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覆灭和方志敏之死,是一个极其沉重的话题。
老覃在很早的时候,就写过了《粟裕所膺服的军团长,可评大将,惜在重围中举止失措,终全军覆灭》,详细地讲述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殒灭全过程。
当时,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决定放弃整个中央苏区,准备长征。
为了调动敌人的兵力,减轻中央红军长征时的压力,年轻的红七军团打出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旗号,东征闽浙赣皖等省。
红七军团转战于闽中、闽东、闽北、浙西、浙皖边和皖赣边等地,抵达赣东北苏区后,与红十军合编为红十军团。
方志敏担任了红十军团的军政委员会主席,率整个军团向皖南挺进。
挺进途中,红十军团不断遭到国民党王耀武部队的追剿,损失惨重。
最终,在江西省玉山县怀玉山区与敌恶战之后,红十军团只有军团参谋长粟裕所带领的先头部队及后来的少数人进入赣东北苏区和皖南游击区,其他全部牺牲或被俘。
其中,红十军团第19师师长寻淮洲(改编前的红七军团的军团长),在乌泥关争夺战中负上了重伤,在担架上转至安徽泾县的茂林镇时因伤势过重牺牲,被葬于蚂蚁山上。
老覃在《他是最年轻的军团长,22岁牺牲,衣不蔽体,头颅被割,惨烈至极》一文中写了,王耀武为了立威,把寻淮洲的遗体挖出来照相;后来又割下了脑袋,用布和石灰包裹着拿去向上邀功请赏。
红十军团第21师师长胡天桃在怀玉山被俘,随后被王耀武枪杀。
胡天桃在就义前曾和王耀武有过一段精彩的对话,老覃在《这个红军师长衣衫褴褛,就义前的一番话让敌将咀嚼和反思了十年》中作了详细记述。
红十军团只有三个师,其中的第20师由军团长刘畴西兼任。
刘畴西和方志敏是在同一时间被敌人俘获的。
老覃在《粟裕所膺服的军团长,可评大将,惜在重围中举止失措,终全军覆灭》一文中提到,方志敏原先和粟裕带领着先头部队在敌人的封锁线尚未合拢已冲出了包围圈,连夜疾奔,抵达了德兴陈家湾村。
但方志敏久盼不见刘畴西的大部队跟上,便让粟裕率先头部队先走,自己掉头返回敦促刘畴西加快行动步伐。
说来说去,还是刘畴西贻误了时机。
当时,他率领的军团主力已经到了张家坞,但他考虑到战士饥饿疲劳,在当地宿营一夜。
方志敏回来找到他的时候,红10军团主力部队已经陷入敌人一共14个团的包围之中了。
连日激战之后,刘畴西、方志敏以及接替寻淮洲任19师师长的王如痴、原红10军参谋长曹仰山等悉数被敌人捉获。
老覃另写有《就义前夕,这些红军指战员在想些什么呢,来看这亲历者的狱中笔记》提到,敌人在抓获到刘畴西、方志敏、王如痴等人后,曾在江西上饶召开了一个所谓的“庆祝生擒方刘大会”,最后把他们杀害于南昌百花洲刑场。
方志敏是江西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是红军时期我军牺牲的职务最高的干部。老覃在《他是红军时期我军牺牲的职务最高的领袖,军政全才,元帅资历》中提到,在年12月,共产国际曾把他的名字与朱、毛并列称为“中华苏维埃和中国红军的领导者”。
毛主席对方志敏也非常敬重、非常欣赏。
年1月27日,毛主席在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表扬了方志敏,称赞方志敏创建的赣东北苏区为“苏维埃模范省”。
我们都知道,毛主席的战略眼光是非常远大和准确的。
对于赣东北根据地的发展,他主张向武夷山、闽北方向发展。
他甚至认为,赣东北根据地的发展前景中央苏区还要好。
年1月,邵式平、周建屏、方志纯等人奉调率红十军到中央苏区参加第四次反围剿时,毛主席曾摇头说:把红十军调来中央苏区完全是错误的。
还有,对于李德、博古、周恩来这中央最高“三人团”制订的由北上抗日先遣队声东击西吸引国民党军队的做法,毛主席也极不赞成。他在年6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上提出了反对意见,主张红军主力挺进苏浙皖赣地区,以打破蒋介石的第五次“围剿”。
遗憾的是,在第二次反“围剿”之后,毛主席受到“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排斥,他的意见没有被当时的中央所采纳。
所以,对于抗日先遣队的覆灭和方志敏等人的牺牲,毛主席是痛心疾首的。
汪东兴是方志敏生前非常赏识的一名战士,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之后,他就一直在毛主席身边工作,多次听到毛主席对方志敏的怀念之语。
年4月,毛主席游莫干山,登上主峰塔山后,他举杖遥指南方,对汪东兴说:“这前面是浙西,离你的家乡江西弋阳县不远了。”
汪东兴点头说:“从这里向西就是怀玉山脉,过了怀玉山,就是我老家了。”
“怀玉山”这三个字一下子就触动了毛主席的思绪,他无限悲伤地说:“方志敏本来已经和粟裕带领部分部队冲过了封锁线,但他为了抢救别人,又折了回来,这种舍己精神,尽显了革命家的英雄本色。”
毛主席说到这里,无比悲愤地跺了跺脚,说:“可恨的叛徒,出卖了方志敏同志,致使他在南昌壮烈牺牲了。”
毛主席所说的这个叛徒,本名叫魏灿发,但长期被外界误传为“魏长发”。
江西省玉山县樟树镇人程小波为上饶方志敏研究会理事,在上饶方志敏纪念馆·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管理委员会担任副主任之职,他曾在年至年沿着当年方志敏搞革命的线路进行了一场“清贫万里行”的宣传和采访。期间,他采访过魏灿发的外甥陈火亮,了解到了魏灿发当年出卖方志敏的具体过程。
魏灿发是江西省上饶县苏家桥魏家村人,贫苦农民出身,因交不起租,被地主吊打得死去活来。
在他奄奄一息之际,是方志敏带领赤卫队把他救了下来。
他从此跟随方志敏走上了革命道路。
魏灿发为人机警,打仗勇敢,为了报恩,伴随在方志敏左右,为方志敏出生入死。
方志敏因此对他信任有加,让他做了自己的贴身警卫员。
方志敏在赣东北边境告别粟裕,重蹈火海寻找军团长刘畴西时,魏灿发眉头皱也不皱,提着枪,视死如归,一如既往地追随着方志敏。
方志敏在德兴的大源与刘畴西会合后,分别在怀玉山区八磜、三亩、分水关等地与敌展开激战,最终部众丧失殆尽。
在年1月27日晚上的夜战中,方志敏与刘畴西失散了。
方志敏身边只剩下魏长发一人,眼看天色渐明,两人只好找了个石煤洞藏身。
由于红十军团主力已经覆灭,敌人肆无忌惮地展开了搜山行动。
那么,整整一个白天,两人都不敢动弹。
熬到第二个晚上,必须想办法了。
魏灿发对方志敏说:“我有一个姐姐,名叫魏灿花,五岁时就卖给了陇首干坑坞一个姓陈的人家做童养媳,离这儿不是很远,我趁黑去她家弄点吃的回来。”
方志敏丝毫没有怀疑魏灿发的忠诚度,但担心魏灿发的安全,很是犹豫。
转念两人已经身陷绝境,不能坐以待毙,最终还同意了魏灿发的提议。
魏长发当时的确是忠诚的,他忍受着饥饿和寒冷,拼尽残余的一点体力,艰难地走出了石煤洞,一点一点地向山外爬去。
不用说,这个速度很慢。
也不知爬了多长时间,他才爬到离方志敏藏身之地不足3华里的枫岭头,遇上了敌四十三旅七二七团的守敌,被抓获了。
一开始,魏长发表现得非常坚强。
他牙关紧咬,怒目圆睁,坚贞不屈,完全是一副要杀要剐随你便的气概。
敌人发现硬的不行,就换成软的。
七二七团的团长笑嘻嘻地对魏灿发说:“只要你告诉我们方志敏在哪儿,我赏你一百块大洋,另加一名美女。”
听说有金钱和美女,魏灿发两眼放光,接受了敌人开出的条件,将方志敏的藏身之所如实相告。
本来,敌人连日搜山,遍寻不获的方志敏踪迹,以为方志敏已经脱漏,正打算撤围离去了。
因为魏灿发的告密,方志敏落入了敌人的虎口。
老覃顺带在这里提一笔,关于自己的被俘,方志敏并不知道是自己所信任的魏灿发所告的密,老覃在之前写的《我军领袖虎困牢笼,此人冒死带他手稿出来,却历半个世纪无人知晓》一文中提到,方志敏被俘后在的狱中写下了大量文稿,其中的《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一文中写他被俘的情形,他说自己是“被两个白军士兵无意中发现了”。
再说回叛徒魏灿发。
敌人的确是给了魏灿发一百块大洋,但所谓的“美女”是没有的。
但敌人也没有完全不认账,他们到逃荒的难民队伍中捉来了一个名叫张银花的寡妇,把她许配给了魏灿发。
张银花是贵溪人,40多岁,长得不美也不丑,丈夫和唯一的儿子都已经饿死了,生活没有着落,嫁给了魏灿发,倒也满心欢喜。
魏灿发做了亏心事,不大敢抛头露面,他带着张银花在陇首一带以烧炭为生,生育了一男一女。
到了年,新中国成立了,魏灿发带领一家子走出大山,迁到了德兴南溪,过上了耕田种地的生活。
老覃在昨天写的《年,一个算命的“老禅师”被举报,彭真和罗瑞卿连夜批示:速查》一文中提到,随着中央的《关于镇压反革命的指示》文件在年10月10日发出,全国各地爆发了轰轰烈烈的“镇反”运动,千百万群众被发动了起来,众多的土匪、恶霸以及特务无处藏身。
魏灿发也不例外,他在该年12月被人揭发,得到了应用的惩治——被人民政府枪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