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泾县有个国民油布伞厂,家传六代生产传统油纸伞、油布伞。在八九十年代受到外来“洋伞”的冲击后,传统伞几乎没有人买。如今又找到了新出路。
新华社合肥1月31日电(记者汪海月张铮)阳光正好,安徽泾县孤峰村的国民油布伞厂里,一把把橘色的油布伞整齐地晾晒在露天院子里,散发着桐油的味道。50岁的厂长郑国民腰系油布围裙,手持刷子正给一把油布伞上桐油。
“桐油是油布伞的关键,刷的时候要注意力度,均匀上油,保证油布伞的光泽。”泾县油布伞非遗传承人郑国民说。
油布伞是一种由涂上熟桐油的棉布做成伞面的雨伞,相较于油纸伞更加结实耐用。泾县早在宋元时期就有制油布伞的记载,发展至明清时已形成一定规模,与宣纸、宣笔、茶叶并称“泾县四大名优特产”。郑国民家自清朝起世代制伞,至他已是第六代。
“伞是看着我长大的。”郑国民回忆道,“当时油布伞畅销,一到周末就要到厂里帮爸妈打下手,看也看会了。”19岁那年,他接过了父亲的担子,成为泾县最年轻的厂长。
20世纪80年代末“洋伞”席卷中国,把刚入行的郑国民打了个措手不及。“油布伞短短一年都被淘汰了,一年需求量从四万把降到仅有一万把,全国伞厂哗啦啦都在倒闭。”到了90年代初,全县只剩国民油布伞厂一家艰难生存。
要改革!——这成为郑国民当时唯一的念头。他开始改革生产管理制度,在提升质量的同时降低价格,保证物美价廉。郑国民选用朝阳山岗上的大毛竹做伞骨,用硬木做伞芦盘,改进桐油配方以提高伞的耐用度。“一把阳伞几十元,一把油布伞五六元,得跟阳伞抢市场。”他说。
郑国民还瞅准了改革开放个体户兴起带来的商机,专门制作供给小商贩的摊位伞,一时供不应求。凭着一系列改革措施,在时尚轻便的阳伞盛行的年代,孤峰油布伞占得了一席之地。
尽管如此,油布伞却难现昔日的风光。一次和游客的交流让郑国民的理念发生巨大变化,也让古老油布伞迈入了一个新的轨道。当时游客愿意以高价购买有“穿花”工艺的伞,穿花是指在伞中堂部位,手工用多彩棉线在支撑伞面的伞骨上进行穿绕,编出精美的图案,工艺制作十分复杂。
“要做就要做精品,酒香不怕巷子深。”游客的这句话让郑国民醍醐灌顶。他开始恢复穿花工艺,制作精美的工艺伞、庭院伞、旅游小花伞,向精品油布伞市场进军。在伞柄上雕刻图案,在伞面进行手工绘画……有时一把伞,郑国民要费时一个月打造。
根据不同客户的定制化需求来创新产品,这让郑国民的油布伞不仅在中国各地畅销还走俏海外,成了多国市场上的“香饽饽”。
“日本和韩国客人喜欢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油布伞,例如中国古诗词,国画等。荷兰客人喜欢简约的环保面料伞,再配上东方竹节元素做伞柄,他们爱不释手。每年出口量能达到两万把。”郑国民说。
摄影发掘了油布伞的另一种可能。老厂房、老匠人、古老油布伞的奇妙组合让这里成为宣城市百佳摄影点之一,每年吸引一两万人来用镜头记录下这古老的工艺。郑国民计划着未来在这里创立油布伞摄影基地,让逐渐消失的传统工艺以另一种方式重回大众的视野。
三十多年里,老厂房的一砖一瓦都诉说着郑国民和油布伞间无法割舍的情感。然而,流逝的岁月却在不断提醒着他后继无人的困境。“桐油的气味很大,很多年轻人会因此望而却步。此外,学徒需要好几年才能出师,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学习。”
眉宇间有些惆怅的郑国民希望未来为中小学生在此开设研学基地,让孩子们了解油布伞的制作工艺,以期寻觅到理想的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