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芜湖上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小陈很是头疼。6月、7月的几场招聘考试地点都在合肥,偏偏芜湖到合肥没有高铁,如果选择从南京转车,满打满算也要两个小时,跟绿皮车差不多;但绿皮车的车次不多,上午八九点的票很抢手,往后就是中午的车次。
“早知这么麻烦,不如把考场选在江苏。”
小陈的困扰,在今天,有了改变。
6月28日,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高铁合肥至湖州段(以下简称商合杭高铁合湖段)开通运营,该线经湖州站与南京至杭州高铁接轨,通达杭州,商合杭高铁实现全线贯通,河南、安徽、浙江三省实现高铁“无缝对接”。
合肥至芜湖通高铁密度堪比地铁公交
我们先来看下商合杭高铁合湖段经过的城市。
商合杭高铁合湖段起自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经马鞍山市含山县至芜湖市、宣城市,到达浙江省湖州市,线路全长公里。
对含山、宣城人来说,这是首次通高铁;但对芜湖人而言,商合杭高铁合湖段的开通,是锦上添花。
自年12月宁安高铁开通,这让芜湖承东启西、连南接北、邻江靠海的交通枢纽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凸显与巩固。
去南京就像是“串门”,31.5元的车票就能拉着一帮朋友,半个多小时从芜湖市区来到新街口逛街。
6月28日后,芜湖也可自称“高铁枢纽”:商合杭高铁贯通,与宁安高铁在芜湖十字交叉,芜湖人可以沿着长江一路到南京、安庆,又可以跨过长江抵达合肥、湖州和杭州。
7月1日全国铁路调图后,商合杭高铁安徽合杭高速线开通初期拟安排动车组列车60.5对,其中直通23.5对,管内37对。绝大多数车次都将在安徽合肥及芜湖停靠。
也就是说,合肥、芜湖这两个安徽第一、第二大城市之间不但实现高铁通车,还将密集发车,密度堪比地铁和公交车。
长三角在此“无缝对接”
再来看宣城。
作为安徽唯一一个与苏、浙都接壤的城市,商合杭高铁合湖段的通车,加速了宣城向东发展的步伐。
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童达清一直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往返宣城杭州两地的场景:早上八点从宣城汽车站出发,十二点到达湖州,吃个午饭后三点多到达杭州。“公里的路程需要近八小时,这在现在,是无法想象到的。”童达清感慨,是高铁让当地人实现当日往返江浙沪,也是高铁,给宣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宣城当地有句俗语,“不靠长江靠两江”。两江,指的就是江苏和浙江;不仅如此,宣城还是上海的“后花园”。这两地虽然不接壤,但上海在宣城却有两块“飞地”:上海市白茅岭农场和上海市军天湖农场。
这些联系,让宣城成为长三角“三省一市”无缝对接的天然功能区块。年,合福高铁通车,宣城境内设立泾县、绩溪、旌德三站,加上商合杭高铁的宣城站、郎溪南站、广德南站3个高铁站,六个高铁站让像童达清一样经常往返江浙沪皖之间的人方便许多:时间省去了一大半,机遇也多了。
处于安徽“向东”的最前沿,宣城这些年的发展也可圈可点:积极参与G60科创走廊建设,牵头组建G60新能源产业联盟,参与组建G60新材料产业联盟。宛陵科创城列入G60协同创新平台,宁国经开区被授予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强化招才引智,招引落户高层次人才团队59个,28个团队入选省级扶持团队,居全省第3位;创新持续力居长三角中心区城市第3位。
数据显示,年,宣城市经济总量达.3亿元,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居全省第4位,连续两年跻身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百强。
高铁,让区域协同发展有了更多可能
从更大范围看,商合杭高铁衔接起合宁、宁安、宁杭等多条高铁线,并与规划的沪苏湖等高铁相连,这也将大大缩短宣城至杭州、南京、上海的时间,也让“一岭六县”之间的协同发展,有了更多可能。
“一岭六县”,由位于宣城市境内的上海白茅岭农场,和江苏省溧阳市、宜兴市,浙江省长兴县、安吉县,安徽省郎溪县、广德市组成。
年9月,溧阳与郎溪、广德签署关于共建“苏皖合作示范区”框架协议,并编制示范区发展规划。
年底,由溧阳市、郎溪县和广德县(市)联合编制的《苏皖合作示范区发展规划》获国家发改委函复。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宣城市市长孔晓宏也建议,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开展专题调研,协调有关部委和沪苏浙三省政府,合力推动“一岭六县”试验区规划建设。
孔晓宏透露,宣城将继续强化创新驱动,强力推动创新宣城建设,强力推动创新能力提升,强力推动人才集聚。同时实施“三个一”:出台《关于全面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作为今年宣城市委市政府“1号文件”;打造“一座城”,大力推进宛陵科创城建设运营,精心打造市域科技创新基地,一批科创项目和科创团队即将入驻;建设“一块地”,强化跨区域“双创”合作,探索“孵化在外、转化在宣”合作模式,在上海建设科创飞地”。
高铁,让我们生活的区域不再仅限于所在城市。从6月28日商合杭高铁的开售车票数据来看,宣城出发,最快一小时到杭州,2.5小时到达上海……你认为,商合杭高铁全线贯通后,最大赢家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