻类、韧皮类等传统原料制浆,再掺以少量水苔、发菜等做填料,用量虽少,但因呈现颜色,放在纸面上非常明显。
这种发笺纸在唐宋时期以后还继续生产,直至近代。外国的发笺,最著名的是朝鲜李朝时期的发笺。
魏晋南北朝时期纸的加工技术也有相当发展,较重要的加工技术之一是表面涂布。
所谓表面涂布,就是先将白粉碾细,制成它在水中的悬浮液,再将淀粉与水共煮,使与白粉悬浮液混合,用排笔涂施于纸上,因为纸上有刷痕,所以干燥后要经砑光。这样,既可增加纸的白度、平滑度,又可减少透光度,使纸面紧密,吸墨性好。
这类纸在显微镜下观察,纤维被矿粉晶粒所遮盖的现象清楚可见。
对纸张加工的另一技艺是染色。纸经过染色后,除增添外表美观外,往往还有实用效果,改善纸的性能。纸的染色从汉代就已开始。
东晋时期炼丹家葛洪在《抱朴子》中也提到了黄檗染纸。黄檗也叫“黄柏”,是一种芸香科落叶乔木,其干皮呈黄色,味苦,气微香。我国最常用的是关黄柏和川黄柏。
这时期黄纸不仅为士人写字著书所用,也为官府用以书写文书。至于民间宗教用纸,也多用黄纸,尤其佛经、道经写本用纸,不少都经染黄。
隋唐五代时期,造纸原料向多元化迈进,造纸工艺取得了更大发展,我国造纸技术出现了新的发展。这一时期我国除麻纸、楮皮纸、桑皮纸、藤纸外,还出现了檀皮纸、瑞香皮纸、稻麦秸纸和新式的竹纸。
唐代还有一种香树皮纸。据《新唐书.肖仿传》记载,罗州多栈香树,身如柜柳,皮捣为纸。这些唐人记载说明,广东罗州产的栈香或笺香树皮纸是名闻于当时的。
据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天工开物杀青》记载,唐代四川造的“薛涛版,以芙蓉皮为料。煮糜入芙蓉花末或当时薛涛所指,遗留名至今。其美在色,不在质也。”
用木芙蓉韧皮纤维造纸,在技术上应是可能的。因为经脱胶后,总纤维素含量很高。像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样,隋唐五代时期也有时用各种原料混合造纸,意在降低生产成本并改善纸的性能。随着造纸原料的逐步扩大和造纸技术在各地的推广,隋唐五代时期,产纸区域已经遍及全国各地。
据唐代的《元和郡县图志》、《新唐书.地理志》和《通典.食货典》三书记载,在唐代各地贡纸者有常州、杭州、越州、婺州、衢州、宣州、歙州、池州、江州、信州、衡州11个州邑。当然这是个很不完全的统计,其实产纸的区域远不止这些地区。
在唐代最为出名的纸要属宣纸。宣纸在唐代为书画家所使用,可见它的质量之高。宣纸因原产于宣州府而得名,当时称为“贡纸”。
至宋代时期,徽州、池州、宣州等地的造纸业逐渐转移集中于泾县。当时这些地区均属宣州府管辖,所以这里生产的纸被称为“宣纸”,也有人称“泾县纸”。
南唐后主李煜,曾亲自监制的“澄心堂纸”,就是宣纸中的珍品,它“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
宣纸具有‘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点,并有独特的渗透、润滑性能。写字则骨神兼备,作画则神采飞扬,成为最能体现我国艺术风格的书画纸。
再加上宣纸耐老化、不变色、少虫蛀、寿命长,故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誉称。19世纪在巴拿马国际纸张比赛会上获得金牌。
宣纸除了题诗作画外,还是书写外交照会、保存高级档案和史料的最佳用纸。
我国流传至今的大量古籍珍本、名家书画墨迹,大都用宣纸保存,依然如初。
宣纸的原料宣纸的选料和其原产地,与泾县的地理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青檀树是当地主要的树种之一,故青檀树皮便成为宣纸的主要原料;当地又种植水稻,大量的稻草便也成了原料之一,泾县更伴青弋江和新安江,这三点便为泾县的宣纸产业打下基础。
隋唐五代时期的造纸技术比魏晋南北朝时期进步的另一表现是,这时期纸的质量及其加工技术大大超过前代,而且出现了不少名贵的纸张为后世所传颂,在造纸设备上也有了改进。
隋唐五代时期的抄纸器绝大部分使用的是活动帘床纸模,只是因编制纸帘子的材料不同而分为粗茶帘纹和细条帘纹。在长宽幅度上,唐代纸都大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纸。为了适应写字绘画的需要,唐代纸明确区分为生纸与熟纸。
这里所说的生纸,就是直接从纸槽抄出后经烘干而成的未加处理过的纸,而熟纸则是对生纸经过若干加工处理后的纸。
五代制纸业仍继续向前发展,歙州制造的澄心堂纸,直至北宋时期,一直被公认为是最好的纸。这种纸长者可50尺为一幅,自首至尾均匀而薄韧。宋代继承了唐代和五代时期的造纸传统,出现了很多质地不同的纸张,纸质一般轻软、薄韧。上等纸全是江南制造,也称“江东纸”。
宋元和明清时期,造纸用的竹帘多用细密竹条,这就要求纸的打浆度必须相当高,而造出的纸也必然很细密匀称。这一时期的楮纸、桑皮纸等皮纸和竹纸特别盛行,消耗量也特别大。
纸质的提高,也促进了经济、文化等行业的发展。
这时候的各种加工纸品种繁多,纸的用途日广,除书画、印刷和日用外,我国还最先在世界上发行纸市。
这种纸币在宋代称作“交子”,元明时期后继续发行,后来世界各国也相继跟着发行了纸币。
元代造纸业凋零,只在江南还勉强保持昔日的景象。至明代,造纸业才又兴旺发达起来,主要名品是宣纸、竹纸、宣德纸、松江潭笺。
明清时期,用于室内装饰用的壁纸、纸花、剪纸等也很美观,并且行销于国内外。各种彩色的蜡笺、冷金、泥金、螺纹、泥金银加绘、砑花纸等,多为封建统治阶级所享用,造价很高,质量也在一般用纸之,上。
这一时期里,有关造纸的著作也不断出现。如北宋时期官员苏易简的《纸谱》、明代官员王宗沐的《楮书》,尤其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对我国古代造纸技术都有不少记载。
经过元明清数百年岁月,至清代中期,我国手工造纸已相当发达,质量先进,品种繁多,成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发展传播的物质条件。
19世纪,我国的造纸术已传遍五洲各国。
造纸术发明以前,世界各国的书写材料,有的坚硬,有的笨重,有的价格昂贵,都不是理想的书写材料,不利于文化的传播。
造纸术的发明以后,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特别是蔡伦改进造纸术,提高了纸的质量和产量,使纸日益成为普遍的书写材料。
造纸术的对外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造纸术的发明和推广,对于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纸的诞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更是人类传播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革命。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本期介绍到此结束,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