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民企安徽拓山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敲响“上市钟”,成为宣城第8家A股公司。“巧合”的是,这8家企业中,有7家是民营企业。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宣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有数据表明,在宣城,平均每43个人拥有一家民营企业。如果算上个体工商户,每12人中就有一个老板。
数量多,贡献大。年,宣城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69.5%,位居全省16市第一。此外,民营经济还贡献了全市近97%的市场主体、83%以上的税收、97%的研发经费,吸纳了全市80%以上的就业人口……
今年6月,民企拓山重工挂牌深交所。至此,宣城共有A股公司8家,其中有7家是民营企业。宣城市委宣传部供图
“他们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税收收入的‘主渠道’、科技创新的‘强引擎’、对外开放的‘动力源’、稳定就业的‘压舱石’。”在宣城市委书记孔晓宏看来,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宣城发展“当之无愧的最强主力、当仁不让的最大功臣”。
在民营经济的拉动下,宣城发展不断跑出“加速度”。年,全市GDP增速10.1%,居长三角41城第4位。
十年砥砺磨一剑。眼下,“民营经济”这把利剑已经出鞘。
宣城,做对了什么?
两条路径
“宣城民营经济的发展,既是客观使然,也是干群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必然。”一名当地经济战线的老兵如是说。
诚然,客观方面,宣城成立地区、设立地级市较晚,在国有经济充分发展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没赶上趟”,这倒逼了民营经济的破土、生长。同时,宣城毗邻江苏、浙江,深受这两个民营经济大省的影响。
美如画的宣城。宣城市委宣传部供图
占主导的是主观方面。
过去几十年间,宣城所辖的宁国、广德,闯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民营经济发展路径,为全市民营经济的成长,筑牢了基础、提供了借鉴。
哪两条路径呢?
一是着眼内生动力,推动乡镇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的“宁国路径”。二是发力双招双引,用好区位优势、筑巢引凤的“广德路径”。
顺着各自路径,两地一路狂奔。
作为“回报”,年,宁国、广德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均超过70%;同年,它们双双跻身“安徽县域经济总量20强”,分列第14位、第20位。
更具现实意义的是,两条路径勾勒出宣城民营经济的基本“打法”。而近十年来,这一“打法”愈加成熟。
年,宣城民企宣酒逆势完成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双增长”。宣酒集团供图
一边是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这一点在宣酒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在我国白酒行业,素有“西不入川,东不入皖”的说法。这句话,从侧面道出了安徽白酒市场的激烈竞争。正是在这般背景和疫情不利影响下,年,宣酒逆势完成“双增长”,主营业务收入15亿元,净利润超1亿元。
另一边是双招双引成效凸显。
在宁国,落户十年的金瑞玻纤车间内,台织布机昼夜运转,月产玻璃纤维布数百万米;在广德,落户更久的公元管道是集团除本部外最大的生产基地,也是广德经开区首个产值突破10亿元的企业;在宣州区,立讯精密自建成投产起,产值逐年倍增,年预计达14亿元……
数据显示,年,宣城新建省外投资项目数居全省第1位,80%以上来自沪苏浙。
八只股票
热衷于资本市场,是宣城民企的共性。
年,中鼎集团核心公司中鼎股份完成“借壳”,开启了宣城民营企业上市的大门。
上市,加速了中鼎集团的壮大。至年,中鼎集团已连续8年销售收入破百亿。图为中鼎集团生产线。宁国市委宣传部供图
截至9月1日,宣城共有境内上市企业8家,其中宁国4家、广德2家、旌德和郎溪各1家,总数位居安徽第5。它们中,除江南化工近期由“私”转“公”外,均为民营企业。
“近十年来,我们通过培训辅导+真金白银,积极推动企业冲刺资本市场。”据宣城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负责人介绍,按照目前政策,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宣城企业,能够获得总计万元的财政奖励;在境外上市的,能获得万元奖励;在北交所上市的,也能根据不同情形,分阶段获得奖励。
他透露,截至6月末,除了已经“入场”的8家公司,宣城还有过审待注册企业1家、上市在审1家、辅导备案3家。此外,16家企业挂牌“新三板”,家挂牌省股交中心,多层次上市挂牌的企业体系初步形成。
拥抱资本市场有何好处?
首当其冲的是企业受益。
“上市,有利于我们做大、做强、做优主营业务。”年,位于宁国的中鼎股份亮相资本市场时,创始人夏鼎湖掷地有声。事实证明,他的判断完全正确。至年,中鼎集团已连续8年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而上市当年,这一数字仅为17.12亿元。
国家级经开区——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宁国市委宣传部供图
其次是相关产业、民营经济得利。
上市后,企业的加速壮大,势必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而这些“链”上的配套企业,大多数是民营企业。
政府“四手”
在剖析宣城民营经济发展脉络时,有一条主线不容忽视,那便是政府的顶格推动。
“指导帮忙是高手、企业经营不插手、遇上困难伸援手、碰到危机不放手。”宣城市企业(企业家)联合会会长、安徽宣酒集团董事长李健用“四手”来概括当地的亲清政商关系。
十年来,尤其是疫情发生以来,宣城各级党委政府用好“四手”,为企纾困、助企发展。
在广德,安徽永茂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斌没有想到,上午10点反映因疫情遇到物流难题,下午5点就拿到了通行证。十小时后,公司生产的汽车零部件就顺利运抵目的地。“服务效率令人印象深刻。”他说。
安徽永茂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的汽车零部件。人民网王锐摄
在泾县,当地通过打造营商品牌、激发主体活力、完善工作体系“三板斧”,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据泾县人民政府县长许立勋介绍,今年1-8月,全县民营企业入库税款9.11亿元,税收总额及增加额稳定保持在全县总额80%以上。
“四手”之外,宣城对企业家的认可、尊重同样可圈可点。
在宣州区,区委书记俞志刚常说,“对待民营企业家,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在他看来,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党委政府要关心、爱护。”
全市层面,更是如此。
在宣城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C位”留给了企业家。宣城市委宣传部供图
今年2月7日,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宣城召开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会场不设主席台,台下座位的中间位置全部留给企业家。会议表彰合影环节,站“C位”的仍然是企业家。
眼下的宣城,正行驶在高质量发展的“加速道”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三地一区”打造等都为这座城市描绘了广阔前景,积蓄了十足后劲。在加速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宣城的征程中,宣城民营经济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我们要携起手来,推动全市民营经济提质扩量增效,再创宣城民营经济新辉煌。”在上述大会上,孔晓宏如是说。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千百年间,这座位于宣城市北郊的名山,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驻足。而今天,敬亭山孕育、汇聚着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
他们,正书写新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