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通到种植园,河北德胜村的马铃薯从“愁疙瘩”变成了“金豆豆”;环线全景公路打通,福建九峰村成为美丽乡村旅游景观带上的璀璨明珠;政府、群众齐心共筑连心路,安徽山水村陡峭山路变通途……公路通,百业兴。
年,《全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出台,提出到年全国农村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这一目标提前实现,今年年底,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沥青(水泥)路。
村村相连、户户相通、交织成网的农村公路,使“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出行窘状逐渐成为历史,广大农民群众实现了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的梦想。
超万公里农村公路把农民增收的路子铺到家门口,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路子修到家门口,把推进城镇化进程的路子通到家门口。“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为贫困地区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浙江方一村
灿烂银杏廊村民创业忙
“这么美的路,就想慢慢地开,舍不得踩油门。”每当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小浦镇方一村村民房小平开车行驶在家乡路上,总不由地发出这样的感叹。
这条让房小平由衷自豪的村道是小柏线,道路两旁是12.5公里的古银杏长廊,进入此地,仿佛踏入世外桃源。方一村座落在八都岕景区的核心地段,每到深秋,天空碧蓝,一地金黄,景色美不胜收。
过去,方一村村民以开发银杏资源为生,但交通不便制约了银杏产业发展。包括方一村在内,小柏线沿线5个村都是“欠发达村”。“没有商家愿意来收购,银杏果卖不出去。”房小平回忆,村里没出路,年轻人都选择外出谋生。
转机出现在年。小柏线全线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启动,平整拓宽道路、增设公厕、整治景观绿化、配套建设停车场……历时1年多,小柏线焕然一新,现在路面宽5米至8米,全线摊铺沥青路面,车辆双向行进畅通无阻。
路通了,古银杏长廊的美丽渐渐为人熟知,八都岕景区每年迎客多达百万人次。外地游客十分喜爱山里土货,村民们售卖土特产收获颇丰。“去年国庆节期间,我一天就能赚余元。”村民殷福英开心地说。
在外打拼的村民感受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纷纷回乡创业,投资民宿,借助公路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房小平就是其中一员,他先后投资万元开办民宿,并重拾了荒废多年的乌梅制作技艺,将其在村内推广。房小平和其他民宿老板商量,联合发展民宿、民俗产业,形成差异化竞争。
以路为媒,小柏线沿线村民不再卖果子,吃上了“旅游饭”。年,八都岕景区旅游总收入万余元,方一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达3.3万元,创下历史新高,景区覆盖的5个村共引来18亿元社会投资。
特约记者秦虹光通讯员周琳
湖北莲花寺村
库区村路畅扶贫产业兴
01:46湖北省丹江口市牛河林区莲花寺村产业扶贫车间,运输农产品的车辆进进出出;两车道的丹江口环库生态环保旅游公路上,自驾游车辆络绎不绝。
“过去交通不便,物资和农产品运输困难,农民种养殖积极性不高,土地撂荒现象十分严重。”莲花寺村党支部书记吴远德介绍,如今交通方便了,游客也多了,带动了扶贫产业发展。
莲花寺村是一个深藏在牛河森林公园和丹江口水库之间的小山村。几年前,这里还是国家级贫困县的深度贫困村,境内沟壑纵横、交通不畅,一条3.5米宽的盘山路是村里通往外界的唯一出路。
精准扶贫,交通先行。为推进库区旅游开发,加快群众脱贫致富,年,丹江口环库公路通到村口,莲花寺村进城车程由原来的2小时缩短为20分钟。今年,丹江口市交通运输局还对通村公路进行了提档升级,对10户以上易地扶贫安置点、撤并村及20户以上自然村、扶贫产业路实施了通畅工程。
路通后,在外工作多年的莲花寺村村民李静回到村里,以每亩元的价格流转了10余亩荒地,带领村民创立了莲花寺无花果扶贫车间,投资建设无花果专业培育种植基地,通过开展技术指导带动家乡周边的无花果产业联动。村民们也积极发展旅游观光和农家乐等产业。
“投资不到一年的扶贫车间目前已有5万元销售收入,今年无花果产量有2万余斤,预计销售收入超过50万元。”李静说,车间吸纳了周边村民到基地务工,带动大家一起致富。
如今的莲花寺村,环境美、产业兴,村口的扶贫超市也即将营业,村子一天天“火”起来了,农民也一天天富起来了。
目前,莲花寺村累计发展茶园余亩,每亩平均收入近0元。
本报记者潘庆芳特约通讯员杨道三
四川古路村
公路连索道飞越大峡谷
清晨6时,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古路村村民申绍华在厨房忙碌着。蒸腊肉、土豆、荞麦馍馍……不到半小时,早饭做好了,留在锅里保温,等着上桌。前一天傍晚入住的几位背包客,已经出发前往山顶看日出,拍摄峡谷对岸的大瓦山雄姿。
天色渐亮,村里好几户民宿的灯也陆续亮了起来,一些烟囱冒起了炊烟。申绍华隔壁民宿的老板将磨盘推到院子里,开始磨豆子。他接到预定电话,当天有几位上山的游客要吃手工豆花。
9时左右,背包客们回到了申绍华家的民宿,饭菜上桌,客人们兴奋地跟申绍华分享着一路的见闻和相机里的照片。摄影爱好者李先生一行来自成都,年他第一次来古路村,走的是骡马道,爬山用了4小时,晚上睡在自带的帐篷里。今年再来,发现村里已经开通了索道,短短3分钟就可以跨越崎岖坎坷的山路。走骡马道,变成了一项可以自由选择的旅行体验。
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古路村索道。
古路村位于大渡河峡谷的峭壁之上。2年,由政府出资、村民出力,古路村在绝壁上开凿出了一条不到1米宽的骡马道,垂直高差近千米。9年到年,当地对骡马道分段进行了硬化。
为了保留古村落的独特风貌,当地选择放弃公路通村,修一条索道与悬崖对面的公路连接,直通村内。这是大渡河峡谷首个客货两用索道,索道跨度约米,距谷底约米,吊箱定员为40名乘客、1名驾驶员;每小时可运送至人,不仅能载人也可以运货。
往来出行方便多了,山上的物资不再紧缺,村里开办了民宿和接待站,依托便利的交通和周边的高山峡谷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申绍华是古路村最早开办民宿的村民之一,游客到他家吃住消费,离开的时候顺手买些土特产。年,申绍华年收入超过10万元,比过去进城务工收入还高。在申绍华的带动下,许多村民也翻新了屋子,在自家接待游客,有的村民做起了电商,将土特产销售到全国各地。
年,古路村共接待游客5.3万人次,旅游收入达.5万余元。当年,这个汉源县最贫困的村子,和全县一起脱贫摘帽。今年国庆节期间,村里迎来了1.2万余名游客,古路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广。
本报记者李洁心
安徽山水村
干群齐心共筑风景路
“之前每年春茶上市的时候,我们都要半夜起床,翻山越岭赶到黄山市的茶叶交易市场去卖猴魁茶。明年走这条新路就近多了,能节省一个小时!”说起刚刚通车的水岭高山坪森林公路,安徽省宣城市泾县茂林镇山水村水岭村民组村民吴建新十分兴奋。
“一脚踏三县,鸡鸣泾旌太。”山水村是革命老区,毗邻旌德县、黄山市黄山区。对于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的村民而言,修建一条出山的路是几代人的梦想。
年2月,水岭高山坪森林公路项目启动。山水村党支部书记章百清带领村干部冒着严寒,翻山越岭勘察线路,用半个月时间确定了最佳路线,制定出前期工程方案。
占用的山场、茶园,没钱补偿怎么办?工程浩大,缺少劳动力怎么办?资金怎么解决?山水村召开村民会,村干部逐户上门走访问策,争取村民的支持。
村民与村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开山辟路需要征用20多户村民的山场、茶园,他们表态无条件提供。工程建设过程中,村里的壮劳力主动帮忙出力。今年5月,一条长3.6公里、宽6米的砂石路建成。
据统计,打通这条砂石路共耗资39万元,其中村民筹资筹劳22万元,其余17万元由村委会自筹解决。为支持公路硬化,泾县交通运输部门随后投资近万元,水岭高山坪森林公路水泥硬化工程于今年国庆节前夕竣工通车。
水岭高山坪森林公路的建成,将山水村到黄山区的路程缩短了25公里,使公路沿线0多名群众实实在在受益。在施工过程中,建设者们多措并举保护“植物界大熊猫”野生红豆杉群,努力打造最美森林风景公路,开辟了国家生态公益原始森林的防火通道。与此同时,该公路连通了山水村管家、霍家、燕子3个溶洞与太平神仙洞,一条全新的旅游线路呈现在人们面前。
章荣国驻安徽首席记者吴敏
青海恰不将村
牧民的好日子已经在路上
通村公路竣工通车的那天,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岗龙乡恰不将村村民聚在一起,迎接有史以来村里第一条硬化路。他们穿上节日盛装,手捧哈达,跳着锅庄,以藏族民歌表达着热烈的喜悦。
恰不将村平均海拔4米以上,全村牧民户人,全部为藏族群众,近半数牧民长期过着靠天养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年国庆节,硬化路通到了村里,村民的生活自此有了大变化。
年,当地交通运输部门投资万元,为恰不将村修通了30公里通村硬化路。该公路垂直落差近米,海拔最高点有米,并与周边多条公路连接,使沿线牧民去岗龙乡的路程缩短了60公里。
以前,牧民购买生产生活用品,需要几家的青壮年联合起来,翻山越岭到附近的乡镇或县城,一个来回要走好几天。如今,开着汽车出去采买,不到天黑就能回家。进城,不再是件稀罕事。也时常有小商小贩沿着农村公路来到牧民家门口,吆喝着叫卖生产生活用品。
在一些贫困地区,修一段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
眼界渐宽的恰不将村村民开始发展和壮大村集体产业。年,恰不将村开办了马鹿养殖基地,今年以来累计收入10万元。在果洛藏族自治州交通运输局驻村干部的帮助下,村里发展马鹿产品精加工,壮大村集体经济。阳光温室蔬菜大棚的建成,填补了恰不将村蔬菜产业的空白。
牧民的钱袋子一天天鼓了起来,吃上了新鲜蔬菜,一日三餐酥油曲拉拌炒面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路通后,牧民们悉心养护公路,自发成立“红旗护路队”,对公路进行巡查、养护。果洛藏族自治州交通运输局还计划改造提升恰不将村通村硬化路路面等级,让牧民的出行环境越来越好。
恰不将村通村公路上,运送物资、农产品的大小车辆奔驰着,牧民的好日子已经在路上。
崔宏伟严恩才特约记者杨青山
福建九峰村
祖厝翻新游客盈门
尽管是深冬时节,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九峰村村民陈建林的农家乐内依然热闹非凡,2层小楼满满摆了15张桌子,还有不少客人在楼前的空地上等位。陈建林身着白色厨师服,在后厨忙得不亦乐乎。
“自从路修好后,我这生意越来越好。”饭点过后,陈建林总算得空,来说说这几年的变化。
陈建林是土生土长的九峰人,从他儿时起,九峰村通往外界的道路只有新霍线,狭窄曲折、砂石满地,当地人称“蹦蹦路”。
7年,新霍线得到硬化改造,但急弯陡坡、临水临崖路段多,崇山峻岭中的九峰村发展依然受限。“山里没有出路,大家都外出务工,但除去必需的开销,每个月所剩无几。”陈建林回忆道。
年,前九线建成通车。这条全长9.8公里、宽6.5米的公路,从前洋村直通九峰村,相比新霍线缩短了6公里,从福州市区到九峰村仅需40分钟,打通了晋安区北峰环线全景公路的重要一环。
陈建林瞅准时机,把家中祖厝重新翻修,挂上红灯笼,添置了炊具,开起了“山和小院”农家乐。“一开始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只买了5张桌子。”陈建林说。
凭借良好的交通条件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前九线一修通,游客便络绎不绝。每到周末,私家车和旅游大巴从村头排到村尾,溪边、林下、农家乐里,到处都是拍照“打卡”的游客。九峰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陈春林介绍,周末日均客流量可达人,高峰期单日客流量可达人。
陈建林的“山和小院”也从5张桌子增加到15张,每月净利润远超之前务工的收入。“守着祖厝过上了好日子,这条路是真正的致富路!”提及前九线,陈建林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如今,九峰村被农业农村部推介为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成为晋安区美丽乡村旅游景观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近百名村民回乡创业,村里的优质农产品走上了城里人的饭桌。
5年来,福建累计完成农村公路投资亿元,建设改造农村公路1.4万公里,新增通三级以上公路乡镇个,通双车道建制村个。日益加密的农村路网,让越来越多的偏远乡村在振兴的道路上实现了“后来居上”。
特约记者陈妍洁
河北德胜村
“愁疙瘩”变成了“金豆豆”
雪后的阳光洒满张北沃野,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德胜村96栋二层小楼银装素裹,美得像画。村民徐学海像往常一样在微型薯大棚里忙碌着,把分拣好的马铃薯装车运进村里的储藏窖。
“以前路不好走,只能自己用麻袋把马铃薯扛回去,这一袋袋马铃薯真是‘愁疙瘩’。如今村里修好了通往种植园区的水泥路,小货车能开到田间地头,客商直接去大棚收马铃薯。”徐学海说。
从前,德胜村是坝上地区贫困村,全村户中有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村里以种养业为主,村民住的是土坯房。年以来,张北县先后修通了德胜村1.7公里沥青路等7条通村公路,打通了村子和产业园区间的公路,也使德胜村与周边村镇畅通地联接起来。
“去年,我家的微型马铃薯有90多万粒收成,每粒卖了1角7分钱,今年收成能达到万粒。交通便利了,这些‘愁疙瘩’都变成了‘金豆豆’。”徐学海兴奋地说。
路通引客来,如今德胜村的民宿生意也越发红火了。“以前只知道夏天来张北看草原,没想到冬天的景色一样美不胜收。”北京游客张先生一家,在德胜村中的“老王微民宿”享受冬日雪景。
两年来,德胜村通往草原天路的连接线被打通,吸引了不少自驾游客。“老王微民宿”老板王登云是德胜村第一个开办民宿的村民。“我们这里到草原天路交通便利,游客经常来这边住宿,每栋每晚收费元。刚开张一个多月,就赚了1万多元,有时候都忙不过来。”王登云脸上笑开了花。
“德胜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非常符合我们的投资标准。今年,我们已在德胜村新民居东侧建成了40套风格多样的精品民居。”张北德胜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戎建广介绍,下一步将建设酒吧风情街、餐饮小吃街、儿童活动中心等,以此带动民俗旅游业发展,把德胜村打造成乡村振兴的样板。
如今,德胜村不仅喜摘“贫困帽”,还提前奔小康。“得益于良好的交通条件,去年德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25万元,今年人均将再增收近0元。日子会越来越好!”德胜村党支部书记叶润兵信心满满地说。
特约记者谭磊
数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交通运输部投入车购税资金超亿元支持农村公路建设,带动全社会完成农村公路投资亿元,惠及6亿多农民。
截至12月17日,全国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率为99.45%、乡镇通客车率为99.64%。北京、天津、河北、吉林、河南等15个省份已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
责编/陈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