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是承载书画的载体,在其发明以后的两千年中,无数的学士大夫用以挥洒,创造出难以胜数杰作。作为发明造纸术的国度,我国古代人民不仅扩展了各类造纸原材料,也研发出了各种加工纸的方法。
简述明以前纸加工技术的流变
从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即可知,技术都是不断向前推进的,每一项技术初发明时,都可以说是不完善的,否则即没有继续发展的余地,只有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会发生产生流派、传承与失传等问题,造纸技术如此,纸加工技术也一样。
一、汉至魏晋南北朝的纸加工技术
书法界大名鼎鼎的陆机《平复帖》,即书于一张制作粗糙的麻纸上,其表面甚至有成束麻绳,可见其加工不完善。当然,这不是说我国在魏晋时期的造纸技术普遍如此,据目前存世的文物看,有相当一部分的加工纸已经非常精良。
那么我国的纸加工技术始于何时?这个问题很难解答,一则文献上虽有记载,但都是晚期的记录,二则出土文物的数量少,保存质量堪忧。
据发现西汉罗布淖尔纸的黄文弼先生生前与潘吉星先生的谈话看,他在出土纸上已看到过砑光的痕迹。根据对魏晋时期的纸样分析检验,晋代已采用施胶技术。新疆新发现的晋(-)残纸实物均已掺有充分的胶浆。据分析报告这种纸张先是用石膏涂布表面,然后用地衣所制的树脂质或胶质进行上胶。
中国的涂布纸技术至少起源于魏晋,出土的最早实物为4世纪前半叶,这种技术也为后世纸工所沿用。晋代也已产生染潢技术,即将本色纸染成各种颜色,一是为了审美需要,二是可以改善纸的性能,三是制度需要。
在此时期,在贵族中业已发展出一套用纸的制度,也对纸的选择有了相当的讲究,根据现存古纸检验,已有很多纸的制作堪称优良,限于篇幅,此处不作展开。由于加工纸为一项费时费工的操作,故就古纸而言,所选用的纸基一般都较好,未有以劣纸而作精加工者。
二、隋唐五代的纸加工技术
进入隋唐时期,由于国力的提高,文化事业大大发展,对纸的需求大增,在此时期,造纸技术突飞猛进,一大特点就是造纸原料的扩大,虽然魏晋时期就已经有皮纸的出土,但总的来说,还是各类麻纸占据大流,隋唐以来皮纸产量猛增,造纸以植物的韧皮纤维(如各类藤皮、楮皮、桑皮、构皮等)制造开始成为主流。
竹纸在唐代也开始崭露头角,最早的竹纸实物在北宋才能看到,但是唐时已有了可靠的记载。同时,纸加工技术相比前代也有大的发展,首先表现为施胶技术的革新,为适应文化需要,唐人明确将文化用纸分为“生纸”、“熟纸”,如同丝绢分为生、熟。
唐代使生纸变为熟纸,一般经过施胶、染色和加蜡、填粉等技术处理,唐代施胶用动物胶代替淀粉剂,作强化施胶,是一大进步。同时隋唐时期的各种染色纸大大超越前代,以黄纸为尤,从敦煌写经纸的遗存来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纸黄白交杂,白纸居多,而唐人写经几乎全用黄纸,除写经外,据记载与目前存世的法帖来看,文人的日常书写也喜用黄纸。
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南唐后主李煜对文房的重视,出现了著名的澄心堂纸,这是唐代技术的延续,这是一种精制的楮皮加工纸,特点是极其洁白,表面平滑如玉,受墨性好,纸质坚韧、厚重,幅面小,据目前的记载,可以推测其加工工艺可能采用了浆硾法,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澄心堂纸经过了精细加工。
三、宋元的纸加工技术
唐末竹纸已经初露头角,及至宋代,由于出版业的大发展,文化的下移,用纸量激增,同时,由前代积累下的原料处理方法使得造纸者可以更好地加工竹子来利用其纤维,竹纸开始真正崛起,苏轼(-)《东坡志林》(约)卷九有云:“昔人以海苔为纸,今无复有;今人以竹为纸,亦古所无有也。”从宋人留存的诗文看,许多人都喜用竹纸。
竹纸相较于其他纸类有许多优点,中国的竹资源丰富,可以大大降低成本,由于其纤维较为细短,竹纸普遍较为平滑,故竹纸往往不经加工可以直接书写,这又降低了成本,故其甫一问世,即大受欢迎。这一时期的纸除了竹纸以外,汉代以来占统治地位的麻纸渐渐衰落,仅在少数地方如四川或北方一些地区仍在生产,除纯麻纸外,也有各种混料麻纸。
皮纸一直持续发展,牢牢占据高级文化用纸的领域,今天存世的宋元法书名帖,凡以皮纸为基纸的,几乎都做了加工,除了成本高以外,皮纸的各项质量均超过竹纸。宋元时期纸加工的技艺达到了相当的高度,除延续唐以来的加工方法外,且有新的发展,首先是各种染色纸,染潢技术依旧沿用,宋人还加工出各色彩笺,有与唐薛涛笺齐名的谢公笺。
此外,宋代还有水纹纸、仿薛涛笺、仿澄心堂纸、金花纸等等,皆承唐以来余绪,同时,也有完善的用纸制度,详见《宋史》()卷《职官志》。元代使用纸的情况,基本上与宋代相去不远,除继承宋代的加工工艺外,也和宋代一样规模前代佳纸。
除此之外宋元还产生了许多种类的名纸,成就很高,某种程度上说,为后世所不及,在明清人的笔记文集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对宋纸的褒奖,夸奖本朝纸时,也常常可以看到诸如“坚滑可类宋纸、”“如宋纸”之类的评语,篇幅所限,不一一详述。
据记载,五代南唐已能造出大纸,谓之“榜纸”,盖发榜时所用也,辽宁博物馆藏宋徽宗千字文,书于长三丈余整纸之上,此纸为泥金云龙纹皮料粉蜡笺,可代表宋元时期造纸的最高水平。
明清的纸加工技术和主要品种
总的来说,明清的纸加工技术与宋元一脉相承,进入总结性发展的阶段,造纸上主要仍以皮纸和竹纸为主,出现了更多品类。明代的高级文化用纸,主要产于江西、浙江、安徽三个省份。加工纸则各地都有,以苏州所产最为著名。
明代的造纸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已掌握了几乎所有的造纸和纸加工工艺,出现了许多名纸,著名的有宣德纸、松江谈笺、泾县宣纸、瓷青纸、羊脑笺等等,同样的,仿前代名纸的传统依旧延续了下来。
宣德纸:由于经过元末战乱,明初的造纸水平还有待提高,到了宣德年间,国家承平,宣宗皇帝对各项工艺品的要求都极高(如宣德官窑、宣德炉等),宣宗要求全面提高内府用纸的质量,依照内廷所藏历代名纸加以仿制,宣德纸即随之问世,纸上盖有“宣德五年造素馨纸”之类的印章,以带陈清款者最为著名。
为后世学士大夫所宝用,阮芸薹《石渠随笔》载:“董其昌书画合璧八对幅,右宣德笺,左宋笺,右水墨,左行书。”由此可见,董其昌将宣德纸与宋纸并重。
松江谈笺:初为谈伦所造,谈伦,字本彝,松江人,明英宗正统年间任工部右侍郎,后罢官回乡。谭笺应不止一层,应该有数层纸经强力砑光,并且不是粉笺。考虑到谈家数代士大夫的社会地位,会给谭笺带来一些附加的名气。
但也要看到,虽说加工纸的几种方法大同小异,当时宫廷的纸加工方式还是与江南民间的方式有差别,不然谭笺不会遽得大名,就如陈眉公云:“……妍妙精洁,在古蜜香、氷翼之上。董玄宰谓其润而绵,又下笔莹而不滑,能如人意之所至”
泾县宣纸:宣纸之名可以追溯到很早,宣纸之名由此而来,唐时的宣州属江南西道,下辖宣城、南陵、泾县等多地。且应该多有楮皮制造,不可与后世使用青檀皮制作的宣纸等同。宣纸其实为一个统称,广义的说,指古代宣州地区所产的纸,狭义上,即为明代人所称的“泾县纸”。
宣纸本身只是指泾县纸,并不包含任何的成纸加工工艺在内,其也分为许多品种,其命名有很多方式,可以按工艺、用料、纸张厚度、帘纹、尺寸等等来分,要注意的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很多纸名只是沿用旧称而已,其实质已经完全改变。
瓷青纸:多认为其颜色酷似瓷器中的青釉,故而得名。瓷青纸的雏形在五代之际就已经出现,当时人称为“碧纸”、“碧笺”,或按其工艺,可以称为“硬蓝纸”,目前发现的较早的这类制品,有苏州瑞光寺塔出的刻本《妙法莲华经》,其引首泥金《经变图》就是此纸,此卷尾题“大和辛卯()四月十八日修补记”,此为五代十国时吴国年号。
明代瓷青纸开始发扬光大,属于一种高级加工纸,如屠隆《考槃馀事》、项子京《蕉窗九录》、刘侗《帝京景物略》等都曾有“如段素,坚韧可宝、”“坚韧如段素,可书泥金”之类的记载,经检验,瓷青纸的纸基以皮纸为主,经强力砑光,纸的强度大,厚度也厚,故古人除了宗教用途以外,还以之作书的书皮,又由于其珍贵,也多用于装池的引首或包首。
瓷青纸的制法较为复杂,现在市面上多数所谓瓷青,仅仅是将纸染成青色,至于纸基与加工方法全然不论,徒有其表而已。明清的瓷青纸多是由皮纸制造,有桑皮,有檀皮等等,主要使用植物染色,他的青色主要来自于“蓝草”。
羊脑笺:可以说是瓷青纸的衍生品,都属于深加工纸,相较于瓷青纸,其色泽更深,为黑色略带蓝,厚度更厚,强度也更大,比瓷青纸更耐虫蛀。宋以前忌用黑纸写字,羊脑笺始造于明代,其发明者迄今无考。
在文献资料欠缺、技术传承中断的条件下,任何方式复原出来的羊脑笺,可以说是采用了相同的原理,但要想具体细节做到和古人一模一样,恐怕很困难。
只要采取同样的原理,以传统的方式进行加工,出来的成品与留存的古纸类似,都可称之为羊脑笺,即在古时,各家的造法也不尽相同,譬如做墨,各家也有各家的胶法,密不外传,复原古纸者,如能达到相同的效果,并保证纸的寿命、质量,善莫大焉。
结语:
我国古代的文物遗存是十分丰富的,在今天来看,对古代文物的研究还是有大量值得挖掘的地方。国初百废待兴,作为旧时代的遗存,加工纸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各项技术一度荒废失传,所幸今天人们已经重新重视起来,各地的爱好者都开始加以研究,这对于全面而细致的了解艺术史,意义无疑是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