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依据文献及考古资料,重新探讨了西汉安定郡临泾、安武县治的具体位置,认为临泾县治在今甘肃省镇原县屯字镇洪河南岸的川口遗址,安武县治在同一流域的平泉镇麻王村民乐遗址。笔者同意《中国历史地图集》关于两县治城方位的标注,并为之提供了新的考古资料进行佐证,并进一步确认其位置。
关键词:西汉临泾安武县治
《中国历史地图集》将西汉安定郡临泾、安武县治标注在境内洪河流域(图一)[1],但没有标出具体位置。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近年的考古调查,笔者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文献、考古资料为依据,重新对其进行考定。
一、临泾县治
《汉书地理志》载:“安定郡,县二十一:高平……临泾……”[2]只列县名,属安定郡。《后汉书郡国志》将临泾记在安定郡八城之首[3],依《汉书地理志》叙述体例,首列之县当属郡治所在地。以上两处文献均无临泾县治的具体方位,也没有提到临泾县是否迁移过。《元和郡县图志》载:“泾州:临泾县,上,东南至州九十里。本汉旧县,属安定郡。隋大业元年于今县理置秋谷县,取县内湫谷为名。十二年复为临泾县,皇朝因而不改。按:县有彭阳川,去彭阳县一百步。县界兼有:汉安武、安定、彭阳、抚夷四县之地。”[4]这段文字说明唐代的临泾县界不但维持汉代临泾县的本土,还兼有汉代四个县的全部或部分地域,进一步说明汉临泾县应该在今镇原县境。在唐以后的文献中,关于县治的位置共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在今镇原县东南五十里。明嘉靖《平凉府志》载:“汉临泾城,在今县东南五十里。”[5]笔者认为此记载是有一定道理的。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6]、王仲荦《北周地理志》[7]也持此观点。《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载:“临泾县,西汉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肃省镇原县东南五十里屯字镇。”[8]进一步把临泾县具体到镇原县东南五十里的屯字镇。
川口遗址位于屯字镇洪河南岸二级台地上。据《镇原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下文简称“三普”)记载,面积约20万平方米。暴露文化层长20米,厚1-1.5米。崖面有夯层暴露。曾发现几座汉墓,出土了汉代灰陶罐、五铢钱、铜镜、铜壶等文物。遗址中有到大量汉代陶片、绳纹筒瓦、板瓦、瓦当、回纹砖等。20世纪70年代在修农田和深挖灌溉渠道时,就发现过1米厚的瓦砾层[9]。笔者也曾多次到镇原县屯字镇、南川乡境内的洪河流域两岸进行田野调查,只有该遗址发现汉代遗物最多。由此可见,川口遗址是一个汉代的大型聚落,有可能就是一座县城。《中国历史地图集》将西汉、东汉临泾县城明确标注在今镇原县东南洪河川,将东汉安定郡治同标于此[10],与其他文献记载方位距离相吻合,笔者认为此说法可信度高。
第二种,在今镇原县城西二里。康熙《镇原县志》载:“临泾县,县西百步(二里许),今址存。”[11]《大淸一统志》载:“临泾故城,在镇原县西二里,汉置,属安定郡。”[12]
笔者在镇原县西1公里处的茹河北岸二级台地上调查时,发现了一处古城址,东西为沟,南为茹河,北面邻山。城墙东西长、南北宽米。遗址内文化层厚1-1.5米,含有唐宋时期的布纹板瓦、雨点纹灰陶罐残片等。当地农民修庄时还挖出“开元通宝”和“塔型罐”等文物。城址北米处的山顶上是另一座城址。南北宽、东西长米。现北墙还有残长10、宽11、高5米的墙体,夯层厚6-11厘米。墙外的壕沟深6、宽13、长米,东、西两侧为深沟。地表散布大量灰陶片,有唐代布纹板瓦,塔形灰陶罐盖等。此城当地人称“二城子”,城西原有墩台。从遗物上看两个城是同一时期。据康熙《镇原县志》载:“临泾县,县西百步(二里许),今址存。唐元和三年(),泾原节度使段祐请于泾州北九十里使镇将郝玭修临泾城,以捍边,即此。”[13]这里所修的临泾城应该是此城。由于吐蕃侵扰,同年十二月,朝廷以临泾县为行原州。随后就有了宋金时期的原州(今镇原北山古城)。
第三种,在今泾川县水泉寺。张多勇认为在今泾川水泉寺[14]。祝世林[15]、张怀群[16]和李小明[17]也持此观点。张多勇引《后汉书刘玄传》:“临泾,唐章怀太子李贤注曰:‘今泾州县也’”[18]认为两汉时期的临泾县就在唐宋的泾州,即今天的泾川古城,而且具体到泾川水泉寺。值得注意的是李贤误把泾州当为泾州县,但唐代文献史志上根本没有泾州县这一记载。张多勇又引《元和郡县图志》载:“临泾县,本汉旧县,属安定郡。隋大业元年于今县理置湫谷县,取县内湫谷为名。十二年,复为临泾县,皇朝因而不改。按:县有彭阳川,去彭阳县一百步。县界兼有汉安武、安定、彭阳、抚夷四县之地。”[19]他认为:“唐代的临泾县,包括汉代的安武、安定、彭阳、抚夷四县。《元和郡县图志》虽然没有说清楚汉代的临泾县古城在何地,但明确排除了汉代的临泾县在唐代的临泾县界的可能。”笔者认为,从《元和郡县图志》这段文字里,看不出唐代临泾县境内不包括汉代临泾县界的说法。《元和郡县图志》这段文字应该理解为:汉代的临泾县到隋代辖境扩大了,不但沿革保留了包括县治在内的汉代临泾县的全部地盘,还兼有汉代安武、安定、彭阳、抚夷四县的全部或局部地界。根据考古资料,还可进一步确认县治在隋大业元年从洪河川的川口遗址迁徙到今县城南茹河“逼水珠”一带,有城址,并改为湫谷县,12年后,又复称临泾县。
1年在泾川县泾河南太平乡发现一座北魏墓葬,张怀群根据出土墓志铭中有关临泾的记载,认为北魏时临泾县治当在今泾川县水泉寺[20],进而隋以前的县治也在此。但康熙《镇原县志》载:“潜夫墓,县北二里余。”[21]道光《镇原县志》载:“皇后湾县川西六十里即魏灵太后生处,今讹为黄蒿湾(镇原县郭原乡景塬村)。……胡奋故居县东里许,在社稷坛左,旧名胡府坪今名胡家坪”。[22]民国《重修镇原县志》载:“胡国珍墓,在邑东南八十里南关苟家庄,国珍事实见大事纪及耆旧志乡贤传。”[23]以上黄蒿湾、胡家坪,苟家庄等地名延用至今,且王符墓、社稷坛、胡国珍墓均有遗址留存。因此,只有将东汉、北魏临泾县推定在今镇原川口遗址,其方位距离地界才与实地和文献记载相符。
张多勇还认为“从临泾县命名上看,临泾,临近泾水的意思,泾河距远在五十里之外的川口村和九十里之外的镇原县城的临泾县有些牵强。”[24]但据《元和郡县图志》载:“保定县,上。郭下。本汉安定县地,今临泾县安定故城也,后汉省,后魏文帝大统元年自高平移城于今理。属安定郡,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属泾州。至德二年改保定县。泾水在县东一里。”[25]可知唐代的临泾县有汉代的安定故城(在今镇原县东10公里处的后河遗址),后汉废,后魏迁至今泾川县东一里的水泉寺,改保定县。如果水泉寺既是安定县又是临泾县,这也是不符历史事实的,结合前述分析和考古资料,可以否定汉临泾县治在今水泉寺的说法。
综上所述,三种说法中只有第一种最合理,因此,笔者判断西汉临泾县治应该在今镇原县屯字镇洪河川南岸的川口遗址。
二、安武县治
西安“相家巷南地”出土有秦代封泥“安武丞印”[26]。《汉书地理志》:“安武。”颜师古注:“莽曰安桓。”属安定郡。[27]可知早在秦汉就有安武县。《元和郡县图志》:“临泾县,县界兼有汉安武、安定、彭阳、抚夷四县之地。”[28]可知唐临泾县所辖范围大致相当于今镇原县境,汉安武县治也在今镇原县境内。《大淸一统志》载:“安武废县,在镇原县南,属安定郡,后汉省。后魏复置,属西北地郡。”[29]《甘肃通志》也持同样观点[30]。《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安武县,西汉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肃省镇原县西南平泉乡。东汉废。北魏复置,属西北地郡,隋省。”[31]进一步说明汉安武县在今镇原县西南平泉镇境内。
洪河流域的汉代遗址除川口之外只有平泉镇麻王村的民乐一处。据三普记载,民乐遗址地处洪河和屯河交汇处的台地上,基本被两河环绕,卡在洪河川中间,地势独特。遗址东西约,南北约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60-1.2米。地表散布大量汉代粗绳纹灰陶筒瓦、板瓦残片,曾出土大批汉代灰陶罐及灰陶砖。在遗址隔洪河北面的庙台山上,经常暴露汉代墓葬,曾出土灰陶罐、铜镜等文物[32]。该遗址地势平坦,建筑砖瓦较多,在此设县可能性较大。《中国历史地图集》也将安武县标注在今镇原县西南平泉镇北附近的洪河南岸[33]。考古资料与文献记载相符,加之“洪河道”是丝绸之路的一条支线,开发较早,在这里设县比较符合历史实际。
张多勇认为《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和《中国历史地图集》所记载有误[34]。他在镇原考察时没有在平泉镇附近发现汉代遗址,误把安武县标在川口遗址,把临泾县又标在泾川县水泉寺。李小明认为安武县在今镇原中原乡武亭城址[35],也误。根据调查,武亭城址面积太小,不到2万平方米,城址东边有一条名叫月支的古道,俗称甘凉孔道,所以判断此城可能是一个驿站。
综上所述,西汉安武县治应在今镇原县平泉镇麻王村的民乐遗址。
三、结语
基于文献和考古资料的综合考证,笔者赞同《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关于西汉临泾、安武两县县治方位的标注,并进一步推定临泾县治在今甘肃省镇原县屯字镇洪河川南岸的川口遗址,安武县治在同一流域的平泉镇麻王村的民乐遗址。从两个县的位置可以看出,当时在洪河流域设临泾、安武两个县,这种布局主要以人口多寡及河谷的宽广而设县,说明自然条件对设县有很大制约。同时证明洪河河谷地处秦汉丝绸之路东段北线的支线上。
注释:
[1]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2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33-34.
[2]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上[M]//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第6册.中华书局,:.[3]后汉书志第二十三:郡国五[M]//范晔,撰.李贤,等注.后汉书:第12册.北京:中华书局,:.
[4]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关内道三[M]//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57.
[5]平凉府志卷十:镇原县[M]//赵时春,撰.平凉府志.南京:凤凰出版社(影印),8:1.
[6]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八:陕西平凉府镇原[M]//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影印),:.
[7]王仲荦,著.北周地理志[M].北京:中华书局,:78-79.
[8]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
[9]镇原县博物馆,编.镇原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内部资料)[M].9:14.
[10]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2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33-34.
[11]镇原县志卷上:古迹.[M]//张述辕,纂修.钱志彤,韩宰,鉴定.梁希孔,校点.镇原县志.北京:九州出版社,:17.
[12]大淸一统志卷二七二:泾州直隶州[M]//穆彰阿、潘锡恩.大淸一统志:第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8:.
[13]镇原县志卷上:古迹.[M]//张述辕,纂修.钱志彤,韩宰,鉴定.梁希孔,校点.镇原县志.北京:九州出版社,:17.
[14]张多勇.历史时期临泾县地望变迁考察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3):-.
[15]泾州地望新议[M]//祝世林.平凉古代史考述.平凉:平凉地区地方志编委员会办公室,:-.
[16]北魏临泾古墓及墓志铭在泾川南原发现,泾州古城应是历史上早期的临泾城[G]//张怀群.泾川与世界遗产:西王母圣地.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
[17]李小明:《西汉安定郡属县治城新探[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6):50-60.
[18]后汉书卷十一:刘玄传.[M]//范晔,撰.李贤,等注.后汉书: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
[19]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关内道三[M]//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57.
[20]北魏临泾古墓及墓志铭在泾川南原发现,泾州古城应是历史上早期的临泾城[G]//张怀群.泾川与世界遗产:西王母圣地.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
[21]镇原县志卷上:陵墓[M]//张述辕,纂修.钱志彤,韩宰,鉴定.梁希孔,校点.镇原县志.北京:九州出版社,:24.
[22]镇原县志卷八:地理古迹[M]//张辉祖,原纂.李从图,总纂.镇原县志.道光二十六年()刊刻:35-36.
[23]重修镇原县志卷一:舆地志上坟墓[M]//钱史彤,邹介民,修.焦国理,慕寿祺,纂.重修镇原县志.兰州:俊华印书馆,:49.
[24]张多勇.泾河中上游汉安定郡属县城址及其变迁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7:18.
[25]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关内道三[M]//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57.
[26]周晓陆,孙闻博.秦封泥与甘肃古史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5(6):-.
[27]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上[M]//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第6册.中华书局,:.
[28]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关内道三[M]//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57.
[29]大淸一统志卷二七二:泾州直隶州[M]//穆彰阿、潘锡恩等纂修.大淸一统志:第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8:.
[30]许容,监修.李迪,等撰.刘光华,等点校整理.甘肃通志上册卷22:古迹[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31]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1.
[32]镇原县博物馆,编.镇原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内部资料)[M].9:23.
[33]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2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33-34.
[34]张多勇.泾河中上游汉安定郡属县城址及其变迁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7:53-56.
[35]李小明:《西汉安定郡属县治城新探[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6):50-60.
作者简介:
王博文(---),男,甘肃镇原人,镇原县博物馆馆长、文博副研究馆员,庆阳市领军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文物考古及地方区域史。
原标题:《西汉安定郡临泾、安武县治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