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挺被捕项英遇害,皖南事变教训深刻

年夏,国民党反动派在华北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遭到失败后,便将分裂的中心转向华中地区。

他们一方面在华中不断制造军事摩擦,打算用武力消灭新四军,另一方面又企图通过谈判方式,迫使新四军撤到黄河以北。本着抗战抗战、团结的方针,新四军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挑衅不予理睬,可没想到他们会变本加厉,这让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摇摇欲坠。

为解决这一问题,年9月初,延安方面向国民党递交“八月复案”,同时提出新四军暂退一步,调整本防区内的作战区域和游击部队。但蒋介石仍坚持要新四军、八路军后退到黄河以北,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很明显,蒋介石妄想用军事压力和社会舆论迫使我党撤出南方根据地,以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

对于蒋介石政府的无理要求,延安方面并未理睬,一时间,双方的谈判陷入了胶着。然而久拖不决毕竟不是办法。最后通牒既然已出,蒋介石政府的颜面必须要顾及。因此,蒋介石亲下手令,要求新四军和八路军务必在12月底移至黄河以北。

由于这一要求和命令规定了八路军和新四军北移的时间表,于是为维护蒋介石的领袖威信,国民政府军令部将皖南新四军也顺势列入了剿灭计划。

其实,这份剿灭计划的出台,正反映了一部分国民党将领的骄横态度。他们自恃军力雄厚,认为新四军、八路军不过是“裹胁成军”,故而想要在军事上一劳永逸的解决我党的武装力量。国民党元老何应钦甚至直接上书蒋介石,要求第三战区做好准备,力争将新四军全面剿灭。

不过,基于抗日大局的需要,蒋介石对军事将领的种种要求,并未松口。他认为一旦发动军事冲突,届时将难以收场。但问题是,当时老蒋已经批准了军令部的计划,倘若新四军、八路军不后撤的话,骑虎难下之势注定不可避免。

一方面,老蒋害怕事情闹大,在国际上产生不好的影响,而另一方面,他又企图一劳永逸解决新四军这个心腹大患,其矛盾心态由此不难了解。

11月初,延安方面已经做出决定,拒绝国民党政府的北移要求,但皖南方面却“答应北移”,这着实令人费解。据资料记载,从11月开始,新四军军部就在认真考虑北移方案的相关问题了,经过研究,他们决定走东线,即向东经苏南然后北渡长江,与江北的新四军会合。这一方案最初也征得了第三战区的同意。

但是,蒋介石允许新四军从苏南撤退到苏北,并不是希望两股新四军汇合,而是想要新四军全部撤出长江流域。再加上国民党在黄桥战役中的惨败,极大刺激了国民党军事集团。于是,一场针对皖南新四军的阴谋也悄然编织。

年1月4日,叶挺、项英率领新四军军部、一个教导团、一个特务团和第一支队、第二支队、第三支队的各两个团,共余人,由泾县的云岭启程,向茂林地区前进。茂林地区山林环绕,到处都是悬崖峭壁,极易遭到敌人埋伏。

当时国民党反动派专门在这里预先布置了顾祝同、上官云相的七个师(共八万余人),企图一举将皖南新四军歼灭。1月7日,皖南新四军到达茂林地区,早就埋伏好的国民党军立即窜出,对我军实行包围式袭击。尽管在军长叶挺的指挥下,新四军指战员英勇的抵抗了国民党军的围剿,但终因寡不敌众,除傅秋涛率余人突围外,其余官兵大多壮烈牺牲。

此外,新四军军长叶挺在同国民党反动派谈判时被扣押,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而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则在突围中被叛徒杀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皖南事变发生后,蒋介石为掩人耳目,反而污蔑新四军“叛变”,宣布取消其番号,并将叶挺非法扣押。至此,国共双方剑拔弩张之程度,离全面破裂以至发生大规模内战,实仅一步之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40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