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学书路上的新手,最初两三年时间的临帖用纸,我主要用自己订阅的一些过期旧杂志和不用的旧书,尺寸大小不一,所有书体临写通用。后来,我发现了一个问题,用杂志或书页练写的字受尺寸与渗墨度限制,练字还行,练书法尤其是用作创作用纸时,不行。
书画用宣纸书法用纸,须用宣纸。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水墨、毛笔与宣纸是中国书法、中国画的配套文具。书法是书写,但不是普遍意义上的写字,书法中的书写,除包含一个字笔划完整正确之外,更重要是有一些与人与文相关的东西表达其中,而写字是将一个字的笔划写完整写正确就可以了。
宣纸因盛产于安徽宣城取地域名而得名。但依个人孔见,宣纸作为书法专用纸,也与“宣”字的本义有某种默契:“宣,即公开说出来”。可不是吗,一幅成功的书法作品,就是书者将笔划正确的字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及个人情感和盘托出,公开说出来。宣纸不同于普通纸张的最大区别是,有渗水特性,水墨着纸时可以迅速晕染,特别适合书画者表情达意地抒发、宣泻个人对文本对图景独特理解的创作风格。
熟宣经再加工可制成更精细分类的蜡笺等在练习两三年后,我从有限的个人开支里计划出一点预算,添置一些向往已久感到很奢侈的毛边纸甚至宣纸。极尽节省地用,正反正反,反反复复地用,直到纸张看起来像一张黑纸。由此想到东汉张芝,晋人在《四体书势》中记载:张芝“凡家中衣帛,必书而后练(煮染)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临池”一词即源于此)。可见,草圣尚能珍墨惜“纸”若此,晚辈岂有浪费之理?又如唐草达人之一,怀素,则无论墙壁、衣物、器皿,树叶,任意挥毫,其书被李白称之为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书法史上名家节俭用纸的故事很励志,因为唯人品助力书品。慢慢地,我摸索清楚在宣纸上创作的三个基本选择原则:
一是以创作书体选择宣纸质地。生宣适合行、草书创作;半生半熟宣适合篆、隶、楷书创作;熟宣适合蝇头小楷创作。
二是以文本内容选择宣纸尺寸。
宣纸的大小分三尺到八尺,一丈二,一丈六,一丈八这九个整张尺寸。整张的一半叫对开,对开再分半叫整张四开。创作时需依据准备书写内容的多少选择宣纸的尺寸。
三是以字号大小及作品用途选择宣纸。
用四尺及四尺对开创作的中堂三条幅组合是适合城乡一般房屋空间悬挂比例的常用尺寸。六尺及六尺对开在创作参展作品时常被列为宣纸尺寸选择的上限。在大字大幅创作斗方规格时,常选择三尺或四尺对折,斗方规格也可小到一尺见方,称之为小品。
宣纸的故乡“始于唐代、产于泾县”,因唐代泾县隶属宣州府管辖,故因地得名宣纸,迄今已有余年历史。年泾县被国家确定为宣纸原产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