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术,以及舆论与新

引言

文字出现以后,人类经历的手抄传播效率低、规模小、成本高。这种情况,直到印刷时代到来之后才有了改变。在古代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中,舆论与新闻传播有着更直接、更密切的相互关系。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

中国是发明印刷术最早的国家。以版印为最长效实用的宣传工具。官刻和私刻本得以迅速发展,显示了当时雕版印刷业的水平;刻工云集,风气大开。雕版印刷虽然一版能印制几百部甚至几千部书,但很费工费时。人力、物力和时间都造成了浪费。活字印刷术不仅在我国,在世界印刷技术史上,也是一件伟大的创举,它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毕昇活字印刷术的基本原理,与近现代盛行的铅字排印方法完全相同。同时准备好几套泥活字,可以重复使用。

最常用的如“之”、“也”等字往往各有20多个,可以保证一板当中不至于缺字。在毕昇以后约年,年~年前后,姚枢教弟子杨古用活字版印书,印成了朱熹的《小学》和《近思录》,以及吕祖谦的《东莱经史论说》等书。19世纪初,安徽泾县的翟金生,按照毕昇的方法花费30年时间,造成泥活字10万多个,分大、中、小、次小、最小五号。到年,他终于印出了《泥板试印初编》,自称为泥斗板,又称泥聚珍板。由此可如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创造并非易事,它牵涉到许多实际技术问题,像造字、排版等许多方面,真是匠心良苦。

所以,举世公认毕昇的活字印刷术是一项伟大的发明。与翟金生同时,江苏无锡、江西宜黄也有人用泥活字印书。更有山东泰安徐志定,于年制成磁活字,印行《周易说略》。该书封面题有“泰山磁版”字样,徐氏自称:“偶创磁刊,坚致胜木。”元代,王祯创制木活字,他在安徽旌德请工匠刻制木活字3万多个,于年试印6万多字的《旌德县志》,不到1个月,便印成部,速度既快,质量又好。这是有记录的第一部木活字印本。

王祯在他所著《农书》中,对于写刻字体,修整木活字使其大小划一,排字上版求其平整,以及如何刷印等方法都作了详细的记述,较好地解决了木活字印刷中一系列具体的技术问题。他还创造了转轮排字架,采用了以字就人的科学方法。他将活字按韵分放在轮盘的特定部位,每韵每字都依次编好号码,登录成册。元代木活字印本书虽已失传,但当时维吾尔文的木活字则仍有几百个留传下来。那是世界上最古的木活字实物了。

年,有马称德在浙江奉化制活字10万个,印成《大学衍义》等书,这是继王祯之后又一次木活字印书的记载。此后,陆续有人用木活字印书,年,清政府刻成25.3万余枚枣木木活字。先后印行《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种,共多卷。当时,有《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书,篇幅虽不多,但堪称印刷技术的专著。《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的刻印,分工明确,程序严密,造字工艺十分精到周全,说明木活字印刷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除木活字、泥活字、磁活字外,元明两朝还有不少人用锡、铜、铅等金属材料制成活字,与雕版印刷同时并行。13世纪时已有人制成锡活字,如王祯所说:“近世又铸锡作字。”那是世界上最早的锡活字。年,江苏常州地区创行铅活字,而铜活字于十五六世纪在江苏南京、苏州、无锡、常州一带流行。如无锡的安国、华坚、华燧,以及苏州的孙凤、南京的张氏等都曾以铜活字印书。

所印书有《吴中水利通志》、《艺文类聚》、《容斋五笔》、《九经韵览》、《十七史节要》及《开元天宝遗事》等书。铜活字在福建建宁、建阳一带也较为流行。清代于年用内廷铜活字印《星历考原》,年又印制《古今图书集成》66部,每部册。私人印书则有年钱陆灿印的《文苑英华律赋选》4卷。又有台湾镇总兵武隆阿铸聚珍铜版,于年印书。

原始社会的舆论传播

在古代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中,舆论与新闻传播有着更直接、更密切的相互关系。二者的相互作用,推动了古代民主政治和社会文明。如同现代舆论一样,古代舆论也更多地体现出集合性社会性的特点。舆论不是任何个人的思想情绪,个人意见构不成舆论,但它却是组成舆论的细胞。舆论是社会生活中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比较接近的人们或社会集团对某一问题大体相近的看法,是公众的意见。舆论表达人心的向背,虽然它对任何人都不发生强制作用,但却是一种精神的道义的力量,对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起着特殊的监督作用。

同时,在古代,舆论也有着社会调节作用,避免过多的社会失衡,保持社会的相对稳定和发展。相传尧舜时期就注意自觉地倾听民众意见,通过体察民情来制定政令。《淮南子·主术》篇有“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术”的记载,表明了当时击鼓进言和刻木达意的方式。《周礼·考工记·舆人》中说:“舆人为车”,后来舆人泛指下层的普通群众,舆论就是众人的议论、众人的意见。从我国有文字记载开始,就记录了古代帝王遵从民意的事件:九共以诸侯来朝,各述其土地所生美恶,人民好恶,为之贡赋政教。工以纳言,时而飏之,格则承之庸之。惟帝时举,敷纳以言。

由此看来,原始舆论的传播有两种方向:一是人与人意见交流,以达思想一致的目的。舆谔是最早的原始舆论行为,它恰恰说明了舆论协调行为的作用。二是上下之间的传播,即决策层与民众之间的传播,成为社会管理的一种手段,如尧舜时期,士传言谏过,庶人谤于道,商旅议于市,就说明了当时言路畅通、政令顺达。

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对原始舆论的形态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在北美洲的原始部落易洛魁人和印第安人中,盛行议事会制度。议事会由50个地位和权限平等的酋长组成,在议事过程中具有表决权。会议在聚集起来的民众面前公开举行,会场四周围着决策之外的其他成员。每个易洛魁人都可以发言,都有权参加讨论和发表自己的意见。不仅男子,而且妇女们也可以通过她们选定的发言人陈述自己的看法。议事会是成年男女享有平等表决权的民主集会,人们围绕公共事务发表各自的意见,最后形成一致的决议。

恩格斯也为此赞叹说:“除了舆论以外,它没有任何强制手段。”纵观中国古代和外国古代的舆论传播,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舆论形态。它有三个特点:一是全民性。这种舆论的表达方式不分贵贱、不分男女、不分职业,是一种全民性的公众意见。因此,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调动了全民共同参与部落或国家管理的愿望。

二是一律性。这种原始的民主协商制度,更多地体现了平等的原则。大家面对面地平和讨论,近距离地传达语言信息,在争论中消除分歧,不具有相互对抗的性质,最后达到高度一律,代表着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意志。三是规范性。这种舆论形式所产生的公众意见,不仅对领导阶层起着直接决策的作用,而且对全体社会成员发挥着行为规范的功能。大家自觉地把它作为“法律”,以此来行政或从事社会活动。这与后来的舆论形态有很大不同,不带有任何讽刺或外力作用。

结语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不但直接传播到亚洲各国,并且影响到整个世界。纵观中国古代和外国古代的舆论传播,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舆论形态;它有三个特点:全民性、一律性、规范性。舆论不是任何个人的思想情绪,个人意见构不成舆论,但它却是组成舆论的细胞。舆论是社会生活中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比较接近的人们或社会集团对某一问题大体相近的看法,是公众的意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5117.html