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元宵佳节,你一定也吃上了一碗寓意幸福的美味汤圆吧。36岁的陈健也吃到了。只是,这一碗汤圆于他和千里之外的另一个陌生人而言,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代表着生的希望。
3月2日,陈健(左)医院血液病房吃到了志愿者送来的汤圆
陈健是一名新杭州人,老家在安徽省宣城泾县,来杭州19年的他,现在是钱江新城一家酒店的厨师长。
每年的元宵佳节,他都会亲自下厨为酒店用餐的客人和同事送上一碗自己亲手制作的汤圆,加上憨厚的外表和热心肠,熟悉他的人给他取了个可爱的外号——“汤圆哥”。
今年3月2日,又到元宵节,这一天原本异常忙碌的“汤圆哥”却“失踪”了,没有出现在厨房为大家准备汤圆,却医院。这一天,医院的血液病房1号床位,红十字志愿者李阿姨为“汤圆哥”送去了汤圆,让这位原本就比较内向的大男孩有点不太好意思了,接过汤圆的那一刻连连致谢:“每年都是我给大家煮汤圆,今天你们送汤圆给我,谢谢你们,味道好极了!”
“汤圆哥”这次住院可不是因为自己身体出了问题,而是为了救人,为一名素不相识的白血病患者捐献生命的种子——造血干细胞捐献,用行动点燃患者生命的希望。
坚持锻炼3个多月他说:我想把最好的造血干细胞提供给对方
时间重回到年10月的一天,陈健接到来自红十字会的一个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消息,陈健骨髓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对成功,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问陈健,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么?
得到消息的那一刻,陈健几乎是下意识的反应:“太好啦,这个肯定要无条件捐献的。”陈健唯一的要求只是“不希望影响工作、不愿意麻烦太多人”,希望能低调完成这件事的意愿。
捐献的事儿答应下来了,可回过头陈健却发现,自己的身体情况并不好。“做餐饮的工作时间不是很正常,加上和小兄弟经常聚餐,喝酒也没有太节制,还有脂肪肝,这样去捐献不太好。”
自从得到配对成功的消息后,陈健暗暗下了决心,要努力恢复身体状况。他开始自加压力,有计划地健身锻炼。各种聚餐邀请能拒绝的都拒了,喝酒也更克制。春节回老家期间,因为饮食上的节制,还一度被家人和朋友们误解。
元宵佳节,陈健医院血液病房吃到了志愿者送来的汤圆
因为从事餐饮工作,每天下班就已是晚上9点的他,又给自己加上了健身的日程。一开始身体状况差,跑不动,就先走路,走1小时再回家,慢慢地,身体适应了,开始换成跑步1小时,再后来,还加上器械锻炼。回到家往往已是凌晨,甚至老婆都开始埋怨他下班怎么越来越晚。“配对成功的事儿一开始我没和家人说,包括老婆在内,一是这事儿还没最后定,二是也怕他们担心。”
短短3个月时间的坚持,陈健的体重从多斤降到了斤。后来体检,血糖指标都回到了正常标准。“人的生命就只有一次,想到有一个生命需要自己去挽救时,总觉得自己应该准备得更充分一些,以更好的状态去完成捐献,想把最好的造血干细胞提供给对方!”
连续8年参加无偿献血他是个热心肠
年1月,陈健完成了捐献前的最后一关“体格检查”。体检的各项指标都很正常。
3月2日元宵佳节这一天,陈健入院接受为期五天的“动员剂”注射,将原本在血液中含量非常少的造血干细胞从骨骼中“动员”到外周血中,以便于五天后通过专业仪器将造血干细胞从外周血中分离出来。
陈健入院接受为期五天的“动员剂”注射
因为体检、注射“动员剂”的关系,陈健不得不请假,也是因为这个,瞒了很久的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儿“露陷”了,家人、同事都知道了。
“陈健是个特别实诚的人,热心肠,乐于助人,看到同事有困难总会伸援手。”蒋芝琴是陈健原来的同事,两人曾在陈健之前工作的酒店共事了5年多时间。到现在,陈健已经连续8年参加无偿献血。“那几年单位组织无偿献血,每一次他都参加。年2月,江干彭埠街道红十字会组织无偿献血活动,得知只要留取8-10毫升血样就能加入中华骨髓库、为白血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他毅然填写了入库申请表,成为了中华骨髓库的爱心一份子。”蒋芝琴说,就是那一次捐献才有了如今的配对成功。
“其实老婆一开始知道这个消息是不同意的,后来我和她说,‘如果对方孩子是咱们自己的小孩呢?’”陈健说,老婆是担心自己的身体,可她也是一个感性善良的人,“现在,老婆理解了,也很支持我。”
3月6日,“汤圆哥”将按计划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他所捐献的“生命种子”也将第一时间送到需要骨髓移植患者所在的城市,完成爱心的传递!这位普通而又不平凡的80后年轻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杭州这座美丽城市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猜你喜欢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这些大事,杭州已经在做了浙江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新时代,我们艰苦奋斗再创业浙江代表委员热议“最多跑一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改到民生关键处政府工作报告说了,今年,中国要干这60件大事!
不仅无偿捐献,还想着要把最健康的血液输送给对方,善良!体贴!有大爱!为汤圆哥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