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随着人们传承古典文明与文化遗产的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多古典影视作品、文学著作都深受大家喜爱。在旅游产业渐渐变成主要支柱性产业的情况下,许多饱含历史沧桑的古镇景点被发现并且发扬光大。
退一步而言,古镇是往昔辉煌历史的见证与展现,也是古代精神与人文的寄托与升华。古镇作为现代人了解古人生活状态的最佳方式之一,仿佛在时光穿行中,能够回到那段岁月,感受我国古代的另一种繁华与绚烂。
查济古镇
在安徽省宣城市境内有一座古镇,名为查济古镇;该古镇位于泾县、黄山区,以及青阳县这三界交汇之处;整处建筑群占地面积大概是12平方千米,就目前而言,古镇所藏有桥梁、祠堂、庙宇都是座,至于其他古代建筑群则一共多座,被评选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明清时期的古村落。
查济村距离著名的桃花潭差不多20公里左右,提及桃花潭,相信大家一定学过一首古诗《赠汪伦》;李白在桃花潭水中找到灵感,遂留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感叹。在此之后,李白又来查济游历,连续畅游多日而流连忘返;后来偶然诗兴大发,于是再次留下“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名句。
自从唐宋时期开始,查氏族人便制定出严格的家训、家规等条约,以此对家族成员行为、品端、信仰都进行约束;这些相当于当时法律的宗教礼仪,源自于祖先对于神灵力量的信仰与崇拜。其主要内容是以孝道与祖先祭拜而循序开展,而今除却民居以外,遗存的主要遗迹就是祠堂与牌坊。
查济古镇之中,大部分古时建筑都是修建于明朝与清朝时期;这些建筑群坐落在查济河两边,坐落在潺潺而逝的河流之上,绵延不绝足有数十里之长。这些建筑群都是飞檐翘角的特点,而且门庭上雕梁画栋,非常壮美。
在这些建筑中,以德公厅屋最为典型,该屋舍按照四柱三层牌坊的门楼,以及斗拱样式,以及略带翘脚样式的造型而修建,整个建筑群显得古典而雅致。厅堂背面是依靠高超手法雕琢而产生的二龙戏珠、鲤鱼跃龙门等浮雕;这些图案技艺极为精湛,或玲珑剔透、或花鸟鱼虫无不栩栩如生。
在这些建筑群中,所用的雕刻手法一般为砖雕、木雕等,这些精湛的雕刻技艺,为古镇之中的建筑更增添一丝神秘与光彩。这些建筑群基本都是条石砌筑为主,而墙体都是以青砖为主,而瓦片皆是黑色为主色调。
至于查济古镇屋舍颜色之所以如此单调,并未人们缺少审美意识,而是源自于古代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平民不可以使用金碧辉煌的色彩。尽管如此,查济人却依照整体山势而修建,无论是布局还是设计理念,都是巧妙地运用园林艺术,按照数字“”的标准,以此达到“天人合一”的格局。
查济古镇里也拥有诸多风景秀美的景点,这里的二甲祠,又被称为光裕堂,是为纪念六世祖而所建;该祠堂诞生于明末清初之际,建筑总面积为平方米;该祠堂按照“见木不见砖”的风格特色,凭借雕琢细腻精致的五凤楼样式的门楼,精心雕刻的木楼等,而令世人无不惊叹。
爱日堂建造于明朝天启年间,是古镇之中保存最为完整的宅院;该屋舍原主人为查姓先祖,当时这位祖先兄弟三人高中皇榜,而且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为此当地百姓以及主考官分别为查姓祖先书写牌匾,雕工凌厉而细腻,具有比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红楼桥也是古镇中比较有名的建筑,查济早前曾有座桥,虽然在时光侵袭中,这些桥已经显得黯淡不少,但是依然保存有红楼桥、天中桥、灵芝桥等15座小桥;而红楼桥之上曾建有一个小红楼,惹得不少文人墨客前来品茶、饮酒,更增添一丝文化内涵。
查济古镇之中最大的祠堂便是宝公祠,该祠堂也是沿河赏玩的第一个景点,建成于明代洪熙年间虽然外表看似十分普通,没有太多亮点之处;然而祠堂内部布局严谨而合理,每一个部件环环相扣而紧密连接,实在有诸多非凡之处。
小结
查济古镇处处洋溢着宁静与和谐,给人最深刻的感触便是静谧与安恬;古镇自然而不做作的景色,与大自然的秀丽完美相融合,没有尘世之中的纷纷扰扰,有了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模式,给我们带来无尽安详与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