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人物胡朴安与包世臣的生活经历,及南社

引言

胡朴安与包世臣对汉宋二学之弊都有清醒认识,包世臣治学不蹈俗流,独辟蹊径,成为清代实学大师,胡朴安则兼收汉宋两派之长,以近代科学精神整理国故,取得了重要成就

胡朴安(-年),安徽泾县人,本名有忭、韫玉,字仲明、仲民、颂明,号朴安,以号行世,著名文字训诂学家、教育家。年加入同盟会及南社,辛亥革命后,先后任职于《民立报》、《中华民报》、《民权报》、《民报》等报社,并任中国公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大夏大学、持志大学等校教授。年4月,突发脑溢血致半身不遂,但仍以顽强意志潜心著述。抗战胜利后,出任《民国日报》社长及上海通志馆馆长,旋病逝。

胡朴安不仅是近代重要学者,也是南社元老之一,他编选的《南社丛选》成为研究南社史的重要文献资料。近年来,胡朴安研究出现了一些新成果,尤以台湾地区学者沈心慧的《胡朴安生平及易学、小学研究》一书(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年版)为代表。胡朴安一生自学成才、著作等身,同时也受到多位前辈学人的思想泽溉,代嘉道年间思想家包世臣即是其中重要一位。胡朴安晚出包世臣近百年,但二人桑梓同邑,早年生活经历多有相似之处,这些经历对他们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包世臣(-年),为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著名思想家、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著有《中衢一勺》、《艺舟双楫》、《管情三义》、《齐民四术》等。他治学尚经世致用,对于兵、农、刑、礼以及漕、盐、河(当时被称为“三大政”)等各门学问都有精湛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思想、主张和改革方案,他是嘉道年间引领思想潮流的重要人物,并对清代学术风气的转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包氏家族在泾县虽不称显焕,却也是名门之后,为宋代名臣包拯后裔,包氏家族在泾县的开族始祖为包拯长曾孙。

据史料,“孝肃曾孙有三:长居泾,次居贵池,季居丹徒”。又据芝厂《安吴包慎伯》:“泾县包氏,系出合肥,即宋代包拯之后,孝肃曾孙有三,长房居泾,历元明至清,凡十余世,聚族而居,故称包村。”包世臣的家庭也是书香门第,“曾祖焕章,字尧文,国子监生,乡饮介宾。祖辑五,字觐之,县学生,她赠文林郎,侯官县知县”。

世臣自幼在父亲训导下发蒙读书,乾隆四十四年,包世臣刚满五岁,“先君子抱世臣于膝上,授句读”。“(七岁)侍先君子受《孟子》。”稍长,父亲往南京游学设馆,包世臣亦随之受学。包世臣回忆:“郡学君以文雄郡邑,属不得于有司,益尚气,不就馆他氏。至乾隆乙巳春,朝夕无所藉,而不孝已十一岁,遂携游白门,假僧舍,集童蒙,修脯仅能给两人口食,无可寄赡家者。”

随父亲游学四方,使包世臣有机会了解到民间疾苦和社会弊端。不久父亲郡学君病笃,包世臣又随父亲回到了故乡泾县。“壬子秋,郡学君病痔甚,挈不孝归,展侧床席。先妣率两妹治针黹,不孝租屋旁地十畦,艺蔬果,鬻于市以给饘粥汤药。”乡居生活更趋贫苦,包世臣不得不亲事稼穑,真正接触到农业生产。随后包世臣也继承父业,开始了乡村塾师的生涯,藉以糊口事亲。

包世臣早年生活经历虽无奇崛之处,但也有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细节。包世臣有一位贤母,在出处大节上对他影响至巨。安徽巡抚朱珪对包世臣有知遇之恩,嘉庆二年()包世臣年仅23岁,适遇苦旱,作《诛旱魃文》,朱珪见之,叹曰:“此奇才也!”于是召见包世臣于皖江节署。此后包世臣屡试不第,嘉庆六年,包世臣再度应试,朱珪手书召其人都。

这对于一般士人来说是难得的机遇,包母却深明大义,冷静阻之:“人贵自立,戊午年朱公监临,乡人谓儿必首选,吾深以是科不中为幸。今若应朱公召,得手于北闱,必遭物议,且以累朱公。命应中,自有南场在也。”这一母训无疑砥砺了包世臣的品性,此后,朱珪数次手召包世臣入都,都被他婉拒了。

另一个重要经历是,他的父亲虽是一名普通塾师,却将包世臣带到南京读书。从8至18岁的青少年时代,包世臣大多是在南京度过的,虽然生活艰辛,但是处在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无疑开阔了包世臣的眼界,进一步将他的思想引导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4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