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如何理解宣纸:作为文房四宝之首的“心路历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拯救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让人熟知和保存下来了很多常人接触不到的重要文化瑰宝。文化最大的敌人就是——遗忘。遗忘的原因是受众群体受限制,无法得到广大程度的认知,而很大程度上,莫过于是因为其文化底蕴太过于深厚,要想了解需要长年累月的接触学习,才可以说是懂得皮毛。如今的社会普遍观念,则是对文化遗产最大阻碍,因为更多人将人生规划为幼年学习、成年奋斗、中年养家、晚年享福,这样的人生观念对个人是对的,但对于文化来说,可算是蒙受了“冤屈”,所以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成为了重点。对于扛起传承大旗的人,我们需要尊敬,但是在大众的角度来说,文化应该如何去理解呢?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大家都熟悉或者听过,而四宝之首的“宣纸”做主要介绍,为了以大众的角度去了解,所以不具体深究其他深邃专有名词和背景故事。
北京奥运开幕式,如今记忆犹新,毕竟是一次世界举目的盛会,当时开场的巨幅画卷令许多人震撼,不仅是国人,很过国外友人都对此印象深刻。巨幅画卷展现了文人墨客的代表性动作,铺纸、研墨作画等等内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手工造纸工艺。作为纸中之王的宣纸,其制作技艺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最年轻的零零后都能接触的就是书法课,而前面年龄层面的更是接触书法更多,因为家中的老人或者习俗,往往都离不开写毛笔字,用纸就成了根本,这也是我们大众能接触到宣纸的地方。
宣纸名称正式出现在历史上是在唐朝,之前宣纸都没有一个响当当的统称,只是大家都知道这纸很高贵,并且都是作为贡品奉给皇家的。宣纸高速发展的时代来的很快,就是接下来的宋和元两代。我们小时候论诗人词人,李白杜甫苏轼王安石等等,仿佛唐宋在印象中都是诗人词人骚客着重的一笔,宋代更是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时期,很多文化生活都起源于宋代。简单的说,人们口袋钱多了,除了努力工作还出现了很多自我意志的需求,间接的,纸张作为名人字画等观赏性物品的承载者,被大大的刺激并发展,宣纸首当其冲。往后明清两代,宣纸的制造出现了一位“佼佼者”,泾县。这个坐落于安徽宣城的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制造宣纸的原材料在这里一应俱全,并且全是至上佳品,再加上宣纸制作大家族“曹氏”的迁入,宣纸在泾县的发展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俱全,如今宣纸已经成为泾县的代表,并且举世闻名。
作为承载笔墨的载体,最重要的就是纸质,这也是宣纸最大的特点。白、韧、亮、寿,几乎可以算是宣纸称王的原因,颜色白净、坚韧不易损坏、光亮凸显墨重、保存时间久,有“纸寿千年”一说。我们撕开身边的纸,都会发现在边缘有许多纤维状的东西,这就是一般纸与宣纸的不同,也是泾县能成为制宣纸的重心地的原因,它的主要原料就是植物纤维,泾县地区的青檀树表皮,沙田稻草,还有当地的山泉水成了制作宣纸的不二之选,据说日韩从泾县学习了宣纸的制作工艺,但是回去之后都做不出来,最大程度是因为水质的原因。而宣纸的制作过程有些是需要严格保密的,不过开始将原材料蒸煮再晾晒十几至几十个月褪色,再到捣碎人工去杂质,打浆捞纸,晒纸裁剪这些大致步骤还是可以知道的。宣纸最后是根据需求裁成不同尺寸,一般以“刀”为单位,一刀纸就是张的意思。
随着科技发展,机械造纸的技术也出现了,但是相比手工造纸却是天差地别,就论存放时间来说,手工纸要比机械纸长百年不止。许多书画大家,只用正宗手工宣纸,因为其珍贵性,有些大家把囤纸藏纸作为一种爱好,因为宣纸也有年份,三五年、五十年、十五二十年,价格也是逐渐增高,往往后者可以是前者价格的几倍。现在宣纸产业也商业化了,虽然受众群体不像互联网那样,但是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文化产业,宣纸传承人曹光华的光华宣纸一年甚至能卖出1万刀的数量。虽然传统造纸工艺距离我们现在有些遥远了,但是还有一些人仍然在坚持着,江南地区就是一个比较集中的地方,据材料显示,有些之前有历史遗存下来的手工造纸地,当人们第二次去拜访的时候,那里的手工造纸已经不存在了,这也是传统造纸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