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京福高铁途径安徽泾县时,远处一座主体钢结构、外观膜结构的现代建筑十分抢眼,那就是中国宣纸博物馆。该馆主体建筑形似一摞错落有致的宣纸,面积多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造纸类专题博物馆。
走进馆内,“宣纸印象”“若水一脉”“雪月风华”“白云深处”“星光灿烂”五个展示部分,向游人揭开了中华文化瑰宝——宣纸的神秘面纱。
国家赋予新生命
有文字记载的宣纸制作技艺,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一千多年来,依靠师徒口传心授,从未间断。但抗日战争爆发后,因为连年战火,宣纸生产几乎全部停顿。直到新中国成立,宣纸才得以重生。
年退休的崔保来,在宣纸生产车间工作了近40年,了解宣纸产业复苏的经过。他介绍,年,安徽省泾县乌溪村怀远庄宣纸厂最先恢复宣纸生产,名为“新生宣纸厂”,带有对宣纸产业重新焕发生机的期待。
两年后,泾县政府组织当地宣纸从业人员成立了“皖南泾县宣纸联营处”,统一生产、销售宣纸,年产宣纸12.8吨。联营处选用一个红五角星代替解放前的“官”字,作为宣纸的封刀口印,“红星”品牌就此诞生。年,联营处更名为“公私合营泾县宣纸厂”,年又改名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年名称变更为“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现在,该公司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文房四宝生产企业,引领着当地宣纸产业蓬勃发展。
“宣纸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国家扶持,要不是政府重视,宣纸行业不但很难成长壮大,制造工艺也很有可能早就失传了。”崔保来感慨道。
改革绽放新风采
改革开放后,泾县的宣纸生产企业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但一直没有取得自营出口权。年,中国宣纸股份公司获得自营出口权,当年宣纸出口量就达到吨。
但当时宣纸不在出口退税目录中,每次出口时被随机划分门类。中国宣纸股份公司销售科工作人员曹琼介绍:“年,宣纸被纳入出口退税目录,编码是‘48020’。有了这个支持,我们拓展国际市场的步子更快了!”此后,宣纸出口逐步扩大,受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消费者的欢迎。年,中国宣纸股份公司被评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今年1—8月份,该公司出口宣纸.2万美元,办理出口退税.8万元。
宣纸生产行业属于传统产业,但一直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从年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亮相,到年“世博宣纸”“五色信笺”被上海世博会确认为指定宣纸产品,再到年“三丈三”超级宣纸登上杭州G20峰会,宣纸通过创新营销不断扩大了自身影响。
近年来,中国宣纸股份公司共投入余万元研发费用,进行传统技艺再创新,还成立了文化创意团队,推出了折叠书灯、宣纸伞等15个系列50多种文创产品,销售额超过万元。该公司财务科长叶瑞华介绍,为了改进生产工艺,公司正积极研发“无氯漂白”技术,这项技术不但可以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也能够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污染,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70年来,从几间小作坊起步,泾县的宣纸产业在改革创新路上不断发展壮大。目前,该县共有11家宣纸企业,带动1.2万户林农种植宣纸原料,其中中国宣纸股份公司年产宣纸余吨,占国内宣纸产量的80%,被评为“最具影响力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非遗传承保护示范基地”。
减税打开新局面
年,泾县启动宣纸小镇建设,宣纸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今年5月份,安徽泾县宣纸小镇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发起单位之一的中国宣纸股份公司董事长胡文军说:“宣纸小镇之前已经被列入安徽省首批省级特色小镇。目前,我们正进一步增加投入,更好地突出宣纸特色,促进宣纸生产和文化旅游产业的加快融合。”
胡文军坦言,宣纸行业实施多元化发展,离不开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的支持。对此,叶瑞华详细列举了一组数据:“年公司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后,共享受了万元的所得税减免;增值税税率两次下调后,减免了约万元税款;上次泾县税务部门送来的《减税降费明白卡》显示,今年以来公司又获得万元的税费减免。这么多的实惠,让我们更有底气拓展新业务了!”
新时代给了宣纸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宣纸企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赞颂、对未来的信心。国庆节前夕,中国宣纸股份公司捞纸车间里,工人们正加紧生产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的纪念宣纸。胡文军表示:“我们将乘着政策的东风,开启宣纸技艺传承、企业发展和产业兴盛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