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孩子一起成长,小学二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http://pf.39.net/bdfyy/zjft/161225/5154124.html
立秋已过,然而天气并没有转凉,孩子们的暑假却快要结束了,很多家长都感觉要松一口气了,因为不用天天带着娃去上各种补习班、兴趣班了。其实孩子的教育并不在于上多少补习班,最重要的是家庭的良好环境和父母的陪伴。特别是语文的教育,很多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给孩子讲故事,或者简易版的“飞花令”游戏就能完成一首古诗的背诵和理解。当然家长首先要了解才能和孩子互动,让我们来看看小学二年级上册都有哪些必背古诗词吧。李白不愧是“诗仙”,他的诗一直离不开我们的学习生活,从一年级到二年级都少不了他的身影。他的诗虽然有飘逸、有浪漫、有夸张,但也有深情。一首《赠汪伦》就让我们看到了他和汪伦的深厚友情。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诗是李白自秋浦往游泾县(今属安徽)桃花潭时所作。这首诗虽然有夸张的比喻,但并不影响它通俗易懂,不需要额外的解释就能明白这首诗的含义。不过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名词“踏歌”,这是唐代一种广为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作比,把抽象的感情具体化,令人感到形象可感,增加了诗的亲切感。有一种说法,据说汪伦是一个普通的村民,所以李白赠给他的诗就采用了通俗易懂、清新活泼而富于民歌色彩的语言。宋代杨齐贤在《李太白文集》注中介绍说:到宋时,汪伦的子孙还珍重地保存着这首赠诗。关于这首诗,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故事,据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有一位素不相识的汪伦,写信给李白,邀他去泾县旅游,信上热情洋溢地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见汪伦乃泾川豪士,为人热情好客,倜傥不羁。遂问桃园酒家何处?汪伦道:“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留数日离去,临行时,写下上面这首诗赠别。显然,这首诗是李白即兴脱口吟出,自然入妙,因而历来为人传诵。然而,也因为它像生活一样自然,人们往往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后人爱用李白的话评价李白的诗,是很有见识的。诚然,李白即兴赋诗,出口成章,显得毫不费力。他感情奔放,直抒胸臆,天真自然,全无矫饰,正所谓炫烂之极,归于平淡。现代社会交通发达,千里路程也不过半天而已,但每次回家都是来去匆匆,很多邻居、长辈都不一定来得及见上一面,经常会出现某年回家是碰到一些小孩,你不知道他是谁家的,他也不知道你是谁。贺知章辞官回家时写下了一首有名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他在公元年(天宝三载),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一开始,就紧扣题目,点明离家与回乡相距年岁之久、时间之遥,其中已蕴藏着很深的感慨。这感慨在同题第二首诗中既有明白的描写:“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山河依旧,人事消磨,将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多变作了鲜明的对照。这里是明写,在“少小离家老大回”中是隐含,表现手法不同,艺术效果也不同。“乡音无改鬓毛衰”用语言与鬓发进行对比。“乡音无改”正是故乡在诗人身上打下的永远抹不掉的烙印,弥足珍贵;“鬓毛衰”是离乡数十年来宦游奔波的必然结果,诗人这时的感情应该是悲喜交集,感慨与激动参半。最后两句是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炎炎夏日过后就是凉爽的秋天,杜牧的这首《山行》无疑很合时令。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这首诗描绘的是秋天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唐代诗人王之涣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作者三十五岁时写下了这首《登鹳雀楼》。而且是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但其含义深远,耐人探索。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随着新学期的来临,夏日荷花早已枯萎,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苏轼的《赠刘景文》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一年中最好的光景,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教材组很是用心,小学课本的内容也跟随季节的变化,课本的最后一首诗词就是陈毅的《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7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